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進行時 整治正發力——陵川縣王莽嶺景區體制機制改革和整治提升工作簡述

王莽嶺,集山河之姿,縱天下之脊。

“陵川要依託王莽嶺大力發展康養產業。”

這是市委、市政府對陵川產業培育的明確要求,也是對陵川寄予的厚望。

實施王莽嶺景區體制機制改革和整治提升,對於全省鍛造太行旅遊板塊,全市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擴大晉城知名度和美譽度,提升晉城形象,意義深遠;對陵川來講,康養產業要以王莽嶺景區這個“龍頭”來帶動,鄉村振興要以康養產業來推動,全域旅遊也要從王莽嶺景區來破題。

做好王莽嶺景區體制機制改革和整治提升工作,事關陵川的大局、長遠和根本,責任重大,不容商量,沒有退路,必須做好。

思想重視,充分準備,早動手早安排行動迅速

王莽嶺景區在南太行景觀大格局中有著至高無上的“龍頭”地位,景區生物資源豐富多樣,是名副其實的清涼氧吧,是地質學上的“四世同堂”,是北方山嶽性自然景觀的典型代表,有獨具特色的太行民俗文化,有感天動地的錫崖溝築路精神。

今年省“兩會”提出“高品位、高標準提升王莽嶺等重點景區”和市委市政府作出“培育以王莽嶺為代表的太行風光旅遊品牌”的工作部署之後,為陵川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

對此,陵川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以只爭朝夕的使命感、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勇於擔當的責任感,吹響了王莽嶺景區體制機制改革和整治提升工作的號角,決心舉全縣之力打贏王莽嶺景區體制機制改革和整治提升的攻堅戰。

3月3日,全縣三級幹部暨2017年度勞模大會上午剛剛閉幕,下午就召開王莽嶺景區整治提升籌備領導組第一次會議,10個工作組各領其責,分工協作,先期投入整治提升工作。

6月2日,按照晉城市人民政府第23次常務會議要求,陵川縣政府與蘭花集團簽署了《關於王莽嶺景區的轉隸協議》;6月5日,陵川縣政府與山西文旅集團太行旅遊發展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此係列動作為標誌,王莽嶺景區體制機制改革和整治提升進入了實質性運作階段。

調研為基,規劃先行,高起點高標準制繪藍圖

景區建設,規劃先行。這是陵川縣委、縣政府在充分調研,廣泛論證,吸收經驗,汲取教訓的基礎上形成的高度共識,經多方聯繫,多次溝通,最終選擇確定了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文化與旅遊規劃研究所所長、教授級高級規劃師周建明團隊,擔起編制王莽嶺景區總體規劃及各類詳規的重任。目前,該團隊先後8次到陵川進行勘察,已經完成了總規的實地踏勘調研和資料收集,預計8月底前將完成王莽嶺景區總體規劃框架的編制。

規劃先行,並沒有坐等規劃。陵川縣堅持“政府主導、市場主體、群眾參與”的原則,統籌兼顧,綜合施策,提早考慮公司運營平臺問題、景區託管問題、清產核資問題、人員配備問題、項目驅動問題,各項工作都有了實質性進展,資產摸底工作全面完成,景區交接工作正在有條不紊進行,並以山西太行山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為融資平臺,向省、市、縣農發行提交了相關資料,融資方式初步確定。

著眼自身,放眼外界,吸他長補己短鍛造精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陵川搞旅遊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照搬,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使用,必須借鑑與陵川地域相連、旅遊資源相似的地方的成功經驗。於是,在太行山上的陵川將學習的地方選在了太行山下的河南新鄉輝縣、焦作修武以及同處太行板塊的長治壺關等地,從4月份開始,分期分批組織各級黨政幹部進行外出學習考察、掛職培訓。

學輝縣。輝縣市在河南發展旅遊最早,特別是2012年以來,藉助南太行旅遊資源,大力推進旅遊資源整合工作,理順旅遊管理體制,激活旅遊經營機制,整合旅遊資源要素,成立了南太行旅遊度假區,有效提升了旅遊產業整體競爭力和核心競爭力,旅遊產業已成為輝縣經濟發展重要增長極。

學修武。修武在短短几年裡已將雲臺山景區打造成了集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和10個國家級品牌於一身的國家5A級景區,尤其是201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縣後,圍繞“全域統籌、景城聯動、產業融合、優化提升”的總體思路,堅持龍頭景區帶動的全域旅遊發展模式,極大地促進了旅遊轉型升級。

學壺關。壺關和陵川同屬太行旅遊板塊,主打的旅遊品牌都是太行山水,發展旅遊產業互補性很強,特別是壺關的太行山大峽谷自然風光旅遊區,通過資源整合和管理體制改革,旅遊效益得到極大提升。

外出學習使陵川看到了差距,開闊了視野,堅定了決心,更增強了自信。在外出學習過程中,陵川確定了對王莽嶺景區實行“所有權、經營權、管理權”三權分離的模式,徹底打破傳統的管理模式,在與山西文旅集團太行旅遊發展公司簽訂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下,具體的合作開發和託管經營事宜正在進一步磋商。

