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票房破多項記錄,多家影視公司迎來春節開門紅

春節期間,電影票房破多項影史記錄,受益於票房大賣,電影行業有望迎來開門紅。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電影行業的投資邏輯。

春節檔票房破多項記錄,多家影視公司迎來春節開門紅

國內電影龍頭規模與我國票房市場規模並不匹配

2017年票房整體回暖,增速在13.5%左右,如果按照扣除服務費的口徑,可比票房的增速也在15%左右,銀幕到2017年年底達到了50776塊,影院數達到了9169家,銀幕數同比增長23%左右。但從2017年上市公司的財報而言,普遍的業績增速均在0-20%之間,並未顯示出領先大盤的增長。我們認為其背後的主要原因是電影行業目前集中度仍較低,行業的龍頭效應不突出,即領頭公司並未享有對產品的定價權和集中度提升帶來的優勢。

從渠道端而言,我國前十大院線和前十大影投公司的市佔率都有所下降。根據藝恩諮詢智庫數據,以院線口徑統計,2017年前十大院線分別是萬達、大地、上海聯合、中影南方、中影數字、中影星美、金逸珠江、橫店院線、華夏聯合和幸福藍海,其一共實現票房約354.4億元,市佔率約為63%,相比2016年下滑4%。以影投公司計算,2017年前十大影投公司分別為萬達、大地、橫店、星美、中影影院、金逸影院、CGV影院、太平洋影管、耀萊影管、保利影業,一共錄得票房231.2億元,市佔率約為41%,相比2016年下滑約4%。渠道端的市佔率下降主要系三四線銀幕擴張過快,即使是龍頭公司也很難取得高於行業平均的擴張速度,在單銀幕產出的背景下,前十名的龍頭效應體現並不明顯,當前我國院線和影投公司的集中度都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從市值的角度來看,我國電影公司還不夠大

電影市場集中度不夠高帶來的是龍頭公司市值不夠大的後果。根據MPAA我國在2016年票房規模約為66億美元,僅次於美國的114億美元,而2017年我國市場規模約達到83億美元,北美下滑至110.9億美元,我們如果能夠保持15%的增速,將於2020年前後超過北美市場的票房規模成為全球第一。而全球票房第三名為日本,本土票房大約為20億美元,韓國的本土票房市場約有15億美元。但在電影龍頭公司的市值上,日本的東寶市值約為65億美金,基本上相當於國內A股最大的電影公司萬達電影的3/4左右,對應2018年Bloomberg一致預期淨利潤的市盈率(下同)約為20X上下。而美國的六大如迪士尼市值約為1550億美元,對應201年市盈率也約為18X左右,本土電影市場約為我們的150%,但公司市值卻是我們的10倍以上。

巨頭入局將幫助拉長電影的產業鏈條

騰訊、阿里入局,正在幫助行業拉長產業鏈,完善從前端的IP選取到後端的衍生品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因為短期製片和渠道都沒有明顯的規模優勢,我們認為國內中短期併購的主要形式是小型垂直整合和參股結盟,無法構建強有力的規模優勢。而90年代後好萊塢主要通過大媒體集團完成了IP的多元化經營構建壁壘,因此國內電影行業誰能率先搭建媒體集團的架構(如多級發行體系、後端衍生機制),就能建立競爭優勢。另外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整個電影產業鏈條中集中度最高的是在線票務平臺,我們看好貓眼和淘票票憑藉高市佔率拓展發行業務,並逐漸向產業上下游拓展。

投資標的

中國電影:參與《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紅海行動》等多不電影的部分製作和出品發行

橫店影視:是《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等春節檔主要高票房電影的聯合出品方

金逸影視:是國內知名院線發行和電影放映企業,主要佈局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成長空間大,且公司作為《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紅海行動》、《熊出沒》的聯合發行費,,將受益於春節檔票房爆發。

光線傳媒:內容方面,精品IP儲備豐富,投資眾多動漫優質內容公司,公司股價尚未表現,未來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