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稱深耕供應鏈金融的上海多融爆雷,曾獲「中國最佳誠信企業」獎

自稱具有上市公司和國資系雙重背景的多融財富爆雷20多天了,但事情還在繼續發酵——越來越多的受害人從全國各地湧向北京。

宣稱深耕供應鏈金融的上海多融爆雷,曾獲“中國最佳誠信企業”獎

在離釣魚臺東門不到兩百米的地方,第一次出現了大量P2P平臺投資人,不,應該說是受害人的身影。

從7月24日開始,他們就陸陸續續出現在這裡了。大多數時候他們也不吵鬧,就是安安靜靜地坐在馬路牙子上,偶爾聲音大一點,也並非發生肢體衝突,而是向前來安撫他們的人解釋他們的遭遇,亦或表達對平臺高層跑路的憤怒。

宣稱深耕供應鏈金融的上海多融爆雷,曾獲“中國最佳誠信企業”獎

隨著時間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受害人出現在這裡,天氣也越發的悶熱,他們有的買了一些小凳子,或者涼蓆,困了就往涼蓆上一躺,晚上就住在附近,“我們住在附近的地下室。”一位叫羅琳(化名)的受害者告訴記者。

羅琳來自南方城市,她在多融理財投資了幾萬,雖說不是幾十萬幾百萬這樣的大金額,但那是她的血汗錢,還有一些五六十歲的老人,在裡面投資幾十上百萬,“有個大叔一下就損失70多萬。”

羅琳告訴記者,平臺的利率並不高,只有7%左右,她不覺得他們貪婪,“我們沒有想靠這個賺大錢,就是賺點早餐錢。”

記者打開多融財富的官網,發現利率在7%到12%之間,8.5%和10%居多。但不管是8%還是10%,目前都已經無法兌現了,因為平臺CEO王新已經跑路,目前下落不明。

7月11日,多融財富被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立案。

所謂的國資和上市公司雙重背景

多融財富成立於2015年 ,由上海銀磚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運營,註冊資本1.5億元,法定代表人王新。

該公司有兩大股東:中商滬深產業有限公司和南京銀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前者2016年戰略入股多融財富,佔股比例達99%。後者2017年12月增資5000萬入股,佔股33.3%,中商滬深產業有限公司佔股比例降到66.7%。

宣稱深耕供應鏈金融的上海多融爆雷,曾獲“中國最佳誠信企業”獎

中商滬深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是滬深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滬深控股有限公司又是商業網點建設開發中心的全資子公司,商業網點中心是司局級國家事業單位,所以說,中商滬深產業有限公司和國資企業有那麼一點沾親帶故的關係。

南京銀河生物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銀河生物全資子公司,本身並不是上市公司。

宣稱深耕供應鏈金融的上海多融爆雷,曾獲“中國最佳誠信企業”獎

所以,多融財富宣稱的上市公司和國資雙重背景,其實與國資和上市公司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號稱深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產業

多融財富宣稱自己是一家致力於服務中國實體小微企業和個人的P2P平臺,以銀行承兌匯票、知名國企商票為主營業務,深入挖掘供應鏈金融需求,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多融財富還稱,自從多融財富上線以來,已經幫助許多中小型企業解決了資金上的困難。

從多融財富披露的投資標的來看,無法確定是不是中小企業,但借款人確實是經營實體產業的企業法人,不過涉足的行業較多,記者隨意點開了9個標的,發現其中只有三個標的相同,都是電力設備、機械設備的銷售,其他借款企業領域各不相同,既有倉儲服務,也有經營服裝鞋帽銷售,還有供應鏈服務商等。

宣稱深耕供應鏈金融的上海多融爆雷,曾獲“中國最佳誠信企業”獎

(多融財富APP披露的借款人信息)

但就算這些企業真實存在,在信息碎片化時代,大範圍染指各行業的風險也是非常高的。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院長、供應鏈金融專家宋華說,供應鏈金融只有和產業結合才有出路,這就意味著要做好供應鏈金融,必須對某一個產業非常瞭解。

菜鳥供應鏈金融總經理趙威也曾說,在越來越碎片化的商業時代,如果場景不夠強大,就一定要聚焦,聚焦最擅長的領域。

而多融財富涉足如此多的領域,某種程度來說,即使他的技術再高明,仍然有非常高的風險。

然而,有一個事實更令人沮喪,那就是,這些借款的企業或許根本就不存在,在多融財富披露在APP上的借款合同中,除了所謂的經營類別以外,根本沒有關於借款企業本身的任何信息。羅琳和另一個維權人張鑫(化名)告訴記者,他們去實地找過那些借款企業,但這些企業都不存在。

完美的宣傳,掩蓋駭人的事實

金融的核心在於風控,作為一個宣稱背靠大型國有企業的平臺,多融財富表示自己的風控手段非常完美,記者在其官網看到,主要有六大措施來保證投資者的資金安全,分別是:股東背景、優質資產、銀行存管、專業風控、技術保障和法律支持。

股東背景前面已經提到過。

對於供應鏈金融來說,最關鍵的還是優質資產,多融財富稱,平臺專注於安全係數極高的票據理財市場,依託於控股方的強大背景,擁有比同行更優質的項目來源。其項目均為銀行承兌匯票或知名國企簽發的商票,票據到期後,由銀行或國企兌付的資金作為還款來源,確保資金兌付更加安全、高效。

多融財富稱擁有成熟的風控系統,風控團隊會對融資企業進行盡職調查,通過國企央企等核心企業確認其上下游供應商的應收賬款的真實性及企業經營狀況,對融資企業進行嚴格審核評級。

銀行存管方面,多融財富表示上線12個月就簽署了銀行資金存管協議,銀行存管意味著平臺碰不到投資者的資金。

關於法律支持,多融財富雖然稱和金茂律師事務所合作,但直到平臺倒閉,金茂律師事務所也未出具法律意見書。

宣稱深耕供應鏈金融的上海多融爆雷,曾獲“中國最佳誠信企業”獎

(多融財富官網的信息披露情況)

打著國資背景和上市公司的旗號,並且還在2016年獲得了中國質量信用評估中心頒發的“最佳誠信企業獎”,多融財富成功的讓投資人相信這是一個非常安全的平臺,很多人的投資金額都高達幾十萬,記者在一個借款項目中看到,一個投資人投了足足25.5萬,這個項目就在平臺倒閉後5天到期,他註定無法從平臺贖回本金了。

而據每日經濟報道,多融財富內部員工透露,光這個月待還款的金額就已經達到1.7億,這個數字還不包括那些7月份以後到期的。

(掌鏈傳媒記者 崔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