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梁思成:豁達處處皆幽默

人物|梁思成:豁达处处皆幽默

人物|梁思成:豁达处处皆幽默

梁思成是著名的建築學家,戴眼鏡的他給人的感覺是很嚴肅認真,殊不知他還有幽默風趣的一面。

梁思成有一次做古建築的維修問題學術報告,演講開始,他說:“我是個‘無齒之徒’。”滿堂為之愕然,以為是“無恥之徒”。這時,梁思成說:“我的牙齒沒有了,後來在美國裝上這副假牙,因為上了年紀,所以不是純白色的,略帶點黃,因此看不出是假牙,這就叫作‘整舊如舊’。我們修理古建築也要這樣,不能煥然一新。”

幽默的開場白瞬間活躍了氣氛,拉近了名家和聽眾的距離,讓高深的學術也變得生動有趣。

1940年冬,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隨中國營造社遷往四川李莊,這是一個非常偏僻貧困的小鎮,不通電,不通車,全鎮沒有一家醫院。林徽因此前已經得了肺結核,一到李莊就發作病倒了,家中實在沒錢可用時,梁思成就把陪伴了自己幾十年的派克金筆和手錶送到當鋪,換回的不過是兩條草魚。他提著草魚回來,對病中的林徽因開玩笑說:“把這派克筆清燉了吧,這塊金錶拿來紅燒。”

世界以痛吻我,我報之以笑,梁思成將苦難烹飪成了一鍋美味雞湯。

人物|梁思成:豁达处处皆幽默

50年代中期,梁思成被汙衊為反動學術權威,他經典的學術理論也被嘲笑為“大屋頂”思潮。有些人一提起梁思成,就會脫口而出:“梁思成不就是大屋頂嗎?”1955年全國開展對梁思成的批判,有一天,梁思成來到建築系館,詼諧地指著帽子自我介紹說:“我就是梁思成,你們只要看這頂帽子就能猜著了,也是個大屋頂。”

侮辱就像硬拳頭,而自嘲就如棉花枕頭能以柔克剛,打在上面不起作用枉費了力氣。

有一天,梁思成幽默地對朋友說: “你知道我還擔任瘦協和廢協的副主席嗎?瘦協是瘦人協會,夏衍是會長,他只有44公斤,我和夏鼐是副會長,一個45公斤,一個47公斤。廢協是廢話協會。一天我和老舍、華羅庚一起聊天,老舍抱怨說,整天坐著寫稿,屁股都磨出老繭來了。我開玩笑地說為什麼不抹點油,老舍也回答得快,只有二兩油不夠抹的。華羅庚接上來說,我那份不要了全給你。”講到這裡,梁思成邊笑邊說:“逗貧嘴誰也說不過老舍,所以他當了廢協的主席,我和華羅庚是副主席。”

幽默就像人際關係這架機器的潤滑劑,讓身邊的朋友如沐春風,其樂融融。

(摘自《公務員文萃》2018年第七期)

精彩回顧

人物|梁思成:豁达处处皆幽默
人物|梁思成:豁达处处皆幽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