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的新業態Le Marche號稱智慧門店,它的未來還任重道遠!

家樂福的新業態Le Marche號稱智慧門店,它的未來還任重道遠!

(一)

有智慧要上,沒有智慧創造智慧也要上——現在再開店,你如果不說自己智慧一點兒,都不好意思開門接客。

在雙方宣佈要進行戰略合作4個月後,5月20日,家樂福在中國市場的全新業態 “Le Marche”上海天山店正式開業,這家4000餘平米的小型賣場是家樂福全球首家落地的主打餐飲、生鮮、進口商品、自有品牌的新業態,也是騰訊攜手其打造的首家智慧門店。

所謂智慧門店,即在這個門店中,騰訊的小程序、微信支付、騰訊優圖、社交廣告、騰訊視頻IP等工具和產品,提供了人臉識別付款、小程序掃碼購、IP互動引流等全鏈路商業服務。

呃,這麼理論化大家是不是有點看不明白?《靈獸》直白地羅列一下這些智慧的“結晶”吧:

掃碼購:據說這是騰訊的神秘“武器”,率先落地了家樂福新店,整合了小程序與微信支付,顧客買一件掃一件,決定好所有購買的物品後,一鍵微信支付,可避免排隊結賬,對門店而言提高了交易效率。

人臉支付:消費者可以通過“刷臉”完成會員註冊與綁定、結賬免密支付。這是騰訊優圖整合了人臉識別、會員認證、免密支付等技術的產品。通過與微信支付、小程序、社交廣告結合,還可幫助快速完成會員招募與沉澱,有針對性地優化消費體驗。

IP合作:家樂福在Le Marche融入了騰訊IP綜藝《創造101》以及《斗羅大陸》等動漫IP,並將《拜託了冰箱4》與門店的餐飲、生鮮等新業態融合。

對家樂福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但於行業而言,這些技術或是體驗,消費者早已司空見慣——借用某口香糖的一句廣告語可以更形象地描述:你的智慧門店。不,是你的智慧門店!

家樂福的新業態Le Marche號稱智慧門店,它的未來還任重道遠!

(二)

自線上巨頭突然轉向,將目光投向線下流量以來,阿里、騰訊和京東都紛紛斥巨資在線下零售這一領域裡恣意“折騰”,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這場爭奪站逐步演變成為阿里與騰訊之間的對手戲,不少實體零售企業尤其是頭部企業,已經基本“站隊”完畢。一時間,新零售、無界零售、智慧零售,由這些互聯網企業拋出的概念也滿天飛舞,應接不暇。

馬雲提出新零售較早,盒馬鮮生這樣的新業態成為新零售的代表企業, IP已足夠強大。去年阿里還通過收購大潤發的股權,開始全面主導其線下門店的業務改造。

騰訊方面也在加速其線下零售渠道業務滲透速度。家樂福與騰訊此前已經基於微信開展了一系列合——通過朋友圈廣告、會員小程序、卡券、公眾號幫助家樂福重建會員體系。根據《靈獸》瞭解到的信息,通過朋友圈廣告的精準推送,家樂福線上廣告的互動點擊率達到17.1%,比行業均值高出近11倍。同時,掃碼一鍵開通會員的轉化率達到了90%,3個月內積累了250萬會員。而通過會員數據分析,在奶粉活動期間精準推送10萬名媽媽會員,促使34%的會員來店消費。

家樂福中國區副總裁餘瑩也透露稱,家樂福的門店會設前置倉,方便O2O業務1小時達。有的門店一天最高已達2000單。

家樂福的新業態Le Marche號稱智慧門店,它的未來還任重道遠!

騰訊的另一合作伙伴步步高也藉助騰訊的入口、數據、流量優勢,推出了集掃碼購、微信支付、會員卡、優惠券等功能於一身的智慧零售旗艦店“步步高better購梅溪店”,利用微信支付和小程序實現了門店體驗和客戶行為的數字化,收銀效率快速提升60%。

上線1個月,步步高智慧零售旗艦店通過門店小程序新增數字化會員5萬,門店微信支付單日最高佔比62%。每日到店客流中平均有36%成為步步高的新會員,42%屬於純新增用戶,新會員的轉化率達到了以往的10倍。

數據看起來都非常漂亮。不過,至少有兩點值得實體零售企業思考:一是,這樣的改變是否只是短期現象,未來能否可持續,仍然還需長期的市場檢驗;二是,如何讓只借力線上數據或業務工具的實體零售企業真正完成互聯網化,從而將線上的基因融入線下業務的每一個鏈條或者說思維邏輯中?

這是涉及到實體商業創新是否真正發生質變的兩個根本問題,其他的一切都是表象。

家樂福的新業態Le Marche號稱智慧門店,它的未來還任重道遠!

