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打車軟體不可「過度社交」,嘀嗒何時整改社交隱患?

近日,南都"新出行指數"課題組聯合滴滴、首汽、曹操等多家出行企業與近2000名讀者,提出倡議:建議打車軟件不再以"用戶社交"的名義獲取用戶過多個人信息,要保護個人隱私安全。南都調查發現,過度的社交功能不但造成司乘雙方困擾,也給許多犯罪隱患提供了便利條件。但是嘀嗒出行對此倡議並沒有表態,APP內依然保留原有社交誘導功能,存在暴露用戶非出行相關個人隱私的安全隱患,甚至在官方微信渠道發佈"軟色情"內容博眼球獲取用戶。

洩露用戶電話等個人隱私 嘀嗒用戶安全無法保障

南都在倡議書中提到,很多用戶擔心打車涉及個人聯繫方式、住址等敏感隱私,事後會被司機騷擾,存在不安全隱患。滴滴等App會提供虛擬號碼供司機和乘客溝通,訂單結束之後司機將無法聯繫到乘客。但從微博等渠道的用戶反饋來看,嘀嗒並未對用戶電話進行加密處理,已有多起司機騷擾乘客的案例發生。有微博用戶表示自己預約嘀嗒順風車出行,車主無故取消訂單,嘀嗒客服聲稱對司機進行了封號處理,結果乘客卻收到了司機打來的涉黃騷擾電話。

南都:打車軟件不可“過度社交”,嘀嗒何時整改社交隱患?

南都:打車軟件不可“過度社交”,嘀嗒何時整改社交隱患?

暴露個人隱私信息吸引用戶 嘀嗒需要"更節制"

南都還提出,打車軟件作為一個工具類軟件,與服務相關的個人信息,包括行程信息(打車時間、地點等),必要的溝通途徑(會話,受保護的聯繫方式等)以及安全信息(實名信息等)外,其他任何個人信息(真實頭像、職業、個性化標籤等)都應該由用戶決定是否對外展示,平臺應該提供給用戶選擇的權利。特別是個性化標籤這點,不少用戶都表示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貼上了"大長腿"、"膚白貌美"等標籤,對自己的出行安全表示擔心。

從App的功能來看,嘀嗒此前推出了"嘀嗒結伴"頻道,此頻道充斥著各種爆照交友求脫單的內容,用美女照片吸引男性用戶加入,這個套路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滴滴順風車安全整改後,嘀嗒迫於輿論壓力暫時關閉了該頻道,但當被問及後續如何整改時,嘀嗒並沒有給出任何回覆。也許是打算風聲過去之後再換個馬甲重新上線?

南都:打車軟件不可“過度社交”,嘀嗒何時整改社交隱患?

不僅如此,嘀嗒官方的微信賬號也發了不少誘導性內容,譬如鼓吹"做了嘀嗒拼車車主,財色雙收的幾率更高"、"嘀嗒上漂亮妹子太多"等,其隱藏目的不言而喻。在體驗嘀嗒註冊流程時,筆者發現居然還有"情感狀態"的選項,用戶是單身還是已婚難道會影響打車出行嗎?

南都:打車軟件不可“過度社交”,嘀嗒何時整改社交隱患?

南都認為,出行平臺應專注出行服務,不建議過多獲取用戶信息,甚至以此為噱頭對用戶進行"社交誘導"。平臺主動暴露過多出行無關信息,會導致出現針對用戶個人的挑單行為,甚至為某些犯罪造成便利條件。就讓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出行歸出行,社交歸社交。少一分交友誘導,多一分安全保護,創造一個更加可靠的出行環境。

南都:打車軟件不可“過度社交”,嘀嗒何時整改社交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