星巴克進軍外賣?被傳和阿里巴巴合作,新零售咖啡又一玩家入場!

深思熟慮的星巴克,這次將如何打通線上、線下?

星巴克進軍外賣?被傳和阿里巴巴合作,新零售咖啡又一玩家入場!

咖啡外賣大戰一觸即發。瑞幸咖啡和順豐捆綁;連咖啡與美團合作;COSTA雖以門店服務為主,但在餓了麼上也有配送。而這場大戰,最新的入局者是觀望已久的星巴克。

在6月底的財報分析師會議上,星巴克CEO Kevin Johnson透露,中國團隊正在與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商討外賣派送方面的合作事宜,預計今年年底前成型並付諸實施。

關於這家“大型科技公司”,最新的猜測是阿里巴巴。據《財經》消息,星巴克將與阿里巴巴合作,敲定餓了麼承接外賣業務。並且,該消息或在8月公佈。

星巴克進軍外賣?被傳和阿里巴巴合作,新零售咖啡又一玩家入場!

星巴克與阿里巴巴合作緊密,不僅入駐天貓,還攜手打造全球最大智慧門店

星巴克對於入局外賣市場一直謹慎,不知此次改變,是在計劃之內,還是面對中國咖啡新零售市場的奮起應戰?而那些崛起的咖啡新秀們,準備好接招了麼?

星巴克的猶豫,互聯網咖啡的崛起

星巴克與外賣的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4年前。彼時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已經表現出對咖啡外賣的濃厚興趣。但中國區市場遲遲未見實質推動。

而這猶猶豫豫的幾年,恰恰成為了互聯網咖啡發展的黃金時代。

連咖啡成立四年,最初正是靠著代購星巴克,賺到了第一桶金,積累了第一批用戶,更是於今年3月完成1.58億元B+輪融資,也剝離了星巴克外送服務。瑞幸咖啡2018年1月才上線,高調宣佈“攜10億”入場,一上來就“對標”星巴克,猛砸廣告拉新,半年多的時間裡完成了超過660家門店的佈局。

星巴克進軍外賣?被傳和阿里巴巴合作,新零售咖啡又一玩家入場!

知名咖啡品牌佈局對比,圖片來源:招商證券

等到星巴克從猛開新店中回過神來時,發現自己面對的已經是一份不那麼亮眼的財報,與充滿懸念的中國市場。

互聯網咖啡悄悄走紅,在線上跑馬圈地的幾年,也是星巴克快速擴張線下門店的幾年。最新的中國增長計劃顯示,星巴克計劃在未來五年每年新增600家門店,在2020財年末在中國內地開到6000家。然而,星巴克中國CEO王靜瑛仍然覺得這個速度慢了點,“現在我們覺得時間到了,可以稍微再提速20%。”

星巴克進軍外賣?被傳和阿里巴巴合作,新零售咖啡又一玩家入場!

但2018財年第三季度的財報數據顯示,星巴克全球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1%,明顯低於分析師2.9%的增長預期,將是星巴克9年來的最差表現。一直被看重的中國市場同店銷售額甚至下降2%。

中國市場,是星巴克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數據顯示,雖然星巴克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只是美國的五分之一,但是活躍會員數佔到美國市場的一半。面對互聯網咖啡的快速擴張,星巴克很難不為所動。星巴克中國CEO表示,外賣、數字化的建設也是企業策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迫不及待地要在中國推出外賣服務了,這將給星巴克創造一個新的業務收入來源。”

混戰中的新零售咖啡元年

2018年,應該是中國咖啡行業有史以來最熱鬧的一年。無論是線上市場的增長,還是線下新零售咖啡的擴張,都指向這一年是“新零售咖啡元年”。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預計,2020年中國咖啡市場銷量規模將達3000億元人民幣,2025年有望突破一萬億元。預計未來五年內,中國咖啡市場仍將保持較高增速,年複合增長率維持8.3%左右。

星巴克進軍外賣?被傳和阿里巴巴合作,新零售咖啡又一玩家入場!

