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用網際網路思路做產品?

互聯網思維的定義一直比較寬泛,每個人給出的概念都不完全相同。總體來說,以web3.0為代表的全新技術和理念,改變了現在生產生活的生態環境,出現了“互聯網+”的新概念,實體和網絡的結合更加緊密,產品的需求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做產品,涉及到的不僅僅是互聯網產品,也有與實體行業結合的產品。無論是哪一種成功的產品,都具有以下特點:

  • 抓住數據的重要性

依靠網絡的便利,產品人的評估不必依賴傳統調研和部分樣本,戰略能精確覆蓋到更廣泛的受眾,大數據的變化可以實時反應用戶的偏好趨勢,為產品調整提供具體方向。

  • 整合核心功能

圍繞用戶最關注的痛點設計產品,儘可能覆蓋用戶面臨的全場景,為用戶提供核心問題的全面解決方案。

  • 簡化流程

這是互聯網新時代產品最重要的競爭力,通過簡化產品和消費者間的流程環節,用最少的步驟和成本完成用戶的目標需求,最終形成資源優勢。

  • 快速響應

依託互聯網的時效性,產品可以根據反饋及時進行迭代調整,與用戶形成更加積極的互動。

我認為,做出成功的互聯網+產品最關鍵的一步,在於籌劃適應互聯網時代的行業解決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是對商業流程進行調整。

在移動互聯網全面鋪開前,儘管行業內上下游已經關聯緊密,但各行業與各行業間仍然相對獨立,處理的業務場景也比較單一。現在的互聯網環境變化劇烈,產品急需解決的問題也發生了變化,如何在移動化的平臺,快速解決碎片化的複雜場景成為難點,也成為互聯網化產品的亮點

目前成果顯著的互聯網2C產品,基本都在這一點上實現了消費者和商家的雙向節流。

以零售為例,接入電商平臺前後,行業的生態流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什麼叫做用互聯網思路做產品?

IT小牛

電商零售產品簡化了製造商與消費者間的關係,充分節省中間環節帶來的成本。

2B產品的互聯網化也實現了類似的轉變。以互聯網+產品票易通為代表的平臺為例,在電子化的財稅解決方案上線前,企業間的溝通環境十分複雜;在引入電子解決方案後,業務雙方的繁瑣操作可以通過平臺簡化溝通環節,降低成本,同時比前互聯網+時代更加準確:

什麼叫做用互聯網思路做產品?

IT小牛

可以說,互聯網浪潮發展到現在,已經為我們提供了許多成功和失敗的典型範例。就如何實現產品思維的互聯網化而言,既有電商、第三方在線支付、生活APP等優秀範本,也有傳統行業在轉向互聯網化時出現的短暫陣痛,比如許多銀行業的在線化產品、醫院機構的線上APP等,覆蓋率就不盡如人意,因為這些產品在開發時進入了一個誤區:只要做出接入互聯網的產品,就可以跟上互聯網化的進程。這是互聯網思維如今被濫用的一大源頭。

互聯網+的真正意義在於,它為各行業提供了全新的整合途徑,為行業建立新生態提供了更高效的技術手段,為產品轉向靈活的輕量化服務提供更多保障。互聯網思維,其實是根據互聯網+的新形勢,提出契合時代浪潮、解決關鍵痛點的行業新方案的思維方式。

一個優秀的產品人,應當能抓住行業發展的關鍵點,時刻保持對用戶需求的敏感度,培養這樣的思考能力,才是保證產品思維不會因為技術和時代的更替而過時的根本。


部分資源來源於網絡,僅供娛樂交流,不以盈利為目的,不構成商業目的使用,相關版權為作者原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