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里有錢的,最好關掉這個功能!現在看還不晚!

手機裡有錢的,最好關掉這個功能!現在看還不晚!

19世紀末,許多電器已經誕生,如電燈、電話、電報、電唱機等。這些電器的問世,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和歡樂。

然而,這些電器都是要用電的。沒有了電,這些東西就毫無利用價值,成了一堆廢物。

電的來源有兩個途徑:一是由發電機發電,二是由蓄電池供電。蓄電池便於攜帶,使用方便,但它供電的時間太短,因為當時的鉛蓄電池是由鉛和硫酸製成的。它的工作原理是,讓鉛和硫酸兩個“冤家”碰在一起,讓它們“打架”。在這個過程中,就產生了電流。由於硫酸的腐蝕性非常強,更有“戰鬥力”,因此,鉛難以招架,不久就被打得“遍身鱗傷”,“舉起兩手投降”。這樣一場“惡鬥”很快就結束了,電流也就不能產生了。這種蓄電池使用時間短,因此,人們管它叫“短命蓄電池”。

愛迪生,這位已經發明瞭不少電器的科學家,已經意識到解決蓄電池“短命”問題的重要性:如果不延長蓄電池的供電時間,將會影響許多電器的利用。因此,在20世紀即將來臨的時候,發明一種“長壽”的蓄電池,比發明其他電器更有意義。於是,愛迪生把研製新型蓄電池的工作排上了日程。

一天,愛迪生在家裡吃飯時,突然舉著刀叉的手停在空中,面部表情呆板。他的夫人看慣了他的這類事,知道他正考慮蓄電池的問題,便關切地問:“蓄電池‘短命’的原因在哪裡?”

“毛病出在內臟,要治好它的根,看來要給他開個刀,換器官。”

“不是大家都認為,只能用鉛和硫酸嗎?”夫人脫口而出。她想了想,對她的丈夫——愛迪生說這種話毫無意義。他不是在許多“不可能”之中創造了奇蹟嗎?於是,夫人連忙糾正道:“世上沒有不可能的事,對嗎?”

愛迪生被夫人的這番話逗樂了。“是啊,世界上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我一定要攻下這個難關。”愛迪生暗暗地下定決心。

經過反反覆覆地試驗、比較、分析,愛迪生確認病根出在硫酸上。因此,治好病根的方案與原來設想的一樣:用一種鹼性溶液代替酸性溶液,然後找一種金屬代替鉛。當然這種金屬應該會與選用的鹼性溶液發生化學反應,並能產生電流。

問題看起來很簡單,只要選定一種鹼性溶液,再找一種合適的金屬就行了。然而,做起來卻是非常非常的困難。

愛迪生和他的助手們夜以繼日地做實驗。一個春天過去了,又一個春天過去了,苦戰了3年,愛迪生試用了幾千種材料,做了4萬多次的實驗,可依然沒有什麼收穫。這時,一些冷言冷語也向他襲來,可愛迪生並不理會。他對自己的研究充滿信心。

有一次,一位不懷好意的記者向他問道:“請問尊敬的發明家,您花了3年時間,做了4萬多次實驗,有些什麼收穫?”

愛迪生笑了笑說:“收穫嘛,比較大,我們已經知道有好幾千種材料不能用來做蓄電池。”

愛迪生的回答,博得在場的人一片喝彩聲。那位記者也被愛迪生的堅韌不拔的精神所感動,紅著臉為他鼓掌。

正是憑著這種精神,愛迪生將他的試驗繼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