加強管理,落實責任,保安全保穩定運行平穩

打造“避暑勝地、康養樂園”旅遊品牌,推進王莽嶺景區的整治提升,打破景區規模偏小、檔次不高、發展緩慢的局面,這是一場硬仗。

陵川縣委、縣政府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謀定而後動,努力在景區總體規劃批覆後,一年內基本完成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兩年內景區所有旅遊服務設施全部完善;三年內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五年內建成比肩焦作雲臺山、新鄉南太行景區和長治壺關大峽谷的太行山標誌性龍頭景區。

當前,儘管按轉隸協議要求,從6月2日到9月2日三個月的轉隸過渡期間,景區原所有員工由陵川縣政府統一接收管理,人事權全部凍結,但陵川縣委、縣政府一刻也沒有坐等觀望,直面體制還不夠順暢、人心還不夠穩定這個客觀現實,既保景區正常有序運行,又保職工人心穩定,還要保景區旅遊安全,近期重點抓了人員安置、景區整治、環境整治、隱患排查、宣傳推介、旅遊人才隊伍建設工作。

在人員安置方面。首先解決拖欠職工工資問題,在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多方籌資500萬元,解決了拖欠的職工工資,並保證了景區日常開支經費;同時根據市裡提出的整體接收景區全部員工的要求,在景區職工的去留問題上,充分徵求員工意見,逐個進行談話談心,既講清政策,又尊重意願,先定崗定責,後自願選擇,讓離開的高高興興走,留下的踏踏實實幹,堅決杜絕又想當和尚又不想撞鐘的現象。

在景區整治方面。發佈《關於暫停王莽嶺景區範圍內一切建設行為的公告》,嚴格規定王莽嶺景區範圍內7個村莊在總規及各類詳規出臺之前,只做“減法”,不做“加法”,禁止新建任何項目。同時對7個村莊現有房屋建築、村莊風貌全部進行了拍照存檔、登記造冊。

在環境整治方面。推進旅遊道路兩側環境整治,清理規整殘牆斷壁、危舊建築、廢棄構築物,集中整治亂搭亂建、亂掛亂畫、亂堆亂放,消除可視範圍內環境髒亂差現象。

在隱患排查方面。針對景區內道路交通、特種設備、步道遊線、食品衛生、防火防汛、地質災害等情況,組織安監、國土、交通、林業、水利、工商質監等部門進行了全面的排查整治,做到了安全管理到位、市場監管到位、環境保護到位,確保了景區安全運行。

在宣傳推介方面。圍繞全面提升“大美太行、天下脊樑”的旅遊主題形象知名度,完善了“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宣傳促銷模式。整體策劃形象宣傳和市場營銷方案,正在與總規同步進行。

與此同時,陵川縣將旅遊人才隊伍建設緊緊抓在手上,按照“三個一批”的思路,在“培養、引進、造就”人才上下功夫,與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合作舉辦了旅遊人才培訓班,力爭用一到兩年時間使全縣從事旅遊管理的人員都能成為素質高、知識廣、業務精、能力強、服務優的一流旅遊人才,

堅持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

對標一流,負重前行,強黨建促發展擔當實幹

6月28日,在陵川縣紀念建黨97週年暨“七一”表彰大會上,縣委要求全縣黨員幹部要認真落實全市黨建工作暨“七一”表彰會議精神,以黨建引領發展,把黨建融入發展,用黨建推動發展,靠發展檢驗黨建;要求全縣黨員幹部群眾要圍繞做大做強“康養山西、康養晉城、康養陵川”這一品牌,打造大景觀、實施大管理、發展大旅遊,對標國內一流景區,把王莽嶺打造成比肩甚至超越焦作雲臺山、新鄉南太行景區的全國一流景區,使王莽嶺景區真正成為太行山上的“皇冠”,成為全省太行旅遊板塊的“先行區”“領跑者”和“橋頭堡”;要求全縣黨員幹部群眾要抓住用好王莽嶺景區體制機制改革和整治提升這一歷史機遇,把老天爺恩賜的壯美風光,把老祖宗創造的不朽文化遺產,把老前輩留下的寶貴紅色基因挖掘好、傳承好、利用好,把陵川建成中原地區乃至全國知名的養生基地、康養勝地,真正把“康養陵川”這張牌打響打亮。

這是陵川當下的目標,也是未來發展的宏圖。

實現這個目標,困難可能有很多,但只要堅持大家想、大家說、大家幹,鉚足一股勁,擰成一股繩,把困難想得更細,把準備做得更足,就一定會把事情幹得更實。

3月份以來,陵川縣委先後召開8次縣委常委會議對王莽嶺景區提升改造工作進行討論研究安排部署;

3月份以來,陵川縣四套班子領導先後10多次到王莽嶺景區進行調研摸底,現場辦公;

3月份以來,陵川縣先後7次召開籌備領導小組和接管領導小組會議研究解決問題;

6月14至29日期間,陵川縣連續4次召開由各級各層面人士參加的“陵川的事大家想、大家說、大家幹”座談會,對王莽嶺景區體制機制改革和整治提升工作廣泛聽取、吸收意見,完善改進措施,持續強力推進。

眾人拾柴火焰高。王莽嶺景區體制機制改革和整治提升工作已經在陵川各級幹部和廣大群眾中統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識,集聚起力量,鼓足了幹勁。“大家想、大家說、大家幹、眾志成城”的濃厚氛圍已經形成,正在集中優勢兵力、人力、物力、財力,以過硬作風、過硬本領,投身於王莽嶺景區體制機制改革和整治提升工作,向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