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是否會是下一個滴滴?

融資最多股東雜亂,各種戰略投資者湧入,都是拿錢談業務融合來的,威馬有本身平衡眾多的股東覬覦嗎?如果搞不好,有可能陷入資本僵局。


在大出行領域,目前當紅造車新勢力非蔚來、小鵬、威馬莫屬。比起前兩者蔚來融資最多,但小鵬乾乾淨淨屬於阿里系,日後會獲得阿里從資金到業務的最好支持;蔚來有李斌這樣一個融資能手,圈內最會做人的CEO,蔚來企業融資也不少,雖然股東雜但卻不亂,礙於朋友面子做財務投資的人比較多。蔚來的特點就是很多股東不會亂摻和,用李斌當初的話講,就是朋友們誰都投點。

根據【大出行】統計,蔚來汽車2015年9月B輪融資獲得5億美元、2016年B+輪融資獲得1億美金、2017年6月獲得B3輪戰略投資6億美金、2017年11月獲得10億萬美金,此外天使輪和A輪所獲得資金都相對較小,不予計算。目前蔚來獲得了大約22億美元投資。小鵬汽車從2015年到今年2月,6次融資總額僅不到8億美金。

威馬是否會是下一個滴滴?

而近日威馬汽車公關總監接受媒體採訪中,證實威馬汽車獲得了超過200億人民幣(超過32億萬美金)融資。

在目前最大的三家造車新勢力企業中,威馬汽車融資是小鵬的4倍,比融資能手李斌多整整1/3。不得不把威馬汽車尊為造車新勢力最大資本贏家。

威馬融資最多但包袱也最大

相比這兩家,威馬雖然拿到的錢多,但很多都是想業務合作的戰略投資人,如百度對威馬的投資,毫無疑問,百度想讓威馬用它的系統,成為它的下游產品製造商。再如做風力發電起家的遠景,想做一張新能源物聯網(也就是充電樁聯網工具),遠景想把未來的新能源物聯網讓威馬成為第一批用戶,從而幫助這個網不斷優化提升。

還有威馬股東名單中的騰訊和紅杉,前者自然是目前大格局的控局企業,騰訊入股公司一般會限制競爭對手加入合作,而同時威馬汽車上也要倒入騰訊的出行工具。不說別的,騰訊必會要求威馬車載導航使用騰訊地圖,同理百度也會提出同樣的要求。夠威馬CEO沈暉喝一壺的。

威馬是否會是下一個滴滴?

紅杉則是一家喜歡在業務上,對投資對象指手畫腳的公司,例如紅杉老闆沈南鵬一手促成了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婚姻,再如紅杉投資餓了麼和達達時,促成了達達和餓了麼“不夠愉快”的合作。紅杉會幫助投資的大出行產業鏈企業與威馬合作,但合作有利,肯定也有弊端。最近紅杉又追加投資了零跑汽車,這家汽車的實體是大華安防,主要核心技術是安防攝像頭和微米波雷達。表面是造整車,實體是將零部件賣給智能整車企業。未來不排除,紅杉會把大華攝像頭裝在威馬上。

不久前,威馬闢謠說,和華為只是合作,沒有融資關係。彷彿間圈內人也把華為騎上威馬當真了。

威馬是否會是下一個滴滴?

可以管窺,未來威馬的一大困境將是攢車,因為它不得不採用股東的各種產品、零部件、技術。造一輛車不是根據車型的需求,在市場選擇最優秀的第三方合作伙伴產品,而是全部使用由利益關係的兄弟單位產品。這樣的造車思路,也是這種資本環境下,造出的尷尬。

和威馬合作均能拔到馬毛?

俗話說的好,樹大招風。【大出行】之前報道過,威馬為買造車資質花了近20億人民幣。據瞭解,這筆錢威馬花的非常冤。

威馬在溫州的造車工廠,本來從去年就開始進行工信部的各種認證,希望通過官方評價順利拿到新能源車製造準生證。但據說做了50多項測評,還差幾項即可順利通關。但突然被停下。

最後威馬只能買下中順汽車的造車指標。還用11.8億買下了大連黃海的標。坊間笑評沈暉幫了地方和虧損企業的大忙,做了一把冤大頭。中順的造車指標在2002年被安徽商人周天寶用1300萬元買下,預估威馬接盤在接近10億,15年增值了100倍。

大連黃海原本只是給威馬代工,做了一臺樣車,但卻順利收了11.8億,堪稱業界最貴的汽車。遙想當年一個仿造寶馬X5的雙環,一個仿造奔馳ML的黃海,雙環被工信部剝奪了造車資質,而大連黃海卻能在最後,把資質賣出個天價。

這其中的奧秘就不得而知了。也許錢太多,被槍打出頭鳥。

滴滴有可能是威馬的前車之鑑

威馬是否會是下一個滴滴?

在大出行領域,滴滴的實力很雄厚,但滴滴的境況也很尷尬,儘管有120億美金現金儲備,但滴滴再融資困難度非常之大。因為滴滴董事會處於騰訊和阿里夾擊中。

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之後,美團CEO王興曾經去拜訪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和阿里巴巴CEO張勇,說美團非常希望可以同時得到騰訊和阿里的支持。馬雲和張勇的態度卻讓王興很吃驚。王興說,阿里巴巴回應稱:“你完全搞錯了,我們認為滴滴合併快的對阿里來說是一個失敗的例子,我們不會讓這種錯誤再次發生。”

不久前,今年4月3日,摩拜被美團收購,從整個操作中,可以看到,騰訊忌諱滴滴收入吃掉摩拜,騰訊牽引下把摩拜給了美團。騰訊也在忌憚滴滴。

這就是現在的滴滴困局?曾經拿得太多,吃得太胖,哪個乾爹的錢都敢要,創業公司在當前巨頭格局、派系下,往往把自己推入一條死衚衕。

威馬也有類似的問題。目前在大叔造車熱潮下,威馬是進度最快,同時也是融資最多的企業,但又一個問題,威馬要的太多,融資股東太多,反而把自己僵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