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生豬期貨即將上市前—復盤生豬傳統流通現狀和網上交易嘗試

關於生豬期貨,大連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大商所”)自2001年起就開始了生豬期貨的研發工作,並組織有關研究人員赴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繫統學習生豬期貨與相關制度;從2005年起開始進行了多輪次的大規模市場調研,卻依然受限於生豬產業規模化程度低、活體交割不可控等因素;直至2018年2月6日,中國證監會正式批覆大商所的生豬期貨立項申請,生豬期貨上市開啟了加速通道。目前大商所已經研究制定了《大連商品交易所生豬交割質量標準(徵求意見稿)》、《生豬交割庫(車板、廠庫)申請企業要求》和《生豬期貨模擬交割方案》等內部討論資料,並啟動了生豬交割庫的申報、篩選工作,逐步落實交易和交割中的細節,預計今年年內有望迎來生豬期貨上市。

期貨交易是一種降本增效的高級交易方式,理論上,它的形成經歷了從現貨交易到遠期交易,最後到期貨交易的發展演變過程,是在貿易過程中不斷追求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與風險的結果。在生豬期貨即將上市前夕,我們有必要對現有的生豬傳統流通和網上交易進行梳理。

一、生豬傳統流通現狀

(一)流通模式

目前生豬傳統流通主要包括以上三種模式,第一種規模豬場和屠宰場直供模式,是自營為主的屠宰場通過生豬主產區的豬經紀中介,向豬場採購生豬,或者直接與規模豬場建立直接的購銷關係,省去了豬貿易商的中間環節;這樣可以換取更多的價差優勢,但是同時增加了運輸風險,而且需要變宰後結算為出欄時的現款現貨實時結算,或者由豬場承受屠宰場賬期的壓力。第二種豬貿易商模式,是豬貿易商通過區域豬經紀中介向豬場採購生豬,或者直接對接規模豬場進行採購,然後銷售給屠宰場或者豬肉貿易商,通過賺取生豬收購和銷售的價差盈利;第三種豬貿易商加批發市場模式,是豬貿易商通過區域豬經紀中介向豬場採購生豬,或者直接對接規模豬場進行採購,然後銷售給生豬批發市場的豬檔口商,再由豬檔口商將生豬分批銷售給豬肉貿易商,豬肉貿易商把採購的生豬運輸至屠宰場代宰。

第一種規模豬場和屠宰場直供模式,對應少數自營屠宰場和大型豬肉貿易商,是生豬流通行業發展的趨勢,但是目前佔比相對較小;第二種豬貿易商模式和第三種豬貿易商加批發市場模式是當前生豬流通的主要模式,前者對應大多數自營屠宰場和大型豬肉貿易商,後者對應中小型屠宰場、豬肉貿易商。

(二)參與主體

1、豬場

豬場是生豬流通鏈條中的生產供給者,一般將年出欄商品肉豬大於500頭的豬場劃為規模豬場,其中年出欄10000頭以上商品肉豬的為大型規模化豬場,年出欄3000—5000頭商品肉豬的為中型規模化豬場,年出欄3 000頭以下的為小型規模化豬場。根據商品肉豬的育肥養殖方式,可分為自繁自養場和公司+農戶兩種類別。受限於人員不足、渠道有限、運輸條件和結算習慣的影響,大部分豬場都習慣於接受豬貿易商上門採購,隨行就市,現款現貨,少部分中大型豬場會選擇對接屠宰場、豬肉貿易商,或者自建豬肉終端銷售渠道,但是佔比依然很小。

2、豬經紀

豬經紀一般由小型個體豬貿易商轉型而來,或者是生豬養殖合作社、協會的活躍人員,服務的豬場多為散養戶或小型規模豬場;他們熟知當地的生豬養殖和出欄情況,掌握大量的豬貿易商或屠宰場採購人員的信息,在生豬銷售過程中充當中介角色,其通過撮合養豬場與生豬收購方的交易,按照豬頭數賺取固定中介費,中介費一般為5-10元/頭左右。

