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文新:摩根大通這是啥意思?

鈕文新:摩根大通這是啥意思?

貨幣政策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內需調節政策”,但中國貨幣政策卻經常遭到綁架。最近,中央銀行依據中國經濟狀況開始“輕微增加基礎貨幣投放”,於是一片“放水”輿論開始鼓譟,無非是說“放水將導致通貨膨脹”,並以此綁架社會公眾認知,制約貨幣政策之手。還有,“放水導致房價上漲”之論,以及“人民幣貶值災難論”,等等。在這樣的聲浪中,貨幣政策對市場預期的干預效應被大打折扣,因此股市重回疲弱。

股市表現恰恰說明這樣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危害巨大。為什麼說上述說法似是而非?首先,央行投放基礎貨幣是否會帶來物價上漲,必須看需求、尤其是內需是否充足。需求疲弱的情況下,貨幣投放不會導致物價上漲,況且,之所以需要適度投放貨幣,恰恰就是因為需求不足,需要激勵,這是貨幣學最基本的原理。事實如此,美國、日本、歐洲連續8年大規模QE,各位誰看到物價飛漲了?為什麼發達國家可以用積極貨幣政策激勵內需,恢復經濟,而中國不行?為什麼貨幣學基本原理會在中國頻頻變味兒?

其次是房價。伯南克明確指出:房價上漲只是經濟一個領域的問題,但作為總量政策和總需求政策,它關乎經濟的方方面面,不能因為房價上漲過快——這一個經濟方面出問題而緊縮貨幣,那樣會讓經濟的所有方面陪綁,這是錯誤的。他說得很清楚,房地產問題必須依賴房地產方向的單獨政策——結構性政策(比如限售、稅收、加大供給等)予以解決,而不能動用總量政策去解決,那樣會導致總體經濟出問題。

鈕文新:摩根大通這是啥意思?

再有就是關於人民幣貶值問題。為什麼人民幣只能升值、不能貶值?發達國家都在暗中較勁,唯恐本國貨幣高估,失去國際市場競爭力。為什麼只有人民幣長期好升惡貶?其實,這正是美國當局的意願。2010年,所有發達國家競相大規模量化寬鬆貨幣之時,它們逼迫人民幣升值,為什麼?其核心內涵就是:不許中國放鬆貨幣,不許中國激勵內需。相反,中國必須緊縮貨幣壓制內需。這招兒非常惡劣,因為內需被緊縮,經濟增長下滑,人民幣反而升值,必定導致人民幣嚴重高估,一定為“人民幣貶值攻擊”創造條件。2015年我們不是領教過嗎?所以,只要不發生攻擊性貶值的市場失靈狀況,人民幣該升就升、該貶就貶,讓市場去決定,而專家、學者不要為之設限。正常市場波動之下,人民幣為什麼不能破7?當年美元指數有個80底之說,不是一樣可以破掉,怎麼了?出什麼問題了嗎?

更可惡的是,一些人存心以人民幣貶值綁架股市,認為人民幣貶值股市應當下跌。屁話!美國、歐洲、日本大規模QE過程中,本幣貶值預期強烈,股市是漲是跌?一方面股市期盼貨幣能寬鬆一點,另一方害怕人民幣貶值,這不是悖論嗎?因為貨幣寬鬆必然引發貨幣貶值預期,這是基本常識。也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綁架中國股市的伎倆,千萬別上當。實際上,“人民幣貶值導致資本外流”的說法更是“皮毛之見”。資本種類很多,偏好不一,人民幣貶值只是對“在中國境內套取利率差價、匯率差價”的資本不利,它們會跑,但對股權投資偏好、實體經濟投資偏好的資本大大有利,不僅不會跑,而且會流入。請問,我們中國應當歡迎哪一類的外國資本?

還有分析說,人民幣貶值會重估人民幣資產。這同樣是“皮毛之見”,人民幣貶值導致人民幣資產重估,那是外國人的事,是持有外幣的人需要按照匯率變化,重新評價人民幣資產價值,這件事和我們這些只持有人民幣的人毫無關係。外國人重估人民幣資產價值不也會導致資本困境流動,不錯,但正如前面所說,不利於套利套匯的資本,有利於股票和實業投資的資本。那對房價哪?當然對房價不利,但我們必須要問,今天中國房地產有多在外國人手裡?它們早就跑了對嗎?那人民幣貶值還會對房價構成巨大沖擊嗎?

鈕文新:摩根大通這是啥意思?

所以我們必須看到,那些似是而非的說法實際是在違背基本常識,對中國貨幣政策的正確選擇,對中國市場的預期管理,對中國股市健康發展都構成嚴重威脅。

當國內公眾被嚴重誤導之時,摩根大通也來火上澆油。它於7月下旬發佈報告闡釋QE給經濟帶來的9大後果:導致資產泡沫和資本支出崩潰,殭屍企業增加破壞生產力,低利率壓垮儲蓄者讓富人更富,等等。且不說“9宗罪”是否符合事實,我們先說,摩根大通懂不懂QE本來就是“雙刃劍”?為什麼在QE實施9年之後這個時點上,自己已經賺得盆盈缽滿,靠股市覆蓋了所有壞賬,美國經濟恢復健康之後,現在跳出來只強調負面作用,而對正面的積極意義隻字不提?為什麼它不去美國叫嚷,而條條都在暗示中國?如果只是善意的提醒,那我接受,但絕不能妄圖綁架中國貨幣政策。

問題是,摩根大通的說法同樣似是而非。第一,它說QE導致資產泡沫,美國股市好像卻有泡沫,但絕不是中國,恰恰相反,中國股市處於嚴重乾癟狀態,況且昨天(7月29日)還有媒體報道說,美國財長姆努欽認為美國股市非常健康;第二,不是所有人都認為美國早已實現市場出清?哪來的殭屍企業?為什麼美國QE、零利率過程可以實現市場出清,而中國不行?第三,低利率壓垮儲蓄者,而事實是,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剛剛把2013年到2017年的美國平均儲蓄率從5%向上修正為7%,2018年儲蓄率更是向上修正為7.2%。值得注意的是: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之前的儲蓄率為零,美聯儲執行8年零利率政策之後,儲蓄率上升到7%,這是事實,為什麼摩根大通要罔顧事實?

不去多說它了,我只想提醒管理者,經濟輿論背後存在不可否認的利益立場,管理預期的能力弱,市場就會被誤導。輿論決定預期,預期決定價格,價格決定資本流向,資本流向決定經濟結構和市場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