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國社科院「與改革開放同行」系列智庫論壇即將開啓

邀 請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智庫建設協調辦公室承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新華網思客協辦的“

與改革開放同行”系列智庫論壇即將推出。

論壇於6月正式啟動,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將圍繞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社會、法律、國際等領域的理論發展、實踐進展、成就與經驗進行研討與分享,展現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展現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國社會科學院40年來與國家發展共同進步的光輝歷程。

重磅!中国社科院“与改革开放同行”系列智库论坛即将开启

第一場將於6月28日上午召開,主題為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體制改革理論與實踐”

致辭嘉賓

重磅!中国社科院“与改革开放同行”系列智库论坛即将开启

謝伏瞻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

出席嘉賓

重磅!中国社科院“与改革开放同行”系列智库论坛即将开启

蔡 昉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

主講嘉賓

重磅!中国社科院“与改革开放同行”系列智库论坛即将开启

張卓元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經濟研究所原所長、原財貿經濟研究所所長

特邀嘉賓

重磅!中国社科院“与改革开放同行”系列智库论坛即将开启

樊 綱

中國改革研究基金會理事長 、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

主 持 人

重磅!中国社科院“与改革开放同行”系列智库论坛即将开启

高培勇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經濟研究所所長

點評嘉賓

重磅!中国社科院“与改革开放同行”系列智库论坛即将开启

汪同三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原所長

重磅!中国社科院“与改革开放同行”系列智库论坛即将开启

裴長洪

中國社會科學院原財貿經濟研究所所長、經濟研究所原所長

活動議程

8:45-9:05 致辭

9:05-10:05 主旨演講

10:05-10:35 嘉賓點評

10:35-10:50 觀眾互動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作為協辦方將全力協助“與改革開放同行”系列論壇活動,其精心籌劃的“改革開放研究叢書”也將亮相本次論壇。

據悉,2016年底,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開始精心籌劃“改革開放研究叢書”,希望以叢書出版為契機,向中國改革開放這一偉大的進程及其所開創的這一偉大時代致敬,對中國改革開放進程進行總結和反思,為改革繼續前行貢獻智慧。

叢書內容涵蓋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五大領域和法治、對外關係、減貧、社會組織發展、科技發展、特區發展等若干專題,以學科研究為基礎,以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科研機構的學者為支撐,以國際視野為導向,全面、系統、專題性展現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發展變化、經驗積累、政策變遷,並輔以多形式宣傳、多介質傳播和多語種呈現。

目前,該叢書已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和2018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

改革開放研究叢書

重磅!中国社科院“与改革开放同行”系列智库论坛即将开启

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

(1978 ~ 2018)

蔡昉 等 著

本書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演進與創新,包括財稅體制改革的基本脈絡、政府職能轉變、金融市場與金融體制改革、產品和資源價格形成機制的根本性轉變;討論了產業、區域和要素市場發育的問題;並從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科技體制改革與生產率發展等視角,向讀者展示了中國發展的包容性和中國的創新發展。

重磅!中国社科院“与改革开放同行”系列智库论坛即将开启

當代中國階級階層變動

(1978 ~ 2018)

李培林 等 著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逐漸進入一個社會轉型時期。隨著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階級階層結構也發生了許多變化。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呈現前所未有的分化趨勢,出現了新的特點。本書探討了改革開放 40 年來中國社會結構和社會階層的變化,及中國民眾的階層意識。

重磅!中国社科院“与改革开放同行”系列智库论坛即将开启

中國對外關係

(1978 ~ 2018)

張蘊嶺 任晶晶 等 著

本書旨在集中回顧、總結改革開放後中國對外關係的發展和經驗,提煉出有中國特色的外交方案,並對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前瞻。內容涉及中國對外關係 40 年總結,並就中國和平發展外交、中國對外經濟關係、中國與國際組織和全球治理、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中國與歐洲國家關係、中國與非洲國家關係、中國與拉美國家關係、中國與中東國家關係、中國與美國關係、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中國與日本的關係等問題進行了比較全面、系統的回顧與研究。

重磅!中国社科院“与改革开放同行”系列智库论坛即将开启

中國經濟特區發展

(1978 ~ 2018)

陶一桃 魯志國 等 著

本書以歷史脈絡為主線,以事實和事件為依據,沿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時間進程,將經濟特區 40 年來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每個發展階段分析論述經濟特區建設相關的經濟、政治、文化、環境、國際合作等方面內容,並著重闡述每個發展階段的歷史背景、狀況與特點、功能與使命、政策與實施、發展與成就、問題與挑戰,以及作為各個歷史階段的理論總結,全面講述中國經濟特區 40 年來的發展故事。

中國減貧與發展(1978 ~ 2018)

吳國寶 等 著

本書全面回顧和分析中國改革開放 40 年來的減貧歷程和取得的成就,系統研究中國減貧的政策和治理體系及其變化,從產業扶貧、財政扶貧、金融扶貧、移民扶貧等角度探討中國扶貧創新經驗,總結富有成效的扶貧做法,為世界扶貧開發進程提供有價值的經驗和方法,並展望中國未來扶貧的方向。

中國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1978 ~ 2018)

潘家華 等 著

本書選擇關鍵領域回顧了改革開放 40 年來中國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的發展歷程和取得的成就,從環境法制、環境政策、環境汙染與控制、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可持續城市化、生態文明建設、可再生能源發展、環境紅線、汙染控制、循環經濟、綠色消費與環境文化、水資源利用與保護等方面探討中國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的經驗,為世界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提供中國方案。

中國的治理變遷(1978 ~ 2018)

俞可平 等 著

本書以黨的治理、根本制度、基層民主、協商民主、政治監督、行政改革、責任政府、公共服務、公共政策和社會治理這 10 個重要政治領域的改革為例,系統地論述了改革開放 40 年來中國在黨的治理、國家治理、社會治理和基層治理等方面的變化與進步。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1978 ~ 2018)

汪海波 著

本書從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市場取向改革的起步、市場取向改革的全面展開、市場取向改革的制度初步建立、市場取向改革的制度完善、以市場取向改革為重點的全面深化改革、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成就及其意義 7 個方面,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 40 年的進程及取得的成就進行了分析論述和經驗總結。對於繼續推進改革,取得改革最終勝利,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交通運輸發展(1978 ~ 2018)

林曉言 劉秀英 著

改革開放 40 年是中國交通大發展和經濟高速發展的 40 年,交通有力地促進並支撐經濟增長。本書詳細介紹了改革開放以來,鐵路(普鐵)、公路、民航、海運、內河水運、管道、高鐵、地鐵、物流、旅遊、煤炭運輸的 40年發展成就。隨著交通技術、互聯網、電子商務的發展,我國交通智能化、綠色科技環保及網絡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即將出版

《中國科技發展與政策》 薛瀾 等 著

《中國文化發展》 胡正榮 等 著

《中國社會組織》 王名 等 著

《中國法治》 李林 等 著

《中國城市治理轉型》 李友梅 等 著

《中國農村教育》 鄔志輝 等 著

《中國財政體制改革》 楊志勇 著

《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史》 嶽清唐 著

《中國金融史》 巫雲仙 著

論壇預告

✎主題:改革開放40年與中國經濟發展

✎時間:7月24日上午9點

✎主講嘉賓

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學部委員 蔡昉(研究員)

✎特邀嘉賓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 林毅夫(教授)

✎點評嘉賓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經濟學部副主任 呂政(研究員)

策劃:柳 楊

審校:柳 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