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返鄉靖商,能爲南靖帶來什麼?

7月7日,南靖縣全域生態旅遊暨首屆靖商發展大會落幕。

“創業天下·築夢南靖”紀念福建土樓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十週年,是這場大會的主題。大會靖商雲集,他們就鄉村振興、全域旅遊、精密機械產業發展等主題進行對話探討。

近年來,隨著南靖政府部門、民間企業協力發展,南靖成了漳州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擁有民營企業3000多家。2017年,上規模工業企業244家,實現產值525.51億元。

未來,南靖政府部門和靖商如何利用好世遺土樓的品牌,推動南靖社會經濟邁向新時代?近日,記者深入南靖,探訪靖商為南靖發展帶來的貢獻。

「關注」返鄉靖商,能為南靖帶來什麼?

共襄盛會共話未來

“站在新起點,邁向新未來,讓我們攜手與共,一起走向世遺土樓的美好未來,一起開創全域旅遊的嶄新時代,一起見證天下靖商的別樣風采……”7月6日,隨著南靖縣委書記黃勁武致辭,紀念福建土樓成功申遺十週年、南靖縣全域生態旅遊暨首屆靖商發展大會正式拉開帷幕。

此次大會集論壇、對話、展會、商貿於一體。其間,還舉行招商引資項目合作簽約儀式、億元以上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南靖土樓茶展會、“創新驅動·南靖有禮”特色名優產品展銷會等活動。對南靖而言,這是一個助推南靖經濟高質量發展、把握時代脈搏的契機。

「關注」返鄉靖商,能為南靖帶來什麼?

張夢帆 攝

其實,靖商大會之所以與土樓成功申遺十週年大會同期舉辦,實屬有意為之。這其中,靖商既是參與者,也是推動者。

大會召開之際,不能及時趕到現場的靖商和知名鄉賢,紛紛發來賀電賀詞;而在現場的靖商代表,則用實際行動表達自己對家鄉的支持。

「關注」返鄉靖商,能為南靖帶來什麼?

張夢帆 攝

2008年7月7日,福建土樓申遺成功,南靖20座土樓成為世遺。這一喜訊建立起一批土樓人的家鄉自信,帶領南靖縣從農業大縣全面向旅遊大縣進發。聽聞消息,南靖在外的靖商也為之振奮。十年來,各地靖商協會陸續成立。這些以“堅忍不拔、敢為人先、勤和懷遠、創業奉獻”為核心精神的世代靖商,通過這種形式守望相助,薪火相傳。

“這是歷代靖商血脈相傳的風骨與品格,也是我們對土樓品格的一種沿襲。”此次作為靖商代表上臺發言的王少成表示,南靖首次召開的靖商大會,是縣委縣政府對靖商的重視和關心,對弘揚靖商精神、傳承靖商文化、凝聚靖商力量、助力南靖發展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作為一個靖商,我很受鼓舞”。

誠然,靖商大會是南靖縣政府對靖商的一種肯定,但這背後,靖商們看到的是社會責任——助推南靖社會經濟發展。

在7月6日的南靖經濟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上,靖商還與諸多專家學者,圍繞“共享實惠,共創未來,共贏財富”,對鄉村振興、機械旅遊等領域進行交流探討,並對南靖的發展建言獻策。

靖商們用自己的方式,為家鄉的發展努力著。

「關注」返鄉靖商,能為南靖帶來什麼?

張夢帆 攝

守望相助守風骨品格

對南靖人而言,土樓是先輩留下的寶貴財富,滋養了一代代南靖人。而靖商,正是其中一個特殊的群體。靖商的歷史還要從漳州民企“教父”吳惠天的時代追溯起。

吳惠天出生於南靖縣,作為萬利達集團創始人,他把一生奉獻給了電子產業。從最初的校辦工廠起步,到數十億元產值的電子百強企業,這家以研發、製造及銷售電子產品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其電子產品影響了一代人,書寫了漳州民營企業發展的一段傳奇。

“那時候一個小縣城的廣告可以打到央視去,實在不得了!”在南靖當地,關於萬利達與政府共商產業建設的佳話廣為流傳。電子產業掀起第一波創業潮之後,陸續有南靖民營企業家受之啟發,把“走出去”當作一項衡量企業是否具有發展前景的新指標。

「關注」返鄉靖商,能為南靖帶來什麼?