3、豬貿易商

豬貿易商俗稱豬販子,是生豬流通中最重要的主體,大部分直接對接生豬批發市場、屠宰場和豬肉貿易商,以賺取生豬收購和銷售的差價盈利。實力較小的豬貿易商一般在周邊200公里以內跨區調運,多數自身就承擔了豬經紀的角色;實力較大的豬貿易商從事跨省調運較多,需要與豬經紀合作擴充豬源,價差允許的情況下,調運範圍可以超過1000公里。豬貿易商需要精通市場信息、生豬品控和運輸管理。豬貿易商在收購生豬時需要對生豬品質進行精確的評估,與豬場進行現款現貨實時結算,同時接受屠宰根據出肉率和胴體等級等指標結算,需要一週左右的賬期。同時也需要承擔生豬價格波動的風險、生豬運輸中掉膘、死亡和交通事故的風險。

4、豬運輸車

生豬運輸車大多歸獨立第三方所有,為豬貿易商提供生豬運輸服務,根據車輛裝豬數量和距離收取固定費用;一些豬貿易商或屠宰場也會自購生豬運輸車,但是調運範圍較宰且成本較高。運輸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的氣溫和距離,定期給豬進行沖水。生豬運輸除了面臨常規的交通風險,還會出現生豬掉膘損耗、死亡的損失,一般由生豬所有方承擔。目前,我國生豬運輸車大多比較簡陋,一般分為6.2米兩層運豬車和9.6米三層運豬車,可分別裝運100頭和150頭左右。

5、生豬批發市場

生豬批發市場多設立在生豬主要消費區域,滿足周邊地區豬肉需求。豬貿易商將生豬調運至生豬批發市場,租賃市場檔口進行銷售,或者銷售給市場檔口商;周邊屠宰場、豬肉貿易商到市場挑選合適的生豬,逐頭分級結算。生豬批發市場進場需要抽檢,出場需要開具到目的地的檢疫票。成交量較大的生豬批發市場如:廣州嘉禾生豬批發市場、惠州淡水生豬批發市場等,每天交易成交的價格變化,在區域市場具有一定的風向標作用。

6、屠宰場

生豬屠宰場按經營方式分為代宰和自營兩種,代宰一般收取40-80元/頭的代宰費用,不同地區差異較大。自營屠宰場大部分生豬都來源於豬貿易商,一般事先約定一個價格水平,然後根據出肉率和胴體等級等指標進行具體結算,結算週期一般為一週左右。屠宰後的豬肉一是以白條肉的形式批發給豬肉銷售商,二是通過自建終端渠道銷售,三是生產成凍肉進行儲存以待銷售,四是進行深加工以豬肉風味產品銷售。屠宰場,尤其是自營屠宰場,因為規模較大和靠近終端等優勢,在生豬流通過程中佔有相對較大的議價優勢。

二、生豬網上交易嘗試

(一)生豬訂單交易

除了傳統的生豬貿易,我們能不能把規模豬場和屠宰場的生豬購銷轉移到網上,在仔豬剛出生的時候就先賣豬再養豬,實現相對標準化的中遠期訂單交易?早在2009年,御邦農交所等平臺就進行了這方面的業務嘗試。

1、業務模式

御邦農交所中遠期訂單交易是在現時簽定未來進行生豬交割的合同,在合同到期後必須以生豬交割的形式履約,以保證金的形式保證合同的履行,在交收前可以進行合同轉讓。交易單位為1噸/批(約10頭豬),最小交割單位為10批,合約最長期限不超過6個月,初始履約保證金20%,到期可採用滾動交割、集中交割和協議交割的方式進行交割。

2、質量標準

品種為良雜活大豬(外三元),體重為100公斤/頭,最大溢短±10%;生豬活體膘厚≤2.5釐米(通過超聲波測膘儀測量生豬第六、七肋骨間平行至第六胸椎的皮下脂肪的垂直厚度),檢疫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並取得相關證明。品級升貼水:2.5 釐米<背膘厚≤3.0 釐米,貼水400元/噸;地區升貼水舉例:基準交割倉庫設在長沙某生豬養殖場,廣州某非基準交割倉庫升水1000元/噸、北京某非基準交割倉庫升水350元/噸、哈爾濱某非基準交割倉庫貼水700元/噸。

