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河裡這5種魚,70後到80後吃到吐,部分90後吃過,00後沒見過

生活在農村,有著許許多多的野味,之前農村人經濟能力比較低,往往改善伙食時就會去抓些野味來吃亦或是來賣,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河裡遊的,哪哪都能找到野味,尤其是河裡的魚,在農村有句老話說:“魚生火,肉生痰”,農村人最愛在空暇時間下河捉些魚,而如今生活垃圾,化肥的使用,未經處理的畜禽養殖業汙水、糞便,以及殘留農膜、下水道汙水胡亂排放等等的這些情況,讓這些魚逐漸的消失,一些00後估計都沒見過這些農村之前常吃的美味。

農村河裡這5種魚,70後到80後吃到吐,部分90後吃過,00後沒見過

一,刀鰍

這種魚體細長,前端稍側扁,頭長而尖。吻稍長,但不及眼後頭長,吻端向前伸出成吻突,其長度約等於眼徑。前鼻孔呈管狀。這種魚在各地農村的叫法不一,鋼鰍,刺鰍等等,總之在名字上就能看出來這種魚的“厲害”只因它體型細而長,背上有倒刺,嘴巴又尖又細。

農村河裡這5種魚,70後到80後吃到吐,部分90後吃過,00後沒見過

記得在農村老人也常說,夜裡去抓魚,抓到刀鰍的機會更大,不過農村人對這種魚好像並不感冒,抓住之後多是帶回家喂貓狗,現今在農村這種魚幾乎絕跡,很少能找到它的蹤影。

二,鬥魚

這種小魚多是在水田、溪流、池塘內。這種小魚好鬥,喜食各種小蟲,以其體色豔麗和兇殘好鬥而著名,這些鬥魚的體長大概在8釐米左右,一些地方認為鬥魚色彩鮮豔,身上佈滿藍紅相間的條紋,拖著一條長長的叉型尾巴,顯得高貴而又神聖也叫菩薩魚,

農村河裡這5種魚,70後到80後吃到吐,部分90後吃過,00後沒見過

之前在農村抓鬥魚魚時,會根據鬥魚魚的習性,用一隻寬口竹箕,往水草底下慢慢地兜過去,總能抓到一條或幾條鬥魚,現今各大飯店鬥魚成為一道美食,由於鬥魚不挑食好飼養,許多地方也開始養殖鬥魚,現今想在水田裡抓到它幾乎是不可能了,只有買養殖的。不過這種鬥魚農村人抓來也不怎麼吃,都是用來觀賞或玩的。

三,麥魚

這種魚因為體型較小,外形看起來如麥粒,又值麥收季節盛產,被人樂稱為麥魚,麥魚喜愛生活在以礫石、沙土為底質的河流、湖泊中,其食物以小魚、小蟲為主,兼食水中硅櫱類生物。麥魚肉嫩味鮮,往往抓到後就會迫不及待的做來吃,吃不完的也會做稱魚乾。

農村河裡這5種魚,70後到80後吃到吐,部分90後吃過,00後沒見過

四,稻花魚

說到稻花魚也許不是很熟悉,一說到鯉魚想必都知道,之前這種魚在農村的河流裡可謂是氾濫,農戶們也會把稻花魚苗弄到稻田裡飼養,稻花開的時候,是魚生長最快的時候。每到這個時候,你到田地裡走一走,到處都是魚兒出來吃落在水面的稻花發出的聲響。原生態的野生的稻花魚吃起來味道鮮美極了,在農村是一道家家戶戶都會做,可謂是吃到吐。

農村河裡這5種魚,70後到80後吃到吐,部分90後吃過,00後沒見過

五,鰟鮍魚

鰟鮍魚現今在農村已經很少見了,鰟鮍魚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她的繁殖方法,鰟鮍魚會把卵產在河蚌的外套腔內,而河蚌則會把幼蟲產在鰟鮍魚的魚鰓內。鰟鮍魚和河蚌稱得上是至愛親朋,在一些地區也叫這種魚為菜板魚。

農村河裡這5種魚,70後到80後吃到吐,部分90後吃過,00後沒見過

現今這些魚都已成了70後到90後美好的回憶,時間的沙漏在一點一點靜靜地流淌,歲月的痕跡在一筆一畫細細地描繪。而美好的回憶常常能帶給老農回想到農村之前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