咖啡行業市場規模逐步擴大,圖片來源:招商證券

這一塊大蛋糕,誰都不想錯過,能分得多少蛋糕,仍舊充滿懸念。新玩家們來勢洶洶,憑藉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模式快速躥紅。

瑞幸咖啡就是其中的代表。瑞幸咖啡目前的開店數字與2006年進入中國、僅次於星巴克的國內第二大咖啡連鎖店COSTA幾乎相當。這得益於它線上下單+線下門店自提、外送模式的“無限場景”模式。

“無限場景”一定程度上避開了和星巴克 “第三空間”玩法的正面衝突。星巴克 “第三空間”認為,“人們需要有非正式的公開場所,可以在那兒聚會,把對工作和家庭的憂慮暫時擱在一邊,放鬆下來聊聊天。”

而瑞幸的 “無限場景”則能在堂食消費場景外獲得迅速生長。上班間隙、家中休憩等等,都能成為消費場景。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模式,線上業務提升門店效率,線下業務也反哺線上業務。並且,瑞幸的自有App,也有助於在後期搭建用戶體系並蒐集大數據信息做精準營銷、品類管理。

星巴克進軍外賣?被傳和阿里巴巴合作,新零售咖啡又一玩家入場!

瑞幸在13座城市的服務覆蓋面積已超過星巴克,來源:CNBData

打通咖啡消費“無限場景”,性價比高,是瑞幸咖啡的護城河所在。不過,隨著星巴克推出外賣服務,正處於快速擴張、春風得意的瑞幸咖啡,也該冷靜下來,重新思索自己的位置。

目前,瑞幸咖啡的火爆很大程度上是源於營銷和補貼政策。但是,如果要保持長期的發展,品控和供應鏈才是真正的核心。在這方面,跟星巴克比起來,瑞幸等互聯網咖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星巴克進軍外賣?被傳和阿里巴巴合作,新零售咖啡又一玩家入場!

餐飲巨頭入局外賣是大勢所趨?

同樣是餐飲巨頭,百勝早早就相中了外賣市場。

2015年開始,百勝旗下肯德基與餓了麼等外賣平臺達成合作。過去幾年,也在積極整合必勝客宅急送,收購到家美食會,甚至成立了獨立外賣公司,擁有自營及第三方配送團隊萬餘名。

百勝此番動作,也是傳統餐飲業在外賣崛起之下,積極轉型的一次嘗試。發力外賣已經成為百勝改善整體業績的重要決策。今年第一季度,外賣為百勝中國貢獻了16%的銷售額。該公司高層也直言將外賣業務作為重點執行戰略。

當肯德基、麥當勞們紛紛開送外賣,星巴克卻在一段時間內一直按兵不動。星巴克中國CEO解釋為:“公司更加註重咖啡品質和顧客體驗,星巴克須保證外送產品的品質與門店產品的品質相同。”

除了產品品質上的損耗,開啟外賣業務是否會對星巴克品牌形象造成影響,依然還是一個未知數。有讀者向《天下網商》表示,外賣小哥在咖啡館內來來往往,可能會影響用戶體驗。

星巴克進軍外賣?被傳和阿里巴巴合作,新零售咖啡又一玩家入場!

排隊提貨造成的影響,或許可以通過設置單獨的提貨窗口等方式來實現。從中長期看來,星巴克若開通外賣業務,對其市場佔有率、營收、利潤等都會帶來一定的提升。

而且,星巴克此次爆出與“大型科技公司”合作,可能並不僅僅是做外賣業務那麼簡單。作為星巴克數字化創新戰略的重要一環,這一合作不僅有利於實現定製化服務、移動點單支付等諸多功能,在咖啡品質、數字用戶服務方面一定會加深佈局。

咖啡外賣市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長遠看,品控和供應鏈才是零售商的核心。這一戰,誰又能笑到最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