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騰訊、京東 8.63 億美金入股唯品會並達成戰略合作

騰訊、京東 8.63 億美金入股唯品會,在小編看來,騰訊、京東投資唯品會的理由都很簡單,因為有對抗阿里巴巴的需要。

如何評價騰訊、京東 8.63 億美金入股唯品會並達成戰略合作

不久之前,滿大街的公交站臺還貼著唯品會 12·8 週年慶的海報,雖然沒辦法跟天貓雙 11 和京東 618 這樣的大購物節比,但這家 “專門做特賣的網站”,仍然是目前中國電商市場的第三大平臺,擁有上億的用戶。

騰訊的策略是利用微信在移動端的流量和地位,用微信入口的資源不斷的勾引各種中型公司接受自己的投資,然後站隊。而京東在3C等標準品類比較強勢,但是在服裝等非標準品類則屢屢被天貓打壓,甚至到了618大促的時候,天貓稍微施加一些影響,京東服飾類目的商家都會退出京東,因此京東急需找到一個在服飾品類比較有影響力的平臺,唯品會勉強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從唯品會方面看,唯品會管理層一直認為股價被低估。引入騰訊、京東的投資,可以在短期內提振投資者信心,穩定股價。目前唯品會股價8.44美金,PE只有17倍,按照增發的價格,騰訊、京東的入股價格高出了上個交易日收盤價的55%,所以在短期內對公司市值管理是一個利好,每ADS13.08美元,PE能達到27倍,市值超過70億美元。這也算是唯品會管理層對投資者的一個交代。

從公司長遠發展來看,這樣的站隊意義不大。


沈亞內部信透露的增發協議透露,騰訊、京東為唯品會開闢流量入口是合作的重點,也是對唯品會最有吸引力的亮點。雖然對外公開的信息中並沒有涉及到具體的流量扶持力度和期限,但是大致可以估計一下,微信和京東給唯品會提供的流量入口可能會是按照固定期限的免費入口、固定期限的流量折扣,到期之後是否續約還要再談。從增發鎖定期來推測,這個合作的期限大概是2年。

這個合作對唯品會的意義有多大,取決於這部分流量資源的價值。個人看法,這個流量有一定的價值,但意義有限。

如何評價騰訊、京東 8.63 億美金入股唯品會並達成戰略合作

上圖是唯品會近幾年的活躍用戶增長情況,新增用戶正在急劇放緩。新增用戶放緩有兩個可能,一個是潛在用戶規模已觸及天花板,另一個是市場投入費用減少導致新用戶被競品分流。

如何評價騰訊、京東 8.63 億美金入股唯品會並達成戰略合作

上圖是唯品會近幾期財報整理的各項費用佔比,兩張圖對比著看,2Q15和3Q16唯品會的市場費用都在增加,但是相應的活躍用戶卻並沒有增加。這也說明,唯品會用戶增速放緩,並不是因為市場投入降低造成的,更大的可能是,唯品會的品牌特賣模式用戶已接近天花板。

在這種情況下,騰訊、京東的導流,效果很有可能不太理想。

如何評價騰訊、京東 8.63 億美金入股唯品會並達成戰略合作

另外,唯品會的用戶群體為女性用戶,而且是消費能力極強的女性用戶,上圖是唯品會的人均消費金額和訂單量,單季度人均消費金額基本都在600元以上。這樣的高消費能力的女性用戶,京東自己也很缺,怎麼給唯品會導流?照我來看,唯品會導流給京東還差不多。

微信用戶是很龐大,但是入口太多了,畢竟同樣需要微信的女性用戶的,還有蘑菇街。能夠分多少給唯品會,還是個未知數。所以,這次合作對唯品會來說,除了短期拉抬股價意外,意義真心不大。

唯品會的問題在於,新增用戶放緩導致電商業務增長困難,因此推出了物流和金融業務,希望拓展商業邊界。但物流和金融業務又依賴於電商的規模支撐,尤其是物流業務,在規模跟不上的情況下,嚴重拖累利潤表現。從上面的圖中可以看出,唯品會的物流成本佔比仍然在上升。

本來,像唯品會這樣的非標品類,利潤率應該相對比較高,但是Q3唯品會的淨利潤率(NOn-GAAP)才3.6%,連京東都有2.9%,這麼一比,就知道唯品會現在的處境多尷尬了。而騰訊、京東的合作,只能幫助唯品會減少一部分市場費用,並不能直接幫助唯品會降低履約成本。

戰略層面的合作,要麼壯大自己,要麼消滅敵人。唯品會真正的對手,不是京東也不是阿里,而是像美柚、寶寶樹這樣的垂直女性平臺。與其接受騰訊、京東的招安,唯品會還不如想辦法聯手美柚、寶寶樹。

以上只是個人推測,最終結果至少要等到18年Q1的財報出來,才能進一步確認了。


部分資源來源於網絡,僅供娛樂交流,不以盈利為目的,不構成商業目的使用,相關版權為作者原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