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人士解讀:轉業安置,如何得到人人想要的行政編制?

內部人士解讀:轉業安置,如何得到人人想要的行政編制?

前兩天筆者就地方編制情況跟戰友們進行了交流,很多戰友留言反映“行政編制是按排名定的,不是想選就能選的”。我想這也是很多戰友特別關心,且確實要面對的問題。今天,就與大家談一談這個問題。

在進入正題之前,先更正一個觀念,請注意前面兩個關鍵詞“編制”和“排名”,按排名選擇的是單位,而不是編制,編制是由編辦每年根據軍轉接收數量從各單位空編和預留存量中統一調配使用的,而且按照安置計劃數的15%增加行政編(主要用於安排師、團級)。

為什麼強調這一點,因為編制是“死的”,單位(ren)是“活的”,在選擇的過程中單位才是主導,雖然編制非常重要,甚至是首選項,但我們可以去打交道和做工作的卻是單位,捋清這一點十分重要,也是接下來內容成立的前提。

事實上很多地區的確是通過考試這種方式來對軍轉進行安置的,通常採取的是考試成績加上按照一定權重計算的檔案分,然後參照綜合排名選擇單位,這也是當前的主流方式。

但是這種方式也帶來了相應的問題,正如戰友們所說本就不多的行政編制重點保障團職幹部後,更是所剩無幾,極端情況下前幾名都保證不了,還有就是很多戰友通過努力,考試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卻在檔案加分上敗下陣來。

說到這裡,筆者也想吐槽一下,個別地區分數權重設計確實有待商榷,一個二等功能從中游衝到前幾,當然,這不是否認有功戰友們在部隊的努力和奉獻,只是覺得設計上可以更科學合理。

下面言歸正轉,對於戰友們關心的問題,在現實中政策允許的範圍內,也確實有解決方法和成功案例,下面就與大傢俱體說一說。

首先,是建立和保持與編制部門的溝通和聯繫。前面提到了,編制是由編辦統一計劃使用的,所以,建立起聯繫的好處就是能第一時間知道當年有哪些計劃接收單位,都是什麼樣的編制及數量,並及時掌握調整和變動情況,據此去進一步瞭解單位和崗位。

要知道,在人事調整工作中信息暢通很重要,誰能先獲取信息誰就具有先發優勢,一來可以有針對性的去準備,做到有的放矢,不打無準備之仗,二來可以充分預想情況,結合成績排名和對單位崗位的考察瞭解做出選擇排序。

這裡舉個例子:2014年,某地採取的方式是每人同時填寫兩個志願,由人社部門按綜合成績從高到低選擇單位。也就是說第一名肯定保證第一志願安置,後續第一志願沒有空缺按第二志願安置,如果第一、第二志願都滿了,那麼無論排名第幾,都只能等到把其他人填報的志願篩選完後,再在剩下的單位中選擇。

從張榜公佈成績開始,只有三個小時進行考慮和完成志願填報,而且重點是成績和單位之前都未公開(當然不排除個別戰友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到)。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現場情況,幾十人盯著牆上的成績和單位,一片混亂,各種電話求助,甚至把親戚朋友都喊來現場幫著出主意。想想這個時候如果在選擇志願時能“心中有數”,那麼,即使成績排名靠後,實現逆襲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其次,是重點關注對用人有特殊需求的單位。每年都會有個別單位因不同原因出現較大的用人缺口,特別是一些重要崗位急需用人,靠遴選和公開招聘程序複雜,時間週期長,而且新進的年輕人不熟悉機關工作,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培養,顯然解不了用人的燃眉之急。而軍轉幹部一紙安置介紹信就可以到崗,且經過部隊的培養鍛鍊,一般的工作崗位都能較快適應,是理想的用人選擇,這時候如果能有側重的去準備一般成功率較大。

同樣舉幾個例子:

1. 某地一市直單位就曾因承接新工作職能急需用人,而計劃挑選兩名當年的軍轉幹部安排在機關工作,也通過不同渠道對當年軍轉幹部進行了側面瞭解,後因職能重新修訂而擱置。

2. 某市公安局因擴建特警支隊抽調了一些基層警力,造成派出所人員力量不足,為快速補充基層警力,一次性拿出三十多個行政編制,用於接收當年軍轉幹部。

3. 某年軍轉安置時法院補充法警,對身高學歷形象素質等都有一些具體要求,對符合條件的軍轉可以說是一次很好的機會,也確實有戰友抓住機會直接安置進入法院工作。

最後,是盯住具體單位去做工作。如果前面還有些運氣成份,那麼接下來就真是要“各顯神通”了。在《軍隊轉業幹部安置辦法》第二十八條中有這樣的表述:“對擔任營級以下職務的,採取考試考核和雙向選擇等辦法安置”。

注意這裡的“雙向選擇”,據筆者所知,有的地區在軍轉安置過程中,就不組織考試,而是採取軍轉幹部向用人單位投簡歷,用人單位進行面試的方法,達成共同意向。所以大家都會同時面試幾家單位,在面試成功的單位中做出最理想選擇。

看到這裡,很多戰友肯定會說這種方式固然好,但多數地區仍是通過考試來安置的。沒錯,下面就是筆者想重點說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另一種案例,即通過向確定單位推薦,達成雙方意向,由用人單位向編制和人社部門提出申請,定向接收。

這裡面有幾個關鍵點:一是選準選好推薦人。多數情況下我們與用人單位沒有直接聯繫,用人單位也對我們不熟悉,毛遂自薦也不太合適(成功率極低),這時候就需要有人來牽線掛橋,將你的簡歷和個人情況介紹給用人單位,所以,推薦人的話語分量將有決定性作用。

二是充分展現你的能力水平。通常情況下,用人單位會讓你寫一篇心得體會或調研報告類的文章,來檢驗你的文字綜合能力,這時候千萬要認真對待,筆者同部隊一名戰友,就因為名牌大學學歷得到了某部門的主動接觸,卻在這個環節沒處理好而沒了下文。

三是提前溝通好編制和崗位。費了這麼大勁走到這一步,目的就是為了行政編制和一個較理想的崗位,如果不提前溝通好,到了單位再發現讓你人在機關工作,編制落在某個下屬單位(俗稱“混崗”),或者是某個“一眼看不見亮”崗位上,可就一切都來不及了。

另外,不同地區的安置辦法都不盡相同,同一地區不同年份也會有所調整,所以,筆者提供給大家的也只是一個參考,不可能“放置四海皆准”,戰友們還是先努力學習,提高成績,這才是根本。最後,筆者還想對戰友們說一句,有些時候還是要大膽的往前闖一闖,因為回過頭來看,有些事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