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渡口,兩三星火

中國古代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水路,故表現水路渡口的作品很多,流傳也廣,因為有這種生活經歷的人多。張祜所作《題金陵渡》,便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此詩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穿越二百年,在長江畔相互對望。

金陵渡口,兩三星火

《京口瓜洲一水間》

“金陵渡”的具體位置在哪兒呢?根據文獻記載,金陵起源於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江蘇句容北有金陵鄉,便是金陵邑的故址,東晉時謂之金城。唐代時江蘇丹徒也稱金陵,即今鎮江,京口就是鎮江的一個地名,是著名碼頭,在長江和南北大運河交匯處,位置十分重要。從這裡北望,下一個碼頭就是瓜洲。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便是在瓜洲回望京口,而張祜是在京口北望瓜洲。

金陵渡口,兩三星火

《山水人物圖》

張祜字承吉,清河(今邢臺市清河縣)人。生活在中唐後期,初寓姑蘇,後至長安,在節度使幕府當幕僚。由於性情孤傲,狂妄清高,多次受闢於節度使,一直沉淪下僚。遂到淮南、江南一帶遊歷。因為眷戀曲阿之地(今鎮江丹陽),隱居以終。這樣看來,金陵渡很有可能就是京口。

金陵渡口,兩三星火

金陵津渡小山樓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裡

兩三星火是瓜洲

本詩表現旅途中的憂愁,感情淡而有味。詩人住在依山而建的小樓裡,視野開闊,這座小樓是金陵渡的驛館。古代在大路邊和主要水路的碼頭或渡口處建有驛館,由國家統一經營,為來往官差提供食宿。次句說自己只住一夜,但也很憂愁。為何而愁呢?你看,一輪斜月的朦朧光影下,江潮落了,一片寂靜,遠遠望去,那閃爍著幾點燈光的地方就是瓜洲。在漆黑的夜晚,看見有燈光閃爍本應感到安慰和溫暖才對,為何詩人反而覺得愁呢?這便是藝術上相反相成的道理。詩人遙望著遠處闔家團圓的燈火,自己卻隻身在外,漂流江上,苦惱和寂寞一股腦地襲來。

金陵渡口,兩三星火

長江瓜洲段歷經滄桑變化,如今已成為現代化的水利樞紐,曾幾何時的古渡口仍在詩文中熠熠生輝。季暑月/攝影

瓜洲是揚州的碼頭,唐代最繁華熱鬧的城市便是揚州。十里長街,徹夜通明,全是最高檔的消費場所,也是唐代文人嚮往的地方。所以李白在《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詩中對孟浩然“煙花三月下揚州”表現出羨慕之情。杜牧則說得更明白,“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根據《題金陵渡》詩中的情景與心緒,詩人應該還沒有去過此地或正要前去,瓜洲渡口那幾點跳躍的星火如同揚州的召喚,令人心情複雜而激動。因為嚮往暢遊和享樂而失眠,因為失眠而起身到外面遠望,因為遠望到自己嚮往的瓜洲而更添悵惘,這便是“人稟七情,應物斯感”的過程。

何時我也到古代金陵渡和瓜洲兩個地方去體會一下,遙想古代這些歷史名人當時的情懷和他們的作品,定會有無限的意蘊。


聯繫人:劉豔飛

郵箱:[email protected]

雜誌訂閱、廣告合作與應聘

聯繫人:王瑞琨

郵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眾號:jianghezazh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