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與巴奴激戰,85後卻靠火鍋外賣欲拓千城,獲徐小平投資

火鍋是整個餐飲行業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品類,很多餐飲企業都想在這個品類類分一杯羹,特別是在首都北京,前段時間當火鍋品牌黑馬“巴奴”進軍北京與火鍋品牌的元老“海底撈”激戰,成都起源的火鍋品牌小龍坎也殺進北京,意圖爭奪一席之地。

就在火鍋界的明星品牌都在酣戰時,以外賣作為切入點的火鍋品牌“淘汰郎”5月力推“千店計劃”,計劃優化店鋪分佈,提高店鋪密集度,逐步實現全國城市單店覆蓋5公里的“蜂巢式”佈局。此舉頓時在業內掀起一陣熱議,有持支持意見的表示“這是幹了海底撈一直以來想做而沒做的事情”,也有表示不看好的夥伴表示,“憑藉外賣,真能在營收上超越海底撈,不可能!”。

不論結果如何,通過外賣切入火鍋市場,計劃拓展千城,期望彎道超車的思路,還是挺令外賣君佩服的。

據悉作為外賣切入火鍋界的淘汰郎創立至今先後4次獲得由真格基金、真成基金、創新工場、智明星通CEO唐彬森等聯合投資的累計數千萬融資。能很快拿到投資,並快速拓展取得一定的成績,關鍵在於人群定位清晰、模式輕快,可複製性強。

1、跟海底撈大火鍋叫板

單人小火鍋定位1-2人餐

淘汰郞官網上,你會發現推出的99元套餐,整體銷量是最好的。

淘汰郎主推產品99元套餐:贈送鍋具一套+澳洲雪花牛肉+精品羊肉+蔬菜拼盤+拉麵+糖蒜+麻醬。不僅送套餐,同時鍋具贈送給顧客加上小份配送的模式,使火鍋外賣的單價被大部分年輕人接受。與與傳統的外賣火鍋用大鍋和電磁爐送餐的方式不同,淘汰郎將用戶定位為1-2人在家的中高端人群。

海底撈與巴奴激戰,85後卻靠火鍋外賣欲拓千城,獲徐小平投資

之所以定位1-2市場,創始人趙子坤坦言,火鍋是個特殊品類,過去在家叫大鍋的火鍋外賣,比如海底撈,配送費就要58元,這意味著要準備三四百元錢去點蝦滑、鴨腸、毛肚等等一系列東西,單次費用非常高。當時的火鍋外賣市場沒有解決1-2人這樣的消費痛點,而自己判斷中國的主要外賣人群實際上是85後90後00後,這部分人群有三個特徵:

第一,收入不高。

第二,居住面積不大。

第三,單身或和男女朋友生活。

所以以上三點和過去的火鍋外賣是非常衝突的,1-2人的人群定位正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也是淘汰郎火鍋選擇定位這個人群切入的關鍵點。

海底撈與巴奴激戰,85後卻靠火鍋外賣欲拓千城,獲徐小平投資

2、鎖定年輕客群,用包裝做宣傳

數據顯示,從2011年到2017年,外賣行業增長8.4倍,外賣用戶超3億,其中20-30歲的人群貢獻了65%的訂單量,90後餐飲消費是80後的近兩倍。

而年輕人在餐飲消費時,產品方面非常關注口味,格調方面非常關注顏值, 服務方面喜歡恰到好處,價格方面看的是性價比。淘汰郎也從多個方面盡全力切合消費者的需求,引發了大部分用戶自發的口碑傳播。

對於顏值的打造,來迎合年輕群體的喜好。淘汰郎的包裝會隨著不同節日、慶典以及一些重要的事情,而隨之發生更改。

比如淘汰郎兩週年包裝,由常用的暖黃色改為喜慶的紅色,淘汰郎卡通形象變得調皮幽默;聖誕節的包裝則會加入許多有關聖誕的元素,給用戶帶來一些陪伴感和節日的儀式感。並且每年都會和3-5部電影合作,推出電影主題套餐和定製包裝。

海底撈與巴奴激戰,85後卻靠火鍋外賣欲拓千城,獲徐小平投資

《一條狗的使命》·產品包裝

3、可複製強

連鎖外賣店快速形成規模優勢

月銷6萬餘單,全年營收過億元,覆蓋全國104座城市,這是火鍋外賣品牌淘汰郎創業3年的成績,也是外賣店快速形成規模的基礎優勢。

海底撈與巴奴激戰,85後卻靠火鍋外賣欲拓千城,獲徐小平投資

淘汰郎外賣店的快速擴張是有其原因的。垂直的火鍋外賣品牌的團隊由總部的運營團隊和門店的配餐員組成,人員精幹,具有團隊優勢,在商業模式上更為便捷,擴張的速度也更快。

外賣店的擴張流程為:租個店面+基礎裝修+辦理餐飲執照+開通外賣平臺+供貨到店,5個環節就可以運營,時間30天左右。相對於傳統的門店重模式,有著高昂的門店成本、設備成本、人工成本、裝修成本,模式較重,擴張需謹慎而言,火鍋外賣店的擴張模式就比較輕,可以更快形成規模優勢。

淘汰郞供應鏈的方式是把生鮮等產品從食品加工廠直接供給成品到店,門店僅需要拆包裝送到用戶家裡。這樣淘汰郞可節省大量的中央廚房的費用,以及同城物流和裝修人工等成本。另外,淘汰郎總部給所有合夥城市提供運營和宣傳支持,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合夥城市盈利的步伐。

海底撈與巴奴激戰,85後卻靠火鍋外賣欲拓千城,獲徐小平投資

隨著千店計劃的開展,“隨時隨地吃火鍋”的理想狀態,可能很快實現了,在任何時候,隨意地方,都可以吃到小火鍋,具體結果如何,頭條君跟大家一起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