(三)

家樂福中國區總裁唐嘉年告訴《靈獸》,家樂福和騰訊在宣佈合作後商討了7方面的合作:一是數據,即如何整合家樂福線下的3000萬會員;二是如何將騰訊的流量導入家樂福線下門店;三是微信支付;四是金融,包括分期貸款、消費貸等,與微眾銀行合作;五就是Le Marche,合作新的業態;六是黑科技,如人臉支付等;七是與騰訊雲的合作。

按家樂福的說法,Le Marche對商品質量和品類進行了全面優化,以精緻化和差異化為主,如食品類佔比78%,進口食品佔比17%,並在門店內闢出300平米的區域單獨呈現。同時,個人護理、美妝等商品比重加大,日韓商品及進口網紅商品甚至佔到了一排貨架。

家樂福的新業態Le Marche號稱智慧門店,它的未來還任重道遠!

為了加大差異化,家樂福在這家新店中也加大了自有品牌商品的佔比,從飲料、酒類到巧克力、餅乾、罐頭、果醬等,共計有1000餘種,性價比更高。

但《靈獸》也看到,4000平米的賣場裡彙集了一共2.5萬個SKU,從這個角度看,家樂福只是把此前的賣場面積縮小了,並未減少單品數量——做了面積上的減法,但在商品數量上仍然在做加法,這種做法不能不讓人稍有詫異:消費者真的需要25000個之多的商品嗎?4000平米的賣場需要如此海量的SKU嗎?

超市+餐飲這種怪異的組合在中國零售業大行其道了兩三年後,家樂福終於也“光榮”地成了其中的一員。

Le Marche上海天山店正式開業,其中引入也700多平米的餐飲區域——據說,每個檔口都是家樂福自營。不過,除了海鮮、燒烤、私房菜等檔口,楊國福麻辣燙、蔬留香、羅罐中……這樣的快餐類品牌,家樂福究竟怎麼自營?

好在,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超市+餐飲已成為商超業態基本標配,消費者已經開始審美疲勞,家樂福為何仍然要姍姍來遲地選擇跟風?

(四)

1月23日,家樂福發佈公告稱,家樂福與騰訊就在中國展開戰略業務合作簽署初步協議,騰訊與永輝可能投資家樂福中國。截至目前,業務層面的合作已經展開,比如智慧門店就是一例,但三方尚未就股權合作發佈進一步的消息。

僅僅是技術層面或工具運用層面的合作,當然會有一些不一樣的變化,但這顯然很難從根本上改變家樂福在中國市場的處境。《靈獸》此前曾指出,這才是問題的核心。

因為,早在2012年,家樂福中國業績和利潤,開始進入到雙下滑的階段。到了2016年,家樂福的單店業績從2009年的2.35億元滑落至2016年的1.58億元。

2016年家樂福盈利大幅下降。家樂福在亞洲市場銷售額下降3.8%,運營利潤虧損了5800萬歐元,而上一年為盈利1300萬歐元。家樂福在中國大陸的同店銷售額下降了7.6%。

根據家樂福集團發佈的2017年業績數據,其銷售額達788億歐元,較上一年同比上升1.6%。其中大中華區業務延續穩重向好態勢,2017年利潤增加近5億元人民幣。家樂福指出這得益於在中國實施的轉型計劃,“多業態、多渠道”發展成果不斷顯現,同時臺灣地區銷售保持強勁增長,經營利潤進一步擴大。

但在中國內地市場,剛剛發佈的2017中國連鎖百強顯示,2017年家樂福全年銷售498億元,同比下降1.3%(2016年為504億元),門店數321家,增長0.6%(2016年為219家)——這至少不能算是一個非常樂觀的局面。

正如《靈獸》所指出的,家樂福在中國市場業績的下降,是一種業態趨勢性的下降。即大賣場在中國市場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逐步邊緣化後,這一業態整體下滑已不可避免。

所以,市場上前幾年也不斷傳出家樂福將把中國業務打包出售的傳聞。但最終,騰訊和永輝成為了“共同接盤俠”。三方當時的公告中共同強調了兩點未來的計劃:一是騰訊的數據、智慧零售、移動支付、店內體驗和數據分析,提升家樂福客流量;二是永輝生鮮的優勢。

僅就今天開業的門店來看,家樂福尚未找到在中國市場實現新突破的根本問題所在。

或許,它只需要做出一些改變,然後靜待騰訊與永輝在股權上的入局即可?

(五)

唐嘉年說,小業態才是未來增長的爆發點,家樂福做對業態,發展可能就會提速了。所以,Le Marche這種3000-5000平方米的中型賣場將是未來拓展的重點。

這讓靈獸君想起張愛玲在《半生緣》裡說:

人到中年的男人,

時常會覺得孤獨,

因為他一睜開眼睛,

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

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大賣場業態,某種程度上說就像到了中年的男人。不同的是,以大賣場業態為主的家樂福並非無人可以依靠,只不過不知道,他到底該怎麼依靠。

要我說,這真是個要命的問題。(靈獸傳媒原創作品)

有溫度 · 有深度 · 有態度

靈獸,專注新零售、新消費的商業原創報道

關注連鎖/零售/電商/商業地產

創業創投/資本對接領域

聚焦全球商業創新

精準覆蓋中國商業精英人群

入駐今日頭條/搜狐/企鵝/大魚/一點/網易/百家等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