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上看約旦,幸運的有20公里海岸線

成為一個內陸國是很不幸的,特別是距離大海很近,卻只能望洋興嘆。比如東歐內陸國摩爾多瓦,距離黑海近在咫尺,卻不能下海。也有幸運的,就是約旦。

地图上看约旦,幸运的有20公里海岸线

約旦在阿拉伯國家中算是個乖寶寶,不像波斯灣那幾個賣油的兄弟成天高調炫富。當然,約旦低調是因為沒有石油資源,否則,約旦的尾巴也能翹到天上去。

不要說石油了,就是出海口,約旦差點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阿拉伯內陸國。

地图上看约旦,幸运的有20公里海岸线

約旦有一個親兄弟,就是巴勒斯坦。1921年前的巴勒斯坦包括現在的約旦,這一年,英國人把巴勒斯坦分為兩部分,東邊的稱為外約旦,西邊的還叫巴勒斯坦。外約旦其實還是英國的半殖民地,基本沒啥自由,飯錢還是英國提供的。

約旦的面積9.1萬平方公里,可約旦幾乎被幾個鄰國擠成內陸國。如果不注意看,還以為約旦是個內陸國。

地图上看约旦,幸运的有20公里海岸线

好在,約旦在重重圍堵之下,還是撕開了一個小口子,可以吹吹來自紅海的風。這道口子特別短,只有20公里,但足夠讓約旦自豪地對外宣佈:老子可以下海打漁。紅海的分支亞喀巴灣,就成了約旦的最後一棵救命稻草。為啥叫亞喀巴灣,因為這是以約旦唯一海濱城市亞喀巴命名的。

更離奇的是,約旦在風景旖旎的亞喀巴灣,有三個都擠在亞喀巴灣的鄰國。西邊是以色列,他們在亞喀巴灣也有個港口埃拉特。中間是約旦,約旦的南邊就是土豪中的土豪沙特阿拉伯。沙特的石油主要走波斯灣,或是紅海邊的吉達港,不是太重視亞喀巴灣。沙特在約沙邊界上只有一個不大的港口哈格勒。

地图上看约旦,幸运的有20公里海岸线

站在約旦最大港口城市亞喀巴的海邊朝西望,也就隔著10公里,就是阿拉伯世界另一強國——埃及。埃及是靠蘇伊士運河收車船費發財的,亞喀巴灣對埃及來說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別人不在乎亞喀巴灣,但約旦在乎啊,這是他們唯一的對外生命線。亞喀巴港是約旦的心頭肉,有點像東歐的斯洛文尼亞,也只有47公里海岸線,科佩爾港是斯洛文尼亞最重要的對外生命線。

地图上看约旦,幸运的有20公里海岸线

亞喀巴港當然不能和荷蘭鹿特丹、比利時安特衛普這些世界級大港相比。但是,亞喀巴有一個重要的功能,負責鄰國兄弟伊拉克的石油轉運。

伊拉克也是個苦命的瀕海國,海岸線只有60公里,沒有像樣的大港口。伊拉克的石油如果運到亞太地區,直接出波斯灣就行。但如果要賣到歐洲,走亞喀巴港最方便,能節省大量運輸成本。

地图上看约旦,幸运的有20公里海岸线

如果從伊拉克巴士拉出海,要全程通過波斯灣,再沿著阿曼、也門的近海航行,通過吉布提港,北上再經過長達兩千多公里的紅海,才能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這一段海域亂的很,不說美伊互相吹鬍子瞪眼,就是索馬里海盜也夠煩人的。走巴士拉——亞喀巴,伊拉克直接就能通過近在咫尺的蘇伊士運河,安全係數較高。

地图上看约旦,幸运的有20公里海岸线

約旦和伊拉克談妥,修建從巴士拉到亞喀巴的石油天然氣的管道。伊拉克每天可以通過這條管道輸送原油約14萬噸,天然氣2.58億立方英尺。而約旦每年通過這條管道可以獲得外匯收入約30億美元,這對一個窮國來說是筆鉅款,約旦2016年的GDP也不過386億美元。更重要的是,有了伊拉克的石油,約旦不至於受制於人。

作者:姜狼,出版《五代十國風雲錄》《劉宋帝國興亡錄》《北周北齊興亡史》《三國原來是這樣》《春秋原來是這樣》《五朝宰相馮道》《千古一帝周世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