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看病與看命(附語音)

一、看病

華夏民族看病在公元1912年之前,也就是民國成立之前,基本上只有一種就醫方式,就是中醫治療。中醫學是華夏民族在生活實踐中創造出的一門學問,這門學問起源中國傳統文化的鼻祖《易經》。傳說中醫學起源於黃老學說,即道教始祖,黃帝和老子。其思想體系是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思想體系。

華夏民族在生活實踐中發現世界分南北東西中,天含風雷雨電,地含金木水火土,並且這一切自然現象存在生克關係。中醫學正是依據自然存在的生克原理來研究人體生理機能,來推測病理,診斷疾病和預防疾病的,並形成一門完整的醫學科學體系。

如果把中醫學歸於中國傳統理學,也應該歸類於西方哲學,原因是中醫學還是一門專門研究世界“精神”與“物質”的學問。

中醫學有不同於中國傳統理學,並有超越中國傳統理學的地方。中醫學認同世界存在“精神”世界,認同人類存在“精神”。這一點非常重要,很多人質疑中醫學的關鍵點就在於此。很多中外人士認為中醫學不具備科學性,認為中醫學是經驗學,不具備邏輯性思維,不屬於邏輯性思維非常完整的科學體系。

還有西方人說古代中國只有科技,沒有科學。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中國的中醫學就是一門邏輯思維非常嚴緊的科學體系。中醫學產生較早,形成為一門完整的科學體系大約在西漢時期,在世界醫學體系中中醫學要早於西方醫學。

八字看病與看命(附語音)

八字看病與看命(附語音)

二、看命

華夏民族看命的歷史久遠,可以追溯到華夏文明之始。漢字的“命”字就來源於占卜算命,“命”字的字形結構就是在一間屋子裡,一個人跪拜叩問,一個坐而應答。“看命”最早是占卜,也叫卜筮之道。卜筮來源於易經,即《連山》、《歸藏》、《周易》,發展到西漢從卜筮之道中衍生出一門新的學問,就是六字預測學,後發展到宋初形成八字預測學,也就是今天說的八字命理學。

命理學與中醫學都是來自“洛書”形成的思想體系,即老子在《道德經》總結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思想概念,原理是三角幾何原理,也就是三元論。

命理學產生的年代趨同於西方心理學產生的年代,但要早於西方心理學,同屬於西方哲學的範疇,原因是東方的命理學與中醫學,以及西方的西醫學與心理學的思想原理都來源於三角幾何原理,也就是三元論。

中國的中醫學和命理學發展到西漢,開始擺脫二元宇宙論的束縛,向哲學所分類唯心論或唯物論發展,脫離中國二元論寬泛的時間與空間理論向人性化發展,並且開始研究世界的“精神”和“物質”問題,既而構成西方哲學的兩大要素,即研究“精神”和“物質”關係的學問,故應當歸類於西方哲學的範疇。

因此,中醫學和命理學的文化分類要高於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高度的科學性與概念性,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就這個問題前面已經詳述,這裡不再累述。下面就“看病與看命”的原理“陰陽五行學說”做以下詳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