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奇怪的紙,居然可以當郵票用!如今也變成了收藏品

一張奇怪的紙,居然可以當郵票用!如今也變成了收藏品

一位朋友拿著一張紙問我是郵票還是什麼東西,總之沒有見過。正面是上圖這個樣子的,背面是下圖這個樣子。還有很多國家的文字。

一張奇怪的紙,居然可以當郵票用!如今也變成了收藏品

很明顯,後面的文字是給這張紙做解釋的,但大概是時間久遠,文字現在看寫得並不是很通順。實際上這是一張郵票兌換券,規範的名字叫做國際回信郵票券,或者是國際回郵券。這個郵票券的發明很像當時黑便士郵票的發明。也是為了滿足國際郵件的回信者無力支付或者不願意、不應該國際郵資,由來信方提供的一種兌換券。回信者寫好信後,拿著這個兌換券去郵局兌換相應的郵票,也就不用再付費了。

很早以前國際郵資還比較昂貴,作為禮貌尤其是與經濟落後偏遠國家地區的人士通信時,去信者為了不給對方增添經濟壓力,總願意支付回信郵資,但夾帶現金不安全,寄本國郵票又不能使用,於是大家就希望發行一種國際間通用的郵票作為對方回信之用。

在1906年由萬國郵聯大會上決定的。管理層面涉及各個國家郵政系統太過太複雜,所以採用了統一兌換的形式。為了方便管理,兌換券只能兌換本國郵政規定的首重以內的郵資。

國際回信券是由萬國郵聯國際局統一印製的,內含有“UPU”水紋字母。正面為法文使用說明以及代表出售國國名和售價的條碼,背面印有中、德、英、俄、西班牙、阿拉伯文字的使用說明。由於郵政事業的更新換代,兌換券也經常改變樣式,但都大同小異。

一張奇怪的紙,居然可以當郵票用!如今也變成了收藏品

一張奇怪的紙,居然可以當郵票用!如今也變成了收藏品

國際回信券的全世界使用情況還是相當頻繁的,尤其是第三世界國家。如今隨著電子信息及互聯網等發展,信件使用逐年下降,國際回信券也像郵票一樣逐漸變成了收藏品。

一張奇怪的紙,居然可以當郵票用!如今也變成了收藏品

歡迎關注本頭條號!“外郵之窗”是國內少有的純外郵自媒體!傳播集郵知識,交流集郵樂趣,分享世界郵票精品的窗口。這裡匯聚的都是真正的外郵愛好者,從大咖到小白都會在這裡有所收穫,我們都會不斷創造驚喜,快快加入我們的大家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