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鏈十強之外,投資人還發掘了兩大潛力應用

在上週結束的迅雷全球區塊鏈應用開發大賽總決賽上,從全球500多個報名作品中殺出重圍的十強項目進行了最後的角逐。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十強項目之外,大賽評委團中的兩名投資專家,還特意“欽點”了兩個未能進入十強的項目,並表示,這兩個項目在他們看來,一樣具有很高的落地價值。

迅雷鏈十強之外,投資人還發掘了兩大潛力應用

圖:遠望資本創始合夥人 田鴻飛

中科鎖鏈:用智能合約協調家庭智能設備

遠望資本創始合夥人田鴻飛是本次大賽的總決賽評委之一,從職業VC的角度,他從十強落選項目中發掘出了一支潛力股——專注於區塊鏈智能家居的中科鎖鏈。

田鴻飛看好該項目的原因,是他認為區塊鏈是為了設備的通訊而發明的,這種技術能讓機器與機器之間形成激勵,由此才能實現物聯網的真正運用。而中科鎖鏈瞄準的方向,就是利用區塊鏈智能合約協調家庭裡的智能設備。

迅雷鏈十強之外,投資人還發掘了兩大潛力應用

圖:中科鎖鏈雲之隊

該項目的開發者介紹說,中科鎖鏈本次參賽的作品是區塊鏈+智能鎖,傳統智能鎖數據在中心化的服務平臺,上萬把鎖的數據掛在上面,很容易受到黑客的攻擊,安全性不夠。而他們的作品使用區塊鏈技術,把一些關鍵點如決策性數據放到鏈上,再通過智能合約把數據存儲。鎖則通過讀取區塊鏈裡的信息,執行相應的開、關操作。

這樣做的優勢首先是更具性價比,區塊鏈技術降低了服務器集群成本、管理人工成本等多項成本,而且解可以作為可信任的中介,上鍊的鎖信息像去中心化的錢包一樣分散於用戶自己手中,二不依賴於某個獨立的服務器,由此又降低了數據洩露的風險,更加安全。

田鴻飛對此點評說,大量的物聯網設備要在互聯網上進行協作,也需要引入人類社會經過幾百年上千年驗證過的最成功的激勵機制,那就是市場經濟。

貝富溯源:資深從業者打造的溯源防偽鏈

深圳創新投資集團高級投資經理趙現明也是決賽評委之一,他推薦的項目是名為“貝富溯源”的項目。他的推薦理由是,該項目的開發團隊成員極為資深,同時其應用場景產品也很有價值,他認為這有可能是一個“能賺100億的項目”。

迅雷鏈十強之外,投資人還發掘了兩大潛力應用

圖:貝富溯源團隊

項目開發團隊上臺介紹說,團隊成員年紀偏大,都是在美國IT技術領域做了很多年的從業者了,其從業年限是“別人的從業經驗後面加個0”,不過這也正好說明他們不是僅僅來參賽,是真正專注於區塊鏈技術來開發應用和項目。

“貝富溯源”的主要作用是解決商品防偽問題,從原材料的生產開始,到產品到海關再到商店再到消費者,所有環節的數據一一上鍊,由此可以輕鬆判斷產品是不是原裝的。

這種溯源防偽模式在貴重商品領域非常有應用場景,特別是在藥材、保健品這樣的作假重災區,需求更大。據介紹,目前貝富溯源的技術和產品已經應用在燕窩、三七等產品的防偽上。

趙現明評價說,沒有區塊鏈技術時,消費者只能相信渠道品牌。但有了區塊鏈技術後,就能溯源,讓消費者買得更放心。從投資角度,他覺得貝富溯源這樣的產品很快會產生價值,會驗證它的模式。

參賽作品以讓區塊鏈落到實處為導向

兩個潛力項目雖然面向不同的領域,使用不一樣的技術架構,但卻表現出一定的共性。就是注重區塊鏈技術,在實際商業場景中的具體應用。在這兩個項目中,區塊鏈技術的存在都具有很強的必要性,能切實解決實體經濟場景中的痛點問題。

同時這也是本次大賽參賽項目的普遍共性,這與迅雷鏈一直對區塊鏈技術落地重要性的強調是分不開的。迅雷集團CEO、網心科技CEO陳磊曾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指出,要把區塊鏈技術放到實際應用中去,而不是實驗室裡。

本次大賽得到資本市場的密切關注也與此有很大關係,當前正值區塊鏈3.0時代全面到來的關鍵點,這項顛覆性的技術如何儘快落地、如何融入實體經濟併發揮作用,成為投資界最為關心的話題。迅雷區塊鏈應用大賽上的眾多項目,給投資者們提供了十分有價值的模式參考,大賽優勝項目的發展方向,也將成為當前區塊鏈領域投資的風向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