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投資,看這一篇就夠了

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並置頂初善投資。獨特的分析,專業的視角,有料或有趣,助您在股市如魚得水。

物聯網投資,看這一篇就夠了

放眼通信行業資本市場,近兩年的投資熱點主要有5G、物聯網和聯通混改三大主題。年初我們已經做過5G主題投資機會的系統梳理,對其中業績確定性高的部分標的(亨通光電、中際旭創)做了深度分析(中興通訊的業績確定性也比較高),相關的投資邏輯仍然不變;聯通混改主題的A股標的不是很多,或許還會經歷改革的陣痛期,相對於業績確定性,其更多的是炒作價值;所以物聯網是當前通信最值得去分析的一大主題了。

當然以上說的僅是投資熱點,有概念可炒,容易獲得資金的關注。但並非屬於這些主題的就一定有投資價值,更不能其他的就不值得投資,通信行業還有不少其他的優質標的我一直在關注,比如億聯網絡,ROE(淨資產收益率)50%+,PE(市盈率)不到30倍,上漲空間非常巨大啊,後續我們慢慢分析。

言歸正傳,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一下物聯網產業。

一、行業發展階段

(一)發展前景

嚴格來說,物聯網不能算行業,稱為產業更合適,因為其橫跨元器件、電子、通信、計算機等多個行業。物聯網作為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被稱為繼第一代信息浪潮——計算機、第二代信息浪潮——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後的第三代信息浪潮。萬物互聯的時代所有事物都將處於在線狀態。

根據梅特卡夫定律,網絡價值等於網絡節點數的平方。因此單從節點數量來看,物聯網產業的市場規模將遠遠大於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行業。根據Gartner的測算,預計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204億,達到人口的2-3倍。而IBM、IDC(國際數據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和IHS(埃士信信息諮詢公司)更樂觀,預測2020年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300億,增長空間非常巨大。

物聯網投資,看這一篇就夠了

作為擁有全球主要技術標準(華為是NB-IoT技術標準的主導方之一)和應用市場的中國,對於物聯網的發展規劃也是相當重視。近年來國務院、發改委和工信部等多個部門多次發佈政策支持。

特別是2017年6月,我國工信部發布《全面推進移動物聯網(NB-IoT)建設發展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NB-IoT網絡實現全國普遍覆蓋,面向室內、交通路網、地下管網等應用場景實現深度覆蓋,基站規模達到150萬個,總連接數超過6億(僅指NB-IOT連接,是物聯網的眾多技術標準中的一種)。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肯定會超預期完成。

(二)發展階段

物聯網從1999年第一次概念提出後,一直備受關注,但由於產業技術和需求整體都不成熟,一直處於零散式發展的狀態。但當前隨著大數據、雲計算技術的迅猛發展,通信技術在各應用場景的佈局趨於完善(由於物聯網應用場景中60%的都是低速連接,NB-IOT技術低功耗、廣覆蓋、低成本、高容量的特性完美的滿足了該部分市場需求),連接的成本逐步下降,物聯網即將駛入快車道。隨著中間網絡層和平臺層逐步成熟,上游的感知層和下游的應用層將會呈爆發式增長。

與全球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的物聯網應用還相對落後。我國3家運營商通信網絡中物聯網連接佔比都在10%左右,普遍落後於歐美的主流運營商,和美國AT&T有15%的差距。從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國的物聯網市場空間巨大。

物聯網投資,看這一篇就夠了

二、產業鏈條分解

業內通常將物聯網產業鏈分為四層,涵蓋芯片、傳感器、無線模組、通信網絡、物聯網平臺、軟件及操作系統、智能硬件(控制器)與集成應用等8個細分行業,具體如下圖。

物聯網投資,看這一篇就夠了

按照物聯網“連接先行-平臺運營-數據變現”的發展邏輯,近幾年物聯網加速成長,網絡層的無線模組和通信網絡這兩部分標準化程度比較高、通用性比較強,在物聯網爆發初期規模最容易快速增長,連接價值會優先得到兌現,是當前投資中可以重點關注的環節。平臺層則是未來物聯網上量之後核心價值所在,中長期看屬於成長潛力巨大的環節。

