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文看到了美軍亟待提升其自身野戰防空系統的心情

從前幾年開始美國陸軍就折騰著要搞一個“過渡性近程防空系統”,並且一直都表示這是針對美俄、中美這類“大國對抗”熱戰環境下,美國陸軍缺乏短程防空系統的現實。

這個需求嘛,他們當然覺得沒錯,因為美國自冷戰結束以來,對於自己頭頂的安全是越來越放心。冷戰一結束,就把剛剛改進過最後一輪的“小懈樹”導彈的最後改進型給退役了,說起來,最後一版“小懈樹”和臺灣買的那玩意可不是一種東西,那是裝了毒刺導彈的引導頭,並且對導彈本身也有諸多改進的,性能比原版AIM-9D那是高得多了,能打迎頭目標,能打高機動目標,抗干擾性還不錯。然而美軍覺得反正不必應付飛到頭頂上來扔炸彈的蘇聯飛機和武裝直升機了,還要這玩意幹嘛。

從此文看到了美軍亟待提升其自身野戰防空系統的心情

冷戰結束前,美軍可是已經向要搞GADS這種牛X無比,集“約克中士”高炮和“阿達茨”防空反坦克導彈於一身,再用M1坦克底盤的“超級兵器”的。

從此文看到了美軍亟待提升其自身野戰防空系統的心情

那會兒,美軍面對的威脅是這

後來,美軍又把步兵裝備的單兵用“毒刺”也逐步退了——雖然陸軍長期在軍費競爭方面被稱為“三等人”,但“二等人”美國空軍好歹也是陸軍的親兒子,雙方雖然在陸軍能不能用固定翼飛機等方面掐得起勁,但在作戰方面,那還是要好好合作的,不然怎麼會在80年代提出“空地一體戰”概念呢?所以啊,在美國空軍天下無敵的前提下,當時世界上真哪家有那本事到美國陸軍頭上扔炸彈。相反,空軍反而痛恨陸軍的野戰防空,原因在於害怕被誤傷,因為野戰防空系統大多要求獨立作戰,基本上是看到頭上有飛機就打,美國空軍當然很煩這種事。(當然反過來,你看近幾年歷史上美國空軍誤傷自己人,地面上的友軍也只能衝著他們揮拳頭吐口水,不能抄起毒刺給他一發)

如果不是美軍從一開始就以防空導彈就是變種高射炮的“法理依據”,把遠程防空導彈,包括戰區反導系統“THAAD”都給攥在了自己的手裡,不然這玩意美國空軍早就來搶了。某種程度上,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愛國者”系統有一回在中東地區誤鎖一架F-16的時候,後者毫不猶豫就發射了一發“哈姆”反輻射導彈,將昂貴的MPQ-53雷達擊毀以自保。

正是因為冷戰後時代,美國陸軍裝備野戰防空系統最可能擊落的飛機可是自家美國空軍的飛機,所以這種東西,陸軍和空軍都不怎麼待見。

從此文看到了美軍亟待提升其自身野戰防空系統的心情

伊拉克戰爭期間,復仇者主要就幹這活

從此文看到了美軍亟待提升其自身野戰防空系統的心情

波音一度提出,把老“小懈樹”導彈拉出來,和“復仇者”的轉塔結合,搞個指令制導的“小懈樹”,性能肯定不錯。

長期以來美軍唯一的野戰防空是“悍馬”車上裝毒刺的“復仇者”,然而在阿富汗、伊拉克戰爭期間,這種車最經常發揮的作用,是用導彈下面的兩挺機槍掃射地面目標,甚至導彈射手抄起M21狙擊步槍把導彈轉塔當“制高點”打狙擊。

反正到了最後,裝甲旅裡面的M6“線衛”(就是在M2步戰導彈位置裝4枚“毒刺”)、步兵旅裡面的“復仇者”、“毒刺”都實際上逐步退役。美國的野戰防空近乎裸奔!

