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最獲益的3家公司,爲什麼第一不是北京文化?

《我不是药神》最获益的3家公司,为什么第一不是北京文化?

- 烹小鮮,發現娛樂新鮮價值! -

discover the new value of entertainment

導 語

《我不是药神》最获益的3家公司,为什么第一不是北京文化?

相隔16年,我們終於迎來了一部豆瓣評分過9分的國產片。而這部國產片,也是繼《戰狼2》又一部排片佔比過50%的爆款。

相比《戰狼2》、《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的“爆款體質”含金量似乎更重。因為它的身上,沒有爆米花時代的浮躁,而是通過一種純電影的力量給觀眾帶來最真實的感動。

這或許是《我不是藥神》的價值,讓電影迴歸本源,用電影感動觀眾。

文 | 龐宏波

來源 | 第一院線

帶著“不要對年輕人抱有太多期望”的焦慮,《我不是藥神》開始了自己的院線之旅。限時點映已經無法滿足觀眾的需求,拋開一切數據,“刷屏式”的自來水就是最好的證明。

隨之而來的則是追加點映和提檔,要知道當一部電影接連作出這樣的動作時,它的爆發就是水到渠成的。果然,上映第一天排片佔比超50%,票房佔比超70%,豆瓣評分破9,超10萬人作出評價。

這樣的成績,和去年的《戰狼2》何其相似。但不同的是,《我不是藥神》開頭就爆,攻勢顯然更兇。雖然這部電影在重複觀影率上很難達到《戰狼2》的高度,但其貓眼預測票房已經達到了33.63億。

相比其不超1億的製作成本,這樣的票房成績就是又一個大賺的代表。雖然電影背後有20家公司站隊,但最受關注的無疑是壞猴子、北京文化、淘票票三家。三家公司分屬制、發、宣三大領域,《我不是藥神》的大爆,對三家公司來說,哪一家最解渴呢?

壞猴子長線扶持青年導演,

填補類型片空白才是價值體現

2016年,甯浩提出了“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宣佈將制定共計48部電影片單,長線扶持青年導演。

說實話,這樣的青年導演扶持計劃在當時與其他大大小小的青導計劃別無兩樣。無論是官方的還是民間影視公司的都沒太大區別。本質上都是喊著長線扶持青年導演,但在差異化競爭的核心上其實很難有所不同。這並非貶義,而是在中國目前的電影體制下,培養具有標籤化的青年導演太難了。

《我不是药神》最获益的3家公司,为什么第一不是北京文化?

市場從來不缺熱錢,也不缺有熱血的年輕人,缺的是有思想、系統化、有個性的培養體系。壞猴子的“72變”,在2016年來看很難變出花樣。

但一切的轉折點發生在2017年的暑期檔,路陽執導的《繡春刀2》。這部電影的特殊之處在於,不是電影豆瓣超7分的及格口碑,也絕非2.63億的票房。而是《繡春刀2》看出了“壞猴子72變”的核心,培養具備類型片能力的青年導演。

《我不是药神》最获益的3家公司,为什么第一不是北京文化?

為了和主流的商業電影形成差異,突出氣質,也為了順應年輕導演的個人表達,絕大多數青年導演扶持計劃將核心聚焦在藝術片上。但藝術片本身就是一個很小的門類,再努力再投入,它也不可能成為市場的主流。

這本身無可厚非,但對於資本來說,很多資本的目的是逐利。一旦青年導演扶持計劃不見效,資本的退場其實是把年輕人逼到了另一個絕境。

中國缺的,是真正具備有思想的類型片新鮮血液。繼《繡春刀2》之後,《我不是藥神》是“壞猴子72變”的第二部作品。且不說這部豆瓣超9分,總票房可能達30億已經封神,單說這部電影的整體氣質,就解決了青年導演扶持計劃最大的痛點。

電影本身是一個類型片的外殼,裡面裝的是在醫保、假藥甚至人性和法律之間掙扎的底層群像。它有不亞於文藝片的深度,也有不亞於商業片的靈性,而這樣的電影才是中國電影最需要的類型,而這樣的類型由一個青年導演完成,它的實際意義就上升到了另一個高度。

北京文化股價大漲60%

去年割過的韭菜今年再割一遍?

每年的上影節,都是窺探中國電影發展趨勢的一個窗口。有2015年的張狂,2016年的低迷,2017年的隱忍也有2018年的慌亂。

隨著崔永元“明星涉稅”的爆發,影視股在上影節之前經歷了一次突然性的大跌。其中15家公司受到了重創,跌幅從67%到4%不等。於是,電影公司的股價焦慮蔓延到了上影節的每一個角落。隨之到來的暑期檔,是扭轉這一切最迫切的砝碼。

《我不是药神》最获益的3家公司,为什么第一不是北京文化?

隨著《動物世界》和《我不是藥神》聯手揭幕,暑期檔的“資本狂歡“終於開場。尤其是《我不是藥神》的現象級表現,不僅讓北京文化的股價漲幅達到了60%,市值上漲40億,再破百億大關。也讓港股低迷行情下,歡喜傳媒和阿里影業也隨機上漲。

爆款的作用就是這麼明顯,一強則強,一漲則漲。

不過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北京文化無疑最受關注。去年,同樣是暑期檔,北京文化押中了“黑桃A”級別的《戰狼2》,股價漲幅高達56.30%。正當北京文化股價“如日中天”之時,公司高管卻公告減持。次日,北京文化股票直接跌停,此後公司股價“跌跌不休”。至今年6月20日,最低已跌至9.02元/股,10個月間跌幅達到59.77%。

如今,又一個爆款擺在自己的面前。北京文化是藉著爆款扶搖直上,而是去找去年割韭菜的鐮刀,磨刀霍霍?

