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弓脊驢,凹腰馬,偏腿老犍不用打」,什麼意思?

生活在農村最大的樂趣是和農村老人在一起暢談聊天,和長輩們在一起聊天時不僅能學習到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還能從長輩的口中聽到些逐漸被遺忘的老話。這些農村老話是長輩們在生活中常用的現成話,它是農村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通過反覆實踐和驗證的經驗總結,是真知灼見,是智慧的結晶。它妙就妙在語言簡練,言簡意賅。押韻上口,好念易記。

農村老人常說“弓脊驢,凹腰馬,偏腿老犍不用打”,什麼意思?

在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就是一句“弓脊驢,凹腰馬,偏腿老牛不用打”,每當聽到這句話腦子裡就會打上個問號,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在之前的農村,驢,馬,牛這些牲口都是農家的寶貝,農村人也誰家能喂上一頭牛,不僅是家中最大的財富,也相當於有錢人家的標準了,更是一家人的希望所在,他們會像敬奉“寶貝”一樣呵護自家的牲口,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餵過這些大型牲口的老輩也許最深有體會,雖然是一家的財富,但是單單餵養任何一個都辛苦的要死,天天要起早,夜夜要晚睡。天空還是滿天星斗,正是人們酣睡的時候,此刻就要起身開始喂牛。天微微亮,把牛餵飽了,還要與大夥兒一起下地出工。春耕夏忙,秋收秋種,天天如此,相當辛苦。每天早上和晚上,為牛拌上草料,牛要一嘴一嘴細嚼慢嚥好長時間,只有在這個間隙,才能坐在牛槽旁,或蹲在床沿兒抽袋旱菸,喘口氣兒。

農村老人常說“弓脊驢,凹腰馬,偏腿老犍不用打”,什麼意思?

雖然餵養這些牲口費事,但是農村人手裡只要有錢都會去買上這些牲口,而在買時就有點擔憂了,自己有不懂在買些牲口時,哪個好哪個孬,這時農村人就會叫上村裡懂這行的人,這種人在村裡被稱為牛把式,他們老把式簡單點理解就是“司機”。

農村老人常說“弓脊驢,凹腰馬,偏腿老犍不用打”,什麼意思?

老把式雖然不算是一門技術。但是,養牲口是個技術活兒,老話說的好“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如果這些牲口一生病出現意外的話,一家人的希望就會破滅,因此這裡面有著諸多的訣竅,更有許多的技巧,他們常年和牛,驢這些牲口打招呼,他們懂得牲口是否有毛病,還要會相看牲口的牙口,熟知每頭牲口的習性。讓他們幫忙就不用擔憂了,比如在牲口市場要買一頭牛,首先要通過目測來判斷牛的體重、身段、膘情、牙口等。養牛的老把式民間叫“牲口精”,一頭牛或一匹騾馬牽到跟前,他先看牙口,看身段,拍拍牲口的前胯後臀,便知道牲口的成色。他們有現成的品評牲口的標準:“拱腰驢,凹腰馬,偏腿老牛不用打”。

農村老人常說“弓脊驢,凹腰馬,偏腿老犍不用打”,什麼意思?

買驢一方面要從體型是否是方形,眼睛是否大而有神,耳朵是否豎立,更主要的是要觀察驢背和腰是否平直,脊肋骨是否弓(拱)圓。買馬也是同樣的道理,在許多人看來馬貴就是好,其實不然,在買這些牲口時也一定要會挑選。農村老話口訣是也常說“遠看一張皮,開口看仔細,凹腰掐一掐”。

農村老人常說“弓脊驢,凹腰馬,偏腿老犍不用打”,什麼意思?

過去在農村買牛有著太多的有意思的事,比如說牛馬交易中,而為了談價的隱蔽性,使交易的博弈不至於在尚未達成交易就談崩,雙方口頭絕不說價錢,需要摸手詢價談價,講暗語等。因此,這種交易的行為稱之為“袖裡吞金。不過現今許多都是明碼標價了。

農村老人常說“弓脊驢,凹腰馬,偏腿老犍不用打”,什麼意思?

這些都是農村人在長久的實際生活中積累下來的經驗,雖說現今買牲口有著各種檢驗一系列的程序,但這些老話依然受用,如今不少人在買牲口時,依然遵循這些老話。這些老話我想能傳承至今,正是因為老話中蘊含著許多大道理。而這也正是老話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