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書法不只是練字這麼簡單

“當代草聖”林散之先生曾說:“學字就是學做人,字如其人,什麼樣的人,就寫什麼樣的字,學會做人,字也容易寫好。”可見,寫字教學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載體,在教學中應充分挖掘書法教學中的德育力量,促進學生品德發展。那麼,如何把寫字教學與學校德育有機地融合呢?萊山區南塂小學劉佳賀老師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孩子學習書法不只是練字這麼簡單

瞭解中華文字,激發學生愛國情懷

源遠流長的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我國特有的傳統文化。從倉頡造字到西周時的大篆,再到秦時的小篆,再到漢魏以後的隸書、楷書等等。悠悠千載,無不閃耀著華夏文明的萬丈光芒。在這燦爛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了像王羲之、柳公權等古代著名的書法大家。因此,我帶領學生把寫字課堂延伸到課外,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收集書法家的字帖、事蹟,再在課上一起欣賞交流,感受書法的魅力以及書法家高潔的人品。這樣,祖國文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內涵會深深地影響著學生,激發他們學寫漢字的興趣和發揚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情。

孩子學習書法不只是練字這麼簡單

鼓勵持久練字,培養學生意志品質

從一年級開始,我要求學生每天都要堅持15分鐘時間練字,在練字時,從握筆到書寫姿勢,從書法結構到行筆我都隨時提醒指正,不容許半點粗心大意。時刻向學生灌輸“提筆即是練字時”的思想,告誡學生務必要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三年下來,原本那些坐不住的孩子也能認真端正地上好一節課了。這便是寫字賦予他們的一種持之以恆、堅韌不拔的精神。記得一名學生在《老師,我想對您說》的作文中這樣寫道:老師,當我對寫好字沒有了信心,想要放棄時,是您的耐心和堅持還有鼓勵激勵著我,讓我有了堅持下去的勇氣。從寫字中我學會了耐心、靜心、恆心,從寫字中我知道了堅持不懈的真正含義。感謝您,老師……當我看完了這段話,我清楚地明白,學生的意志品質在墨香的浸潤下有了很大的提升,德育已經深深紮根於書法教學中。

孩子學習書法不只是練字這麼簡單

積極鼓勵反思,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寫字課上,學生練寫之後,我要求學生把自己的字與範字進行比對,看看字的佔格位置、間架結構、空間佈局是否合理,反思自己的不足,確定下次的努力方向。除此之外,小組內之間還要互幫互助,組員互相說說哪個同學的哪個字寫得好,值得學習,哪裡寫得不好,怎樣改正才更美觀。最後,小組內成員評選出那一組的“書法家”,老師來投影向全班同學展示優秀作品,並蓋上小印章作為獎勵。就這樣,學生在不斷地自我反思中一天天把字寫正確、寫美觀,逐漸體會出漢字的形體美,寫字當中的美育便能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因此,寫字教學不是單純語文教學,把寫字教學與德育教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對學生的性情、態度、審美趣味影響是巨大的。由此可見,書法教學中的德育力量是不容小覷的,寫字就是育人,練寫字就是練做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