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學習的三個階段:融化、結晶、升華

作文不像數理化,給你一個公式,就能解同種類型的題目。作文是創造性的活動,世上不應該有相同的兩篇作文,如果大家都用一個公式來寫作,那就與作文的要義背道而馳了。但很多人對作文的理解簡單化、具體化了,比如有的說,我孩子就是不會寫開頭;或者說我孩子寫的作文有點死板,給指點指點。如果僅僅將這一篇改好,那是再簡單不過的了,但是下一篇呢?以後又怎麼辦呢?考前點撥點撥是可以的,但不是長遠之計。

如果作文教學程式化了,那作文老師就真的成了大家所比喻的“園丁”了,將整條街道的樹木剪成一種形狀。當然,路人還是覺得非常美,可這種美不是樹木本身具備的,半年或一年以後,園丁又該來修剪一番了。一旦園丁罷工了,這些樹木的形狀將十分可笑。你說,園丁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呢?我不希望自己成為這樣的園丁。我認為作文老師應該是培育種子的土壤,為樹木提供適合他們生長的養料,然後讓樹木照著各自的天性去生長。樹木在生長過程中不用承受剪刀之痛,它是快樂的;它長成什麼樣,都是實實在在地生長,就像崖上的青松,做了真實的自己。快樂真作文就是以這樣的理念來教學的。

作文學習的三個階段:融化、結晶、昇華

這種理念指導下的作文教學,需要做大量的系統性的工作。要讓孩子能放鬆,能敞開胸襟,敢於說出哪怕會被人嘲笑的答案;能長時間地對書本和生活投入極大的熱情,在看似無效的勞動中不求回報地成長;讓孩子能用自己的大腦來思考各種問題,並樂於和他人分享……而這些,都不會對他們眼下的作文帶來“手到病除”的改變,但是,其實他們在改變,就像長身體一樣,肉眼看不見,但他們實實在在地在生長,而且是健康地、愉快地生長。

這種系統性的工作如何完成呢?我把它分成三個學習階段,如果用物理名詞來命名,那就是:融化、結晶、昇華。

作文學習的三個階段:融化、結晶、昇華

第一階段:融化

你的杯子裡裝的是冰,我用溫水將它融化,從此冰和溫水融為一體。別誤會,意思並不是說孩子像冰一樣冷漠,而是說孩子原有的思維和老師的思維要融為一體,就一定要讓孩子放棄原來的固態,新的思維才能滲透進體內,從此獲得新生。在孩子開始接受快樂真作文教學之前,我做了一個問卷調查,有這麼一個問題:“構思作文時,大腦裡想的是老師和書上說的話,還是生活中出現過的情形?”孩子們基本上都選了前者。生活不能成為寫作的源頭活水,文思就會枯竭。所以對許多孩子來說,作文不是創造,而是重複。一篇優秀作文,每次都拿來用,每次都得高分,可是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一直得高分的你,並不是真正會寫作。我要讓你放棄這篇優秀作文,去自己的生活中取材,可能寫出來的作文沒那麼好,但你每一次動筆,都是一次超越。

但要將原來的自己融化掉,也不是一件很容易辦到的事。比如要你放棄原來那些漂亮話,放棄原來那些十拿九穩的答案,你肯定是不那麼情願的。怎麼辦呢?這時候,他們最需要的是有人耐心地引導,而不是逼迫和訓斥。為什麼孩子在作文中不敢寫真話?因為他知道這裡面有風險:得低分,被嘲笑,被懲罰……於是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中學“乖”了,他寫作是在迎合我們這些成年人,哪裡還有傾吐帶來的快樂?所以我要給孩子一個安全的環境,哪怕課堂紀律會差一點;要製造各種看似閒聊的情境,誘導他們說出心裡話;給他們限定時間,讓他們來不及搜腸刮肚,只能將真實想法脫口而出。

作文學習的三個階段:融化、結晶、昇華

第二階段:結晶

這一階段,孩子能找到成就感了。他們再也不會不分季節不分地點的“風和日麗,萬里無雲”了,而是“久雨之後的金豐園發了善心”;他們放棄了那些高大上的句子,而敢於將“被老師玩了惡作劇之後,她倆開玩笑說非常想打老師”這樣的話寫出來;他們寫景不再停留於寫眼中所見了,而還會回顧當時聽見的聲音、心裡的想法……

這一階段,他們已經接受了老師的新觀念,初步養成了新的思維習慣,也正在探索著新的表達形式。過去生活和閱讀,對他們的寫作沒有什麼幫助,而現在他們知道這裡面有挖掘不盡的寶藏。他們一邊挖掘,一邊積澱。過去飄飄忽忽的浮在半空的東西,已慢慢沉積下來,正在形成結晶物。

第三階段:昇華

物理學上的昇華,是指固態不經過液態而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作文學習的第三個階段和昇華有何相似之處呢?這個階段,我們希望孩子在懂得了從生活和閱讀中取材之後,能夠將這些原材料靈活地加以歸類,加以重組,步入一種自由和自覺的境界。也可以說,前一階段是要你能落到地面,這一階段是要你能再次起飛。我給了孩子五個口袋:情感、社會、自然、哲理、品質。生活是紛繁蕪雜的,要讓孩子能夠將原材料分門別類地裝進五個口袋裡去,隨時應對不時之需。我現在教他們,想的都是哪天不教他們了。要做一個好老師,就要隨時準備他們哪一天離開老師,他們能夠扇動自己的翅膀去翱翔。

作文學習的三個階段:融化、結晶、昇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