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新茶收藏如此受民間投資者的青睞 ?

回顧過去幾十年的普洱茶存放歷程我們會驚訝地發現在 2000 年以前,普洱新茶的存放僅侷限於香港的一些老字號茶商或者舊式茶樓,極少民間個人參與收藏,因那時候的普洱茶消費市場空間極小,僅侷限香港和東南亞國家的華人社區,普洱茶品飲消費和其他類茶一樣,僅僅是一種飲品,並未上升到收藏領域。但 20 世紀 90 年代初由臺灣地區引發的到香港大量購買普洱老茶的風潮改變了這種現狀,隨著臺灣市場挖掘出普洱“越陳越香”的核心價值觀後,引發出一場普洱茶文化的大碰撞,並誕生了一本普洱茶發展歷程中最重要的書《普洱茶》。普洱茶便一改過往被邊緣化的茶飲品,上升到“越陳越香”有變化和生命力,既能品飲又能收藏的藝術品。隨之而來的是民間收藏普洱茶的熱潮。

必須指出的是,普洱收藏熱潮是由老向新慢慢延伸的,最初是對老茶的收藏,隨著老茶價格不斷攀升,收藏眼光開始向新茶聚焦。20世紀90年代末,普洱新茶的存放一改過往由傳統茶商存放的狀況,開始進入民間收藏領域。剛開始相對專業茶商的存放,民間存放新茶比例很小。隨著普洱茶存放技術的成熟和推廣,以及大陸市場的不斷拓展,普洱茶收藏越來越普及,民間藏茶尤其是藏新茶之風越來越濃,並逐漸佔據普洱收藏的主導。

為何新茶收藏如此受民間投資者的青睞 ?

個人總結下主要有如下幾個因素:

1、新茶的供給更充分,參與性更強。雲南普洱茶原料產區地緣廣闊、產量巨大,以及不斷新增的普洱茶投資資金集中在新茶生產加工領域,大量新茶加工茶廠的建立,使得新茶供應更為充分。

2、普洱營銷力量大都集中在新茶端也就是廠家銷售領域。較低的新茶生產門檻造

成絕大多數普洱茶投資企業都選擇“收購原料,加工新茶,然後進行市場推廣”這種模式,使得新茶的消費引導一端更為活躍。

3、新茶的用料不斷銳意進取。隨著市場對古樹茶,名山純料茶的熱衷,新茶的製作朝著更加精良,用料成本更為加大的方向發展。這都有別過去幾十年普洱茶按照傳統拼配加工方式的做法。更為注重用料的新茶因其口感體驗更為出色,比傳統做法的產品更容易適合市場品飲消費特點,越來越受到普洱收藏愛好者的青睞。

為何新茶收藏如此受民間投資者的青睞 ?

4、老茶換手率高,中間環節多,成本不斷疊加,且倉儲狀況複雜,投資收藏需要

的技術含量更高。而新茶貌似剛從廠家出來,上述投資老茶麵臨的問題都不存在,有點類似原始股一般,給普洱茶收藏者尤其是初入行的新人安全度感覺更高一點。

如果說普洱新茶的推導力量主要集中在廠家、代理等經銷商團隊,那麼舊茶的推導力量就主要集中在市場,用料的優劣、陳化的效果都在市場中不斷被洗禮,來自四面八方的評價和口碑是舊茶推導力量的主要來源。站在普洱茶“越陳越香”的核心價值基礎上,陳化後的效果才最有說服力。

所以就我看來,雖然大多數初入門的普洱愛好者基於自身能力亦步亦趨和擔心風險,選擇從新茶入手投資普洱茶,但其實現階段普洱新茶投資的風險相對舊茶更大,難度更高,一招不慎,就掉進一個大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