現任廈門市南靖商會會長的陳章海就是其中一員。1991年,陳章海因工作關係從南靖調到廈門。“新的天地應該乾點新的事業。”陳章海一路轉型,從組建貿易公司到研發健康科技產品。2011年,在廈門小有成就的陳章海和幾位老鄉組織成立廈門南靖商會,並擔任首任會長。其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訪在廈門發展的南靖企業家。

“許多企業雖然具有一定的運作能力,但卻缺少經營經驗和發展規劃,甚至有些小微企業沒能透析市場環境,這就導致企業難以經受住市場考驗。”陳章海對走訪發現的現象感到焦慮。於是,他提議根據會員的實際情況,在商會內為在廈門經商的南靖企業家創辦“靖商企業成長大講堂”,召集南靖籍企業家,分門別類地傳授企業經營的“生意經”。

事實證明,陳章海的這套商會管理經驗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商會頻頻傳來企業間合作項目落地的喜訊。今年初,從事新能源充電樁項目的商會理事吳紅州提出,由於資源有限,增加充電樁的城市布點成為企業發展的“中阻梗”。難題提出後,商會內5位會員表示新能源的市場前景可觀,決定與吳紅州另成立公司,併入股投建城市充電樁。目前,充電樁的增設工程已經在省內多個城市落地開建。

“以‘堅韌不拔、敢為人先、勤和懷遠、創業奉獻’為核心的精神,是歷代靖商血脈相傳的風骨和品格。我們守望相助守的就是這一份風骨品格。”陳章海認為,商會不但是企業“充電”、“補血”的地方,還是異鄉靖商的另一個家。

「關注」返鄉靖商,能為南靖帶來什麼?

既是窗口也是紐帶

“地方要發展,項目是基礎。項目就得從招商引資而來。”南靖縣縣長鍾科認為,除了政府性質的招商引資,企業家返鄉創業所帶來的效應同樣重要。

譬如,最早進駐南靖的東剛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以機械加工製造為主,其產業鏈在於機械組合,而與東剛合作的電子、五金、橡膠、塑料等上下游企業,聽聞當地招商政策的利好,紛至沓來,落戶於此。一方面節約了異地組合的成本,一方面帶動了全產業鏈的形成。顯然,東剛精密機械的案例,讓南靖看到了發展的方向。

對南靖而言,一代代靖商儼然成了展示南靖的窗口和聯通各地的紐帶。基於此,“靖商迴歸”“以商引商”成了近年來南靖招商引資的重要途徑。同時,南靖縣委縣政府也配套出臺一系列投資優惠政策,鼓勵靖商迴歸創業。藉著此次召開靖商大會的契機,南靖於7月4日出臺《南靖縣鼓勵南靖異地商會回鄉(歸)創業實施意見》。其中特別提及,對引進的企業及重大項目給予社會引資人一定獎勵。

此次靖商大會上,該縣還舉行戰略合作協議和項目簽約。到場的企業共進行了8個合作協議簽訂;24個項目簽約,總投資168億元,其中現場簽約10個項目,總投資88億元。簽約項目主要涉及機械製造、旅遊文化、新能源新材料等行業。

「關注」返鄉靖商,能為南靖帶來什麼?

張夢帆 攝

「關注」返鄉靖商,能為南靖帶來什麼?

“南靖的一二三產業有著明顯的分水嶺,綠化覆蓋率和城鎮化率雙項居高。因此,在保證農業產量和生態規模的情況下,發展工業項目是首選。”鍾科介紹,近年來,南靖利用人才密集、實力雄厚、聯繫廣泛等集群優勢,強化“政府—商會—企業”三方互動,搶抓臺灣、崑山等地區精密機械、食品加工等產業轉移機遇,積極開展“一把手”招商和“靖商迴歸”工程,出臺《南靖閩臺精密機械產業園發展十條措施實施細則》《南靖縣進一步完善企業上市的扶持措施》等。

“近幾年,南靖的經濟發展突飛猛進,營商環境日新月異。我們期待簽下更多更好的項目,引進更多更優秀的人才,學習更多更高新的產業技術。讓投資南靖與財富增長同頻共振,實現財富共贏。”鍾科對南靖經濟發展的前景充滿信心,共享、共創、共贏就是南靖經濟發展的新主題。

「關注」返鄉靖商,能為南靖帶來什麼?

「關注」返鄉靖商,能為南靖帶來什麼?

謝威 攝

招商雖熱 規劃要冷

招商引資,各地各部門都把它作為發展經濟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

經濟要發展,項目要先行。因此,招商引資是發展經濟所必需的。然而,有些地方政府為了招商引資,常許諾各種利好,卻又無法兌現,致使充滿期待的投資者敗興而歸。這是縣域經濟發展權責不對等的後果。目前,雖然政府承擔的社會管理責任繁重,但除了社會管理之外,其更應為當地謀求長遠利益。

此次,南靖縣委、縣政府圍繞“共享、共創、共贏”來研究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問題,就是一次具有前瞻性的實踐。無論是吸引外地企業,還是鼓勵靖商返鄉投資,南靖都主動做好相應的供給側結構調整,給企業一個舒心的發展環境。

以史為鑑觀得失,招商引資雖熱,但政府在規劃時,更應冷靜佈局、有諾必踐,才能形成互利共贏的局面。(記者 杜正藍)

「關注」返鄉靖商,能為南靖帶來什麼?

文字:杜正藍 張夢帆 謝威

校對:許珠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