《我不是药神》最获益的3家公司,为什么第一不是北京文化?

有消息指出,北京文化在《我不是藥神》的投資比例或達10%左右。北京文化董秘陳晨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不是藥神》整體制作成本不超過1億元,公司出資1500萬元。此外,公司還負責影片的宣傳及院線發行,已另行墊付的影片宣發預算不高於6000萬元。

對於北京文化來說,去年對《戰狼2》8億票房保底,在最高點減持實乃人性。而今年,北京文化在《我不是藥神》上的投資共計7500萬元,本身的投資額度就不大。再加上去年《戰狼2》超56億的票房神蹟,今年北京文化恐怕不會再“提刀割菜”。

只是對於北京文化來說,早期通過“保底發行”等資本手段綁定頭部資源,隨後通過“鷹眼眼光”連拿爆款,但對於一家渴望持續生長的公司來說,何時能擺脫“一部活一年”的尷尬局面呢?

《戰狼2》後,北京文化股價下跌近60%。5億票房保底的《二代妖精》,票房最終止步2.92億,給北京文化造成了約3000萬的壞賬。元旦上映的《英雄本色2018》最大的風浪是與光線的“互撕”。

這樣的“過山車”表現,怎麼能撐得起北京文化的野心呢?

淘票票需“冠軍”加碼,

在線票務平臺一年只剩四戰?

去年,受益《戰狼2》最深的還有淘票票。在“貓淘大戰”進入深層次階段後,淘票票尋找競爭核武器就是必然之選。

但在暑期檔之前,淘票票的“投資無上限”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還是和貓眼纏鬥在了一起。暑期檔,淘票票站隊《戰狼2》,最終10張票裡有4張由淘票票售出。

《我不是药神》最获益的3家公司,为什么第一不是北京文化?

《戰狼2》直接促成了淘票票和北京文化針對電影聯合投資、製作、宣發和衍生品授權開發等四方面的戰略合作,但更重要的是讓淘票票在市場份額上反超貓眼。

隨後,在線票務平臺的格局發生鉅變。貓眼和微影合併、票補限令實施,這些對於淘票票來說,都是不利信息。貓眼和微影合併後,獲得了騰訊的全力支持,在市場上的局勢發生了扭轉。票補限令的實施,某種程度上削弱了淘票票在這一競爭階段的重要優勢。

但外部環境的施壓,也促使淘票票在內部挖掘裡潛力。由於屢推爆款,淘票票在優質檔期仍可獲得大片信任,並且在與支付寶、淘寶兩大超級平臺的互動上,佔據著不小的優勢。

《我不是药神》最获益的3家公司,为什么第一不是北京文化?

但需要清楚的是,如今超85%的網售票佔比讓在線票務平臺的競爭處於“自動化競爭”。而正如淘票票總裁李捷所言,現階段兩大在線票務平臺誰也無法消滅對方。絕大多數時候,在線票務平臺的競爭會常規化,真正體現戰鬥力的一年只有四大戰役。

春節檔、暑期檔、國慶檔、賀歲檔四大熱門檔期,誰能拿下檔期冠軍,為檔期冠軍帶來足夠的“增量”,誰就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突圍。因為在熱門檔期裡,競爭是高度集中化的,誰的優勢更充足、資源更集中、戰略更清晰,誰就佔據了上風。

現在的檔期裡其實沒有絕對的“頭號種子”,而是多部具備爆款潛質的影片都有望突圍。去年的暑期檔,《戰狼2》不算最大熱門,但56.82億票房拿下了整個大盤的三分之一。今年的暑期檔,《我不是藥神》絕對不是票房冠軍的首選,但目前來看想要拿下暑期檔冠軍,它的“起步價”就成了30億起。

這其實給了在線票務平臺充分的機會,誰的眼光準,誰獲勝。

從短期來看,《我不是藥神》或超30億票房,最能解決的是淘票票的“冠軍需求”,在暑期檔先下一城;從中期來看,《我不是藥神》給了北京文化“反悔”的機會,充分擁抱爆款,依靠爆款來進行全年佈局;從長期來說,壞猴子影業找準了青年導演扶持計劃的核心,長線培養具備類型導演,填補市場空缺。

倘若,《我不是藥神》是一粒藥,它先治好了中國影視“不敢說”的啞巴病。隨後治好了中國“流量即爆款”的發燒病。而病癒之後,耐心尋找,《我不是藥神》更像是一劑預防針,用來防止犯病。

1

END

1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我不是药神》最获益的3家公司,为什么第一不是北京文化?
《我不是药神》最获益的3家公司,为什么第一不是北京文化?

新浪看點|網易號|鳳凰網

新浪微博|企鵝號|UC頭條

《我不是药神》最获益的3家公司,为什么第一不是北京文化?

請猛戳右邊二維碼

pengxx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