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長,你現在就應該知道的高考那些事!

多數初中家長都覺得高考離自己遙不可及,先過中考這一關再說。實際上教育界的高考改革春風已經身不由己撲面而來。

影響最大的是當前這批初中生!!

實際上,一些地方已在先行探索,如浙江,2011年,便已推行“三位一體”招生,將考生高中學業水平成績、綜合素質測試成績和高考成績三者,按一定比例折算成最終成績。雲南、浙江、天津等地也已在高考英語聽力測試時,率先嚐試外語一年多考。

2014年9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意見》規定,2014年在上海市和浙江省啟動了高考綜合改革的試點,2017年將全面推進。

全國各省市的高考改革基本上是從2018年、2019年、2020入學高一的學生開始實施,18、19、20年讀高一的學生正好就是現在初三(部分初四)以下的學生!你現在不關注改革動向,那孩子升高中、考大學就可能多走彎路、冤枉路!

新的高考制度對初中生的影響到底有哪些?(我們以黑龍江為例說明)

改革前:

改革前高考採取文理分科,考試科目一共有四科:語文、數學、外語、理綜(或是文綜);

改革後:改革後高考採取“3+3”的考試模式,即:語文、數學、外語為必考科目,剩下的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政治六科選三科進行考試,取消文理科考試區別;

改革前:九科集中在高二進行一次性考試,考試作為高招畢業和少數高考專業錄取的參考;

改革後: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考科目,合格性考試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組織一次(含補考),為高中畢業的依據;選考科目考試時間為高考結束之後,選三科考試計入高考總成績。

改革前:高考統考時只考一次,成績計入總成績(外語);

改革後:增加聽力考試內容;高中階段會組織考試兩次外語,取成績最高分計入高考總成績(外語);

改革前:記錄學生高三學習成績基本情況,除了自主招生學校審核參考外,無其他用處;

改革後:根據學生三年在校表現記錄成案,內容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成績、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內容,不僅是自主招生要參考《素質評價表》,高考錄取也會參考。

改革前:現行高考方法由於以6門總分錄取,理工類考語文、英語、數學和理綜,文史類考語文、英語、數學和文綜。分數分別是語文150、數學150、英語150、文綜或者理綜300,總分750分。即使你某一門科目跛腿,基本影響還不大,因為可以通過文綜或者理綜來彌補。

改革後:改革後的分類,3(語、數、外)+3(理化生和政史地選三科)模式。分數分別是語文150、數學150、英語150、組合210分(3門課每門各70分),總分660分。語數英三門主課分值比重大,是一點都不能跛腿,這要求我們孩子從初中就要抓好語數英三門課的學習。

改革前:各類加分項目繁雜,奧數、全國競賽等等比賽加分多,文體藝術特長也有不少加分項。為了在高考中佔領又是,不少家長小學開始變培養孩子的各種特長!

改革後:取消體育特長生加分項目;取消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加分項目;取消科技類競賽加分項目;取消省級優秀學生加分項目;在高中階段獲得省級優秀學生稱號的考生,不再具備高考加分資格;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蹟加分項目。

改革前:大家根據文理科的選擇,都在一個班級上課,有固定的教室、教師、同學。

改革後:3+3和學業水平考試這兩項,反映在教學中:由於大部分學生選考的科目組合不同,所以學校不再也無法安排在統一的班級上課,理論上改為走班制,就是每個學生根據自己選考的科目選擇自己的課表,然後每天按照自己的課表找對應的老師去上課。理論上不存在同班同學和班主任。

由原先的跟班制改為走班制,要求學校具有更高的管理能力和師資能力。根據現在各學校的具體情況看,估計很難實現真正的走班制,最多做到半走班制。不管如何,改革後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孩子將會佔據更大的優勢。要求我們的孩子從初中開始養成好的的學習慣和培養自己自主的學習能力。

此外,之前擇區、擇校最主要的是獲得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之後擇班的重要性會被進一步強化。

說到底,高考改革變化多,孩子和家長一定要早早了解各省市的政策變化及新政施行時間,做好自己今後的規劃!

初中攻略

1)英語必須過硬,因為如果英語學得比較好,在高二甚至高一就可以結束英語的考試,從而把更多時間放在其它學科的準備上。

2)物理必須咬定青山不放鬆,不能因為難而放棄,因為最終目的在高考,不是高中畢業。你可以選擇比較輕鬆的學科學習,但多數大學不招你豈不因小失大?

從目前數據看,物理還沒有引起考生的足夠重視,但已經引起高中、高校的集體重視。高中生若想進入國內頂尖高校,物理將是繞不開的一門學科。物理是孩子綜合能力的“試金石”。因為大學絕大多數專業都需要物理成績,如果你選擇了物理,那麼你可能報考90%左右的專業;如果你選擇了化學,那麼你可能報考80%左右的專業;而選擇其他科目的話,基本可以選擇60-70%左右的專業。而有些名校的部分專業甚至需要物理和化學兩門課的成績。前車之鑑,下圖是某省高考科目組合的統計數據

初中家長,你現在就應該知道的高考那些事!

這“6選3”直接決定了孩子考後如何選報專業!因為不同的專業要求的選考科目不一樣!“6選3”總共有35種組合

初中家長,你現在就應該知道的高考那些事!

2017年在上海、浙江招生的1400多所高校中,有70%的高校對選考科目有要求。其中浙江高校要求選考的科目比例如下:

初中家長,你現在就應該知道的高考那些事!

不難看出,排在第一名的是——物理!接下來再看看兩所著名大學公佈的2017年浙江高考招生選考科目要求:

初中家長,你現在就應該知道的高考那些事!

初中家長,你現在就應該知道的高考那些事!

不難看出,排在第一名的是——物理!

3)數學有機會能夠挑戰且突破自己的極限為好,但應抱著從興趣出發,培養興趣,而少些加分的功利心態,目的是有機會參加大學的自主招生或者學科特長計劃,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要實現了呢!

4)語文閱讀量要超標,原由很簡單,從心理學角度講,人是用語言思維的動物,語言越清晰,思維就越清晰;而且喜愛閱讀的人,在分析問題、陳述問題和學習知識的時候,往往比從不讀書的人快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