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香味熟茶形成的三個必要條件,缺一難成

由於普洱生茶變現較快、投入成本小、市場熱度高、價格高利潤大、加上山頭、古樹的追捧獨特的口感風味,都讓太多的人趨之若鶩。然而好的原料大多廠家商家不願或不敢冒風險渥堆發酵。導致如今市場好的生普好找,好的熟普難尋。

由於人工渥堆發酵,初衷是為了加速快熟陳化、滿足市場喝茶人口感需要,以期接近或達到老茶的效應,但畢竟生普傳統自然陳化後熟,和渥堆發酵加速熟化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兩極,結果造成很多人認為熟普恰恰因此減少了普洱茶的豐富層次性口感變化,未來轉化的空間相對較小,只有“紅濃醇順滑甘”。

棗香味熟茶形成的三個必要條件,缺一難成

其實,好熟普不是你認為的一杯“黑醬油色”和“堆味”,熟普也是隨著時間的變化,“陳香”會顯現不同。

剛出產的普洱茶“陳香”低淡多帶“水味”,這是“渥堆發酵”後普洱熟茶香氣的正常表現。

此時,高嫩度茶品,常出現令人愉悅的“奶酪香”;二、三級原料發酵的普洱茶常出現“參香”、“果香”;四、五級原料發酵的普洱茶常出現“豆香”。隨著乾燥儲存時間延長,香氣逐漸醇和,“水味”漸次減退,“陳香”凸顯;七到九級是最容易發出棗香,十級外料易出木香...

出產半年左右的普洱熟茶,“水氣”基本消失,“陳香”凸顯漸佔主導香型。此時,香氣類型因原料差異和儲存環境的變化而複雜多樣,主要有“棗香”“參香”“果”“桂圓香”“檳榔香”等。

一年以上的普洱熟茶,陳香濃郁,香氣漸趨純正。受不同儲存環境影響,香氣類型複雜,常見的有“樟香”、“桂香”、“棗香”等。

棗香味熟茶形成的三個必要條件,缺一難成

小小發酵師說過,棗香熟茶是可遇而不可求,棗香形成很看重原料、工藝和陳化。

原料上:上面說過7-9級是最容易發出棗香,7-9級料內含物以纖維素為主,但還是有一定的內含物,且具備一定嫩度。纖維素含量豐富的原料在渥堆發酵中更容易出香甜,從而容易發酵出棗香。

工藝上:輕發酵是不可能出棗香的,重發酵也不能,只有適度偏輕一點成熟度才可以。因為輕發酵香氣提不上來,重發酵焦味會掩蓋本有的棗香。棗香是一種比較純正單一的香氣,最好是比較充分但又不過頭的成熟度為佳,但這對堆子溫度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棗香的激發需要較高的堆溫,裡層溫度在二翻以後要達到60℃以上,否則香氣出不來。

陳化上:當上述兩個條件都滿足了,後期陳化中,良好的陳化環境是棗香形成最重要條件。

ps:熟普棗香香氣參照物

棗香味熟茶形成的三個必要條件,缺一難成

當然,我們這裡要意識到:棗香的熟茶是好熟茶,但不能單純依據棗香來判定熟茶的好壞。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棗香味(小皮就不太喜歡),有人愛生茶,有人愛熟茶,有人愛輕發酵,有人愛布朗味,這裡說的棗香是讓大家知道和了解。當喝茶時,我們只需要遵循自己的喜好去選擇茶葉就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