3、發展情況

除總部長沙外,分別設立了廣州、北京、哈爾濱三個分市場,重點對接華南產銷區和東北-環渤海產銷區。通過生豬行情信息、區域推介會、調研開發等方式,吸引了較大的行業關注度,陸續有近千家豬場、豬貿易商、屠宰場和豬肉貿易商嘗試參與了交易和交割,但最後沒有發展起來,到2012年6月以後逐漸停止了相關業務。

4、要點總結

(1)沒有樹立核心樣板

生豬訂單交易模式本身是受行業歡迎的,前期積極參與的主要是中小規模豬場參與,沒有樹立規模在行業前20的養殖企業和屠宰企業的合作樣板,中大型規模豬場參與度過小,導致交易體量偏小,參與活躍度較低,良性增長受限。

(2)沒有破解交割難題

生豬交割的定量指標只有體重和背膘厚,沒有對控食、挑豬、運輸、損耗比例、運輸死亡率等重要影響指標進行有效把控,導致交割品質不穩定,隨意性較大;交割倉庫的數量較少、地區升貼水的調整不及時,使價格有效性降低,交割意願減少;交易交割的結算要求,對於豬場的現款現貨和屠宰場的宰後定價也是一個較大的挑戰。

(3)沒有抓住關鍵資源

交易活躍的關鍵,是有足夠多的買方和賣方參與。沒有在行情處於買方市場時,聚焦抓住大量的賣方資源;行情處於賣方市場時,順勢聚集買方資源。平臺積聚兩方資源都不足時,就無法形成撮合優勢,陷入惡性循環。

(二)生豬B2B電商

生豬訂單交易的試驗折戟沉沙,生豬還有沒有希望上網交易,生豬B2B電商模式是否可以落地?2015年,大北農集團子公司農信互聯運營的國家級重慶(榮昌)生豬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國家生豬市場),借力互聯網推出了生豬B2B電商平臺。國家生豬市場以豬交所為線上平臺,以生豬調出/入大縣的國家生豬市場縣級區域市場為線下平臺,實現生豬活體線上交易+線下交割。目前上市交易的有外三元、內三元、土雜豬等三個大類的商品豬、仔豬及種豬。

1、生豬掛牌交易

掛牌交易模式門檻要求較低,主要服務對象是中小規模場、貿易商,用戶只要經過個人實名認證即可進行交易;掛牌交易模式下由養殖戶根據系統提示自主填報生豬的品種、數量、均重、掛牌價等參數,國家生豬市場實時顯示,買家、賣家自由撮合交易。同時,各區域市場設有專門的工作人員,進行交易人工撮合和交割服務。

2、生豬競價交易

競價交易模式對賣家門檻要求較高,主要服務對象是中大型規模場、貿易商、屠宰企業,訂單的形成通過競價而來,同時因為有審核,以及必須採用保證金進行交易,因此平臺對買賣家的約束力較強。競價交易模式是國家生豬市場發展的重點。競價時間為每天上午09:00-10:00,只能競價第二天要交割的生豬。

3、配套服務

為養殖企業提供智慧管理服務為入口培養流量,以“行情寶”、收豬工具、農信商城完善業務體驗,通過“農信貸”“農富寶”“農付通”“農信險”這些滿足養殖戶交付、支付、結算、徵信、理財、保險等全面的金融需求,形成閉環。

4、要點總結

依託大北農強大的行業資源,國家生豬市場在信息服務、交易服務和綜合配套服務方面已經基本完成了佈局,建立了一套相對符合生豬現貨市場的體系。目前階段,主要通過精準的人工撮合,滿足交易過程中的非標需求。成敗的關鍵在於,是否能夠培養形成持續的使用習慣,產生不可替代的價值。

生豬網上交易的探索還有如從養豬SaaS切入的“豬之寶”、新希望六和旗下的聚寶豬生豬交易平臺(原豬易淘)。

三、對生豬期貨上市的期望

生豬市場規模化進程在加速提高,產業基礎條件逐步完善,生豬期貨終於邁入了上市倒計時,那麼生豬期貨上市能給生豬產業鏈主體帶來哪些期望?

