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常說:「上坡騾子,平川馬,下坡毛驢不用打」什麼意思?

在農村人們聊天之間,口中常常會說些老話,這些農村老話念起來極其的上口,一句句脫口而出的老話聽起來十分有趣且充滿著知識,這些老話大多是人們把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經驗總結出來,這些老話幽默詼諧,有預測氣象,農耕播種,醫療治疾,婚喪嫁娶等等包羅萬象。

農村常說:“上坡騾子,平川馬,下坡毛驢不用打”什麼意思?

一,貓洗臉,狗嚼草,不出三天雨就來

之前不比現在有天氣預報來預報天氣,提前幾天就能預報出準確的天氣,甚至幾個星期的天氣也能大致的預報出來,之前人們觀察到一些動物的行為動作就能大致知道今後的天氣,“貓洗臉”之所以能預報處天氣,其實貓洗臉是為了修正自己的鬍鬚。貓的鬍鬚發揮著感覺器官的作用,因此它的觸覺相當靈敏,貓洗臉是因為空氣中的溼氣增加,沾有水分的鬍鬚就會變重,從而使鬍鬚傾斜碰到神經,因此貓才會頻繁的觸碰和整理自己的鬍鬚,其實也是貓為了緩解異常天氣帶來的不安才洗臉的。

農村常說:“上坡騾子,平川馬,下坡毛驢不用打”什麼意思?

而“狗嚼草”也是一種雨前貞兆。狗能夠聽到除人所能聽到的頻率以外的聲音,在下雨之前就像地震一樣有前兆,只是我們人目前不能憑感覺感受到而已,也許是因為這些現象被人們經常看到,才有了“貓洗臉,狗嚼草,不出三天雨就來”的說話。其實在下雨之前貓也會吃青草。不過這些並沒有科學上的根據。不過狗吃些草可以幫助清除體內這些毒素.,你如果發現狗狗會經常吃草的話可要小心了.,那也許是狗狗胃疼的表現哦。

二,東風急溜溜,難過五更頭

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把一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又把每更分為五點。每更就是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即120分鐘,所以每更裡的每點只佔24分鐘。而五更指的是寅時的3到5點之間。如果此刻一直不停的颳著東風,在3到5點之間絕對會下雨。

三,上坡騾子,平川馬,下坡毛驢不用打

在農村騾子,馬,毛驢的作用分工都有所不同,騾子和驢都善於馱物,馬善於奔跑,在農村看到的基本也都是騾子馱物,尤其是一些山區裡,清一色的騾子。而說到老話“上坡騾子”,在一些山區上山馱物時,會發現上山時基本上都是騾子,一個因為騾子馱物的負重量比驢大,二是因為騾上坡的速度也比驢快且穩當,騾綜合了馬和驢的特點,因此有了上坡騾子一說。

農村常說:“上坡騾子,平川馬,下坡毛驢不用打”什麼意思?

“平川馬”好理解,之前馬無論是在農業生產還是古代戰爭中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馬也是頗具靈性的家養動物,而馬多用於在平坦的路上,這樣才能發揮出它最大的優勢,正常馬一天行走8小時可行走60公里,這是馬最正常的行走速度.當然馬的奔跑速度要比這快,馬在平路上的衝刺速度為50多公里每小時,而驢和騾相比較起來就遜色多了,行走起來慢悠悠的。

“下坡毛驢不用打”,毛驢雖然比不上騾馱的負重多,但是下山時卻比騾子快,用毛驢的效果比較好。這句老話的內在含義是,任何人或物都要做到,物盡其用,各顯其長。

農村常說:“上坡騾子,平川馬,下坡毛驢不用打”什麼意思?

這些生活中的農村俗語,在朗朗上口的同時也蘊含了許多大道理,讓人們受益匪淺,在生活中這些老話也能常常的用到,人們千百年來在生活中積累的智慧,用幾句通俗易懂的老話方式表達出來,我想這就是老話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