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如何判斷一款理財產品是否「安全」?

一、沒有絕對的保本保收益的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受投資人鍾愛的原因,一是起投金額比較低,能被大多數投資者所接受;二是有銀行做背書和隱形擔保,無論購買的產品是否存在風險,銀行都會兜底,到期都會還本付息。

但此類隱形背書自2017年11月17日一行三會一局聯合發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後,已經被打破。《指導意見》中關於規範資金池、打破剛性兌付的相關規定,明確指出金融機構不得開展或者參與具有滾動發行、集合運作、分離定價特徵的資金池業務,出現兌付困難時,金融機構不得違反公允價值確定淨值原則對產品進行保本保收益,或者取滾動發行等方式使得資產管理產品的本金、收益、風險在不同投資者之間發生轉移,實現產品保本保收益,亦不得發行或者管理該產品的金融機構自行籌集資金償付或者委託其他金融機構代為償付。

銀行理財與存款有著本質區別,銀行理財的底層資產也是各種投資性權益,也存在違約風險,一旦監管機構不允許銀行兜底剛兌。那就意味著投資者閉著眼睛買銀行理財保本保收益的日子也將一去不復返了。

二、如何判斷一款理財產品是否“安全”

小編今天就以投資私募基金為例,跟大家分享一下作為一個投資人,當考慮投資一款私募基金產品時,如何撥開層層迷霧看最真實的信息,自己判斷產品的好壞。

投資者如何判斷一款理財產品是否“安全”?

1、關注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資質和歷史業績

私募基金產品的安全性與合規性是密不可分的,除產品本身固有的市場風險之外,產品的合規性風險其實是投資者在投資前就可以進行一定的篩查判斷的。其中首先就是要確認私募基金管理人本身的資質是否有問題,是否具備管理相關產品的能力和相應的歷史業績。

查詢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相關信息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址:http://www.gsxt.gov.cn/index.html)查詢管理人的工商登記信息,確認管理人基本信息以及經營情況是否有異常,還可以進一步查詢管理人的股東結構,看管理人是不是有可靠的股東背景;二是通過“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網址:http://www.amac.org.cn/)的“信息公示”一欄,在“私募基金管理人分類公示”中輸入管理人名稱查詢,在協會官網上查詢管理人信息,除可確認管理人是否是經過協會登記備案之外,還可以查詢到該管理人曾經管理的經備案的私募基金可公示的相關信息。

2、關注私募基金募集人員的從業資格

根據《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的規定,從事私募基金募集業務的人員應當具有基金從業資格(包含原基金銷售資格),投資者在投資前應當關注理財師是否具備相關的從業資格。

3、關注私募基金銷售流程是否合規

在確認私募基金管理人從事私募基金相關業務的資質以及理財師從業資格不存在問題之後,判斷一個私募基金產品是否合規,還可以從私募基金的銷售流程的方方面面進行辨別。

結合實踐經驗,小編簡單總結了幾種常見的違規銷售情況:

(1)未設定特定對象的確定程序,向不特定對象公開宣傳和推介私募基金產品。主要違規宣傳形式包括:公開出版資料;面向社會公眾的宣傳單、佈告、手冊、信函、傳真;海報、戶外廣告;電視、電影、電臺及其他音像等公共傳播媒體;公共、門戶網站鏈接廣告、博客等;未設置特定對象確認程序的官方網站、微信朋友圈等互聯網媒介;未設置特定對象確認程序的講座、報告會、分析會;未設置特定對象確定程序的電話、短信和電子郵件等通訊媒介。

(2)以任何方式承諾投資者資金不受損失,或者以任何方式承諾投資者最低收益。主要違規宣傳形式包括:以“預期收益”、“預計收益”、“預測投資業績”等方式進行宣傳。

(3)將私募基金份額進行非法拆分轉讓,變相突破合格投資者標準。

(4)募集時未履行投資者適當性程序。

在發現私募基金銷售機構存在違規銷售情況的時候,投資者應該引起警惕,重新對投資行為進行審慎評估和判斷。

投資者如何判斷一款理財產品是否“安全”?

4、關注私募基金產品本身的託管、備案環節是否合規

私募基金資金是否託管、未託管是否有相應的基金財產安全的制度措施和糾紛解決機制是直接關係到投資者資金安全的重要方面,目前監管並未有強制規定私募基金必須託管,但對未託管的私募基金的募集和管理有特殊規定,即《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除基金合同另有約定外,私募基金應當由基金託管人託管。基金合同約定私募基金不進行託管的,應當在基金合同中明確保障私募基金財產安全的制度措施和糾紛解決機制。”對此,投資者在購買私募基金產品的時候應該進行一定的瞭解和關注。

此外,根據《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試行)》的相關規定,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依法進行登記,私募基金募集完畢後20個工作日內,應當依法申請備案。各類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私募基金均應當到中國基金業協會登記備案,否則,不得從事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業務活動。對此,投資者在投資後應當關注所投基金的備案情況,及時登錄“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進行查詢。

5、關注私募基金產品的投資方向以及風控措施

一般高風險的產品可能獲得的預期收益會相對高於低風險的產品,投資者除可以根據基金合同上載明的風險特徵(從R1-R5風險等級逐步遞增)來判斷產品的風險高低之外,還可以結合私募基金產品的具體信息來判斷產品風險,包括產品的投資方向以及風控措施等。

私募基金產品的種類多樣,所投的底層資產也各有不同,一個優質的底層資產應當具備分散性、流動性好、價值穩定等特徵。確定所投的底層資產後,投資者還可以關注一下產品的風控措施,例如股權類私募基金常見的風控措施包括第三方回購承諾、擔保、章證照共管、強制出售權等多種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