(一)發現價格,引導生產

在公開、公平、高效、競爭的生豬期貨市場中,通過生豬產業鏈主體及非產業投資者交易形成的期貨價格,具有真實性、預期性、連續性和權威性的特點,能夠比較真實地反映出生豬價格的變動趨勢。生豬期貨價格到交收月份和生豬現貨價格走向一致並逐漸趨合,生豬期貨價格是眾多買賣雙方對未來生豬現貨價格的合理預期。這一關係使得生豬產業鏈主體及非產業投資者等都可以利用生豬期貨價格來衡量相關現貨商品的近遠期價格發展趨勢,制定各自的經營決策。

(二)套期保值,規避風險

套期保值是買進或賣出與生豬現貨市場交易數量相當但交易方向相反的生豬期貨合約,以期在未來某一時間通過賣出或買進相同的生豬期貨合約對沖平倉,結清期貨交易帶來的盈利或虧損,以此來補償或抵消現貨市場價格變動所帶來的實際價格風險或利益,使生豬產業鏈主體的經濟收益穩定在一定的水平上。

簡單來說,生豬養殖場持有現貨多頭頭寸,擔心未來市場價格下跌而導致收益下降,可賣出生豬期貨合約進行套期保值操作。生豬屠宰與加工企業擔心生豬價格上漲,可採取買入套期保值策略鎖定現貨價格。飼料加工企業可以利用生豬期貨來進行跨品種套利,規避飼料價格風險,即在買入(賣出)一定數量的玉米合約的同時,賣出(買入)與玉米合約交割數量相同、月份相同、價值相當的生豬期貨合約。通過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可以為生豬產業鏈主體在行情週期變化中提供規避風險的渠道。

(三)基差定價,產銷直供

生豬期貨基差交易模式有兩種,一是利用基差(生豬期貨和生豬現貨之間差價)不斷擴大和縮小所產生的波動進行的套利交易;二是將基差定價應用於生豬流通貿易,尤其是規模豬場與屠宰場直供模式,買賣雙方可以將生豬貿易的最關鍵因素“成交價格”拆分為兩塊,一塊是由指定月份的生豬期貨價格產生的基準價,一塊是通過雙方協商形成的升貼水價格,升貼水價格包括地區差價及運費等。通過基差定價,規模豬場與屠宰場之間最難平衡的“價格”因素,就可以由生豬期貨價格+升貼水確定,在雙方博弈中還可以變換買方點價和賣方點價模式,利於雙方建立長期穩定的供銷貿易關係。

(四)倉單融資,擴展渠道

生豬產業鏈主體,尤其是生豬養殖企業,具有典型的資金密集型特性。而生豬作為養殖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在傳統情況下卻很難作為質押資產獲得融資。生豬期貨上市以後,不管是生豬交割倉庫的自有倉單,還是由期貨交割所得的倉單,都可以向銀行申請倉單質押融資,銀行基於一定質押率向企業發放信貸資金,用於滿足短期流動資金需求,或用於滿足交割標準倉單的資金需求。標準倉單質押融資業務,可以有效解決倉單所有方生豬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也可以幫助倉單採購方獲得資金支持,在期貨價格較低時完成原料採購,從而鎖定價格、降低成本。

後記:即將到來的生豬期貨上市對於生豬產業鏈主體來說,無疑是值得歡欣鼓舞的大事件,而生豬期貨能否在產融結合的道路上真正凸顯其價值,還要取決於:一方面生豬期貨合約的設計、交割倉庫和升貼水等交割配套體系的確定及完善,能否能根植並服務於生豬實際產業情況;另一方面生豬產業鏈主體,能否獲得生豬期貨的正確認知、明確內部專業組織架構、建立扁平高效的決策風控體系,因地制宜,合理有度地運用生豬期貨市場工具,促進企業健康長效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