然而時代正在發生變化,一方面,隨著“大疆”這類“低慢小”無人機的出現,美軍碰到了被人“空襲”的尷尬局面;另一方面,美軍的敵人也學乖了,經常用火箭炮、迫擊炮這類可以躲在美軍視線之外曲射攻擊美軍的武器成了他們常用的東西。這其實是恐怖武裝日益正規化的表現,前幾年的路邊炸彈和自爆襲擊不再是他們唯一的作戰方式,他們已經有打炮有準頭的炮手了。

從此文看到了美軍亟待提升其自身野戰防空系統的心情

在伊拉克,陸軍搞了“密集陣”來攔截迫擊炮,效果固然好,但在巴格達,滿天飛的20毫米貧鈾彈搞得整個城市人心惶惶,對於伊拉克老百姓的傷害可比抵抗組織的迫擊炮彈大多了。

這就讓美軍頗為尷尬了,因為面對敵人直射火力的時候,武裝到牙齒的美軍步兵手裡機槍多,無後坐力炮多,美軍的槍法也比恐怖分子好得多。畢竟從小生活在槍械王國的美國人是不是?所以基本上對面開不了幾槍,就會被美軍猛烈的火力所壓制,但如果看不到敵人,豈不是很尷尬。

而且這還只是面對恐怖分子之類“非國家戰爭主體”的對手,要是到了特朗普這幾年所說的“大國競爭”中的戰爭情況下,那美國空軍如今還真是無法保證不被對手的飛機過來轟炸陸軍了。因此美國陸軍因此開始尋求一種新的防禦手段。

但我們都知道,現代的自行高炮這類自帶雷達、光電和先進彈藥的防空系統,價錢可都不便宜,你要性能好的話,這玩意比坦克還貴。

而美國陸軍,其實說到底也就是要個能給自己點心理安慰的防空系統,在IM-SHORAD的招標要求中有一條,說要攔截飛行速度600米/秒的直射彈藥,如反坦克導彈等。

600米/秒,那就是1.8馬赫——你海軍的密集陣用20毫米轉膛炮,在高精度雷達控制下,敢說確保攔截1.8馬赫飛行的反艦導彈不?那你這精度、性能都遠遠不如海軍CIWS的IM-SOARD的M230機關炮(彈道性能猶如尿尿)就能保證攔截?而且還是在背景環境遠比海上覆雜的多的陸地上?

這根本不可能,要是這都可以,幹嘛浪費那麼多國家經費絞盡腦汁去造那複雜的CIWS系統幹嘛?

前面我們也說到了,現在的陸軍所面對的敵人,遠不止是敵人的飛機,事實上現在也很少有人會直接讓飛機到敵人部隊頭上扔炸彈,主要都是用各種防區外打擊武器,滑翔炸彈啊,小巡航導彈啊,撒佈器啊這類的,所以,現代的SHORAD系統,其實主要是對付這些目標,這些目標的飛行軌跡簡單,速度大多數很慢,所以用M230尿尿炮發射的智能榴彈也可以打。

從此文看到了美軍亟待提升其自身野戰防空系統的心情

新的智能炮彈,甚至制導炮彈為美軍提供了新曙光

從此文看到了美軍亟待提升其自身野戰防空系統的心情

軌道ATK公司演示30毫米M230智能炮彈打無人機

事實上在這次SHORAD競標中,波音、通用團隊甚至打算用毫米波制導的“海爾法”導彈去打這類目標,並且演示了用它擊落無人機。這種導彈可能在中標的萊昂納多系統上也會使用,畢竟“海爾法”導彈一枚也就幾萬美元,比大部分防空導彈要便宜。

這就說明,美軍這次要的SHORAD系統,其實主要還真不是對付高機動的飛機目標——當然也並非不能打,“毒刺”對飛機多少也是有點威懾力的——雖然遠不如落選的波音方案選用的AIM-9X導彈。

