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走西口」的必經之地


從右玉去往殺虎口的路上,看到了一個古城,拐進去探個究竟。 這座城池便是著名的右衛城,其歷史可以上溯至2千年前,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時設置的善無城,明時為晉北軍事重鎮。

現在的右衛古城基本上保持完整,南北城樓為近現代重修,雄姿不減當年。

古城街道寬敞,整潔、安靜,街道兩旁的門店仍保持著原來的面貌。

重新修復的北城門的城樓,雖然不大,但十分精巧。北城門有甕城,有利於藏兵作戰,凸顯軍事功能。

北城門甕城的馬道是登城守衛必備的軍事設施,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古風習習,氣勢不減當年。

右玉古城前行10餘公里便是殺虎口了,遠遠望去只見兩座氣勢雄渾的城樓矗立在邊寨城牆上,猶如兩位威武的勇士,扼守著殺虎口的大門。

殺虎口是明清邊城防禦和走西口的重要關隘,明朝和瓦剌,清朝和準格爾,曾多次在殺虎口一帶發生激烈爭奪戰,確保了殺虎口作為咽喉之地的重要地位。“哥哥你走西口,妹妹我實難留,走路你要走大路,千萬不要走小路”,一曲走西口,唱出了多少代,走西口的行路人的無奈與心酸。

詩云: 邊地草迷離, 當年塵戰急。 鐵騎平胡氛, 皇帝曾駐蹕。 殺胡改殺虎, 必定親兄弟。 駝鈴通邊陲, 絲路連西極。 四海歸一統, 中華再雄起。——木子配詩

城門左側建有右玉縣博物館,詳細介紹了殺虎口的過往歷史和出土文物,館藏內容十分豐富。右玉縣有著獨特的邊塞文化、軍事文化、晉商文化、西口文化,為這座縣級博物館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右玉縣博物館前的康熙大帝的青銅騎馬雕像,莊嚴威武。1690年準噶爾部落叛亂,康熙御駕親征時,曾在殺虎口設行營駐蹕,穩定了清代北疆的局勢。

博物館內復原後的殺虎口當年繁盛的景象。

回望西口,流逝了多少繁華歲月和艱辛的淚水,展望前程,西口一片光明。 2018年7月3日自駕走西口隨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