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奇石第一村:村民靠撿 「石頭」 發家致富,買房買車不是夢


每年 2 到 4 月,是一年中,長江江水最枯的季節。不過,對於四川瀘州江陽區藍田街道何家壩村等不少緊靠長江的村子而言,這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

村民們每天在沙灘上 “尋寶”,河灘上、河岸上,一堆堆烏江石隨處可見,因為現在是尋覓長江石的黃金季節,時間一過了 5 月,長江漲水,石頭就不好撿了。

大面積裸露出來的河灘,正好為尋覓長江石提供了方便。村民們對石頭如此情有獨鍾,那是因為,一塊塊長江石,最終能置換為現實當中的財富。

奇石的產生和形成,是青藏高原的岩石,在強大的水流和巨大的落差下跌蕩起伏,相互碰撞、擠壓、磨擦,使有稜有角的大石逐漸粉身碎骨,變細變小,進而磨合得光滑圓潤。奇石不僅需要具備天然性,還要具備自然性,簡單的說,就是石頭未經過任何人工雕琢,修飾或人為加工合成。

村民們撿到石頭都會仔細看石頭的形狀,細細研究上面的紋案,當然形狀和紋案越奇特就越有收藏的價值,所以吸引了一大批人到此地挖石頭。

整個瀘州,尋覓、收藏、賞玩、交易長江石的人數,在 5000 人左右。一個多方得到證實的數據是,一塊名為 “蜀道難” 的長江奇石,所售價格,竟達 10 萬元。

何家壩沿江一線,幾乎家家戶戶房前屋後,堆放的都是石頭,就連臥室、廚房內,也都是石頭的天下。

有些人的家中石頭已達百噸以上,一邊撿,一邊賣,但好石頭賣得不多。現在都收藏起,等時機、價位恰當了再出手。很多當地人靠撿石頭,買起了小車和房子,從而過生富裕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