從此文看到了美軍亟待提升其自身野戰防空系統的心情

M230這樣的“尿尿彈道”也能防空啦!只要有個靠譜的雷達,一切都好說,圖為軌道科學公司開發的試驗樣車

從此文看到了美軍亟待提升其自身野戰防空系統的心情

於是,萊昂納多的IM-SHORAD系統憑藉最低的成本和對“斯特瑞克”底盤最簡單的改造,脫穎而出。

從此文看到了美軍亟待提升其自身野戰防空系統的心情

從此文看到了美軍亟待提升其自身野戰防空系統的心情

未來,與它配置基本相同,使用同樣的MHR雷達和炮塔的防空系統也將裝備給裝甲旅和步兵旅,分別使用M2“佈雷德利”底盤和10噸JLTV底盤。

而這次中標的萊昂納多SHORAD系統的導彈,是“毒刺”和“海爾法”,它用的毒刺是最新改進型,裝了近炸引信,這是為了對付低慢小目標而設計的,因為毒刺的2公斤戰鬥部在打飛機的時候固然可以指望直接命中,但是如果是對非常小的“大疆”這類目標,還是得近炸。

但“毒刺”因為採用的是紅外尋的制導方式,所以無法對紅外信號特徵不強的目標,如迫擊炮彈這類進行攔截。所以這類目標,還是得指望M230機關炮和智能引信彈藥。而打遠距離的無人機這類目標,就是“毫米波指令制導海爾法”導彈的任務了。

從此文看到了美軍亟待提升其自身野戰防空系統的心情

波音和通用聯合開發的SHORAD樣車使用的導彈是“毫米波海爾法”和“先進響尾蛇”,性能比機關炮+海爾法+毒刺的萊昂納多樣車其實要好,但是因為要對“斯特瑞克”的後半部分進行重新設計,最後被認為太複雜而出局。

從此文看到了美軍亟待提升其自身野戰防空系統的心情

韓國的“天馬”彈炮合一系統也來作為參照組參加美軍的競標

總的來說,萊昂納多的這套系統中標,主要是因為簡單,它基本不需要改進“斯特瑞克”戰車底盤,相對而言改裝起來比較簡單。可以說是選擇了所有參選系統中,最簡單,最廉價,最LOW的方案。

所以當然了,這也就是告訴三等人,你們的要求我聽到了,你看滿足了吧?好了吧?

另一方面,恐怕也是給二等人吃定心丸,別怕,飛過陸軍陣地的時候不會有幾枚難纏的“先進響尾蛇”來追你。

從此文看到了美軍亟待提升其自身野戰防空系統的心情

美軍未來的目標SHORAD系統,現在依然是MHTK微型防空導彈

從此文看到了美軍亟待提升其自身野戰防空系統的心情

這種導彈能在陸軍自行研製的通用發射器裡“一坑四彈”的發射,這個發射器也能發射響尾蛇,海爾法,乃至AIM-120等各種美軍常用的導彈,如果帶滿MHTK,足足可以帶64枚,配合上先進的低空雷達,那還真就有點“微型陸軍宙斯盾”的感覺嘍!

從此文看到了美軍亟待提升其自身野戰防空系統的心情

這套系統還能發射以色列“鐵穹”導彈,用來攔截大口徑火箭炮,乃至短程彈道導彈,可以說是美國陸軍未來的希望之星啊!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搞定?

既然這個系統名字叫“過渡”系統,那麼美軍的最終目標又是什麼樣的呢?別說,“目標防空系統”其實現在也是有的,就是MHTK導彈和陸軍通用導彈發射車,這套系統的研製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尤其是MHTK微型防空導彈,看起來還是非常先進的。

只是,這個“目標”到底什麼時候能實現呢?恐怕我們也只有等時間來告訴我們答案了。不過,按照美軍歷史上很多次搞“過渡”系統的前例的話,恐怕至少也得等個十年八年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