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鬧元宵!

正月十五,鬧元宵!

今年的元宵節時間為

2018年3月2日,

農曆戊戌年 正月十五 星期五

正月十五,鬧元宵!

正月十五,鬧元宵!

正月十五,鬧元宵!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

又稱為“上元節”或燈節,

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

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

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正月十五,鬧元宵!

元宵佳節,

寄託著中國人追求團圓和美滿的願望。

今天,全家人在一起吃湯圓,

“湯圓”與“團圓”字音相近,

象徵著團團圓圓,和睦相處。

正月十五,鬧元宵!

但於大部分在外打拼的人而言,

這是一個無法與家人團聚的節日,

深夜獨自煮一碗湯圓,

嫋嫋的熱氣與滿屋的冷清交織,

有點溫暖,又有點寂寞。

正月十五,鬧元宵!

十幾日前,大費周折回到老家,

只為一場盛大的團聚,

幾日前,我們攜著大包小包的牽掛,

回到了我們一直奮鬥的城市。

入夜,在夢鄉里回憶家鄉的溫度,

白日,我們一臉堅毅,

在緊張的生活中披荊斬棘。

正月十五,鬧元宵!

常聽家裡長輩說,

“過了元宵,這年哪才算真正過完,

新的一年方至。”

如此重要的節日,因著工作的忙碌,

沒了年關的緊張,少了春節的熱鬧,

我們也只是吃一碗簡單的湯圓,

看一盞小小的燈籠。

正月十五,鬧元宵!

正月十五,鬧元宵!

雖然不能與家人相伴,

卻能與朋友、愛人相守,

相約,走上街頭看萬家燈火,

放一盞許願的孔明燈,

抬頭看漫天的星星點點,

心底湧過一陣暖流,

幸好,說了白頭的人在身側。

正月十五,鬧元宵!

正月十五,鬧元宵!

其實,在中國傳統節日中,

元宵節是唯一的浪漫節日,

也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

古代女子“三步不出閨門”,

只有到了元宵燈會,

才被允許結伴出門看燈賞玩。

這正好給男女提供了邂逅的機遇,

因此,元宵節這天也造就了無數良緣美眷。

正月十五,鬧元宵!

正月十五,鬧元宵!

元宵節的燈火,

成為愛情故事發生的盛大背景,

在熱鬧當中尋找那個一見傾心的人,

將最美好的時光,定格在元宵之夜。

正月十五,鬧元宵!

正月十五,鬧元宵!

正月十五,鬧元宵!

有一種愛情始於相遇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

正月十五,鬧元宵!

有一種愛情源於相思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

正月十五,鬧元宵!

幾千年來,無論是甜蜜,

還是思念,又或是離愁,

每一種關於愛情的心境,

在此夜都變得如此美麗動人。

這,才是真正的中國情人節!

元宵節,願人月兩團圓!

願有情人終成眷屬!

正月十五,鬧元宵!

正月十五,鬧元宵!

浪漫之餘,

莫忘了元宵節有普天同慶之意,

“正月十五燈正新,滿城燈火白如銀。”

這日,家家戶戶張燈結綵,

一盞盞孔明燈、絹燈、橘燈……

各式各樣的燈籠,

把原本寂靜的黑夜裝點得

五彩斑斕,絢麗奪目。

正月十五,鬧元宵!

與燈籠相伴而生了猜燈謎,

春宵賞燈之會,

詩謎書於燈,映於燭,

列於通衢,任人猜度,

即稱為"燈謎"。

如今的燈謎依然妙趣橫生,

寄寓著人們祈求平安、順遂的心願。

正月十五,鬧元宵!

以前人們賞了花燈、猜完燈謎,

再去看看踩高蹺、耍龍燈、舞獅子……

而今,有的民俗或許不再見,

但我們可以看人潮湧動,

拍下眼之所見,留為紀念。

用簡單的儀式,

懷念漸漸消退的春節氣息。

正月十五,鬧元宵!

滿城煙花綻放今宵繁華,

年的喜慶氣氛延續到今天,

讓我們共同祈禱新一年的生活

就像天上的月亮,圓滿美好!

正月十五,鬧元宵!

吃湯圓,人團圓,福滿家園;

明月圓,好夢圓,春滿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