下面我們就對與通信行業關聯度比較高的網絡層(無線模組、通信網絡)和平臺層進行深入的分析。

三、通信網絡分析

通信網絡是物聯網內部信息傳遞的通道,主要包括運營商的蜂窩網絡和企業自行組建的局域網。由於目前物聯網的應用場景中低功率、廣覆蓋的鏈接比較多,LPWA逐漸為物聯網通信網絡的主流,特別是由華為和高通主導的由LTE演進而來NB-IoT技術,更是成為各大運營商追捧的新寵。

(一)技術標準梳理

物聯網的通信網絡技術主要分為三類:

(1)傳統蜂窩通信技術:即日常個人手機通信使用的通信技術(2/3/4/5G技術)。

(2)LPWA(Low Power Wide Area)技術:即低功耗廣域通信技術,為簡化表述特意分開,包括 NB-IOT、eMTC、LoRa和Sigfox等;其中NB-IOT、eMTC屬於授權頻段,廣義上也屬於蜂窩通信技術,使用者需要拿到授權才能使用;而LoRa和Sigfox屬於非授權頻段,使用者可以免費使用,當然最大的弱點在於安全性,而優勢在於靈活部署,即使用者不用等到運營商全網覆蓋就可以根據自身業務特徵完成部署。

(3)局域物聯網(Short-range IOT),通常定義為 100 米以內,包括 Wi-Fi、Bluetooth、ZigBee。

各物聯網通信技術指標對比如下:

物聯網投資,看這一篇就夠了

在實際物聯網連接中,費用成本導致通常只有10%-20%物聯網連接選擇運營商的無線蜂窩技術,其中存量以2G為主,但4G佔比正快速提升;其餘大部分仍然是免費的局域物聯網技術為主,其中存量以WiFi連接為主。華為預測各物聯網技術連接數量的分佈如下圖。

物聯網投資,看這一篇就夠了

運營商的無線通信技術連接中“低速率連接:中速率連接:高速率連接≈6:3:1”,對應的應用場景及技術要求如下圖:

物聯網投資,看這一篇就夠了

(二)NB-IoT現狀分析

不難看出,LPWA技術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在眾多物聯網通信技術中最受關注。其中NB-IOT標準更是因其廣覆蓋、低功率、高容量、低成本的優勢得到全球各家運營商的青睞,在低速傳輸的領域佔據絕對優勢,未來優勢將會更加明顯。目前全球運營商物聯網通信網絡部署情況如下圖(很多運營商同時部署2種或多種LPWA網絡):

物聯網投資,看這一篇就夠了

由於華為在NB-IoT國際標準制定中發揮的主導作用,我國官方層面和運營商大力扶持NB-IoT相關產業鏈的發展,預計NB-IoT技術將佔據國內LPWAN細分市場大部分的市場份額。目前國內三家運營商NB-IOT的部署進展如下:

物聯網投資,看這一篇就夠了

四、無線模組分析

(一)無線模組介紹

對於大部分小夥伴來說無線模塊是個陌生的東西。如果類比互聯網的場景,模組就是我們電腦的網卡,它可以將人(傳感器)的信息傳遞到互聯網(物聯網),從而實現聯網通信。有些模組還有定位功能。

所有物聯網感知層終端產生的設備數據需要通過無線通信模組匯聚至網絡層,進而通過雲端管理平臺對設備進行遠程管控,同時經過數據分析有效對各類應用場景進行管理效率提升。無線通信模組與物聯網終端存在一一對應關係,屬於底層硬件環節,具備不可替代性。

無線模組可以分為通信模組和定位模組兩大類。根據通信技術標準的不同,又可以分為以多種類型(見下表)。由於實際應用中通信標準較多,且存在複用的情況,所以無線模組多以多模形式存在,同時具備多種模式的通信和定位功能,以滿足複雜的應用環境。

物聯網投資,看這一篇就夠了

蜂窩模組是佔據模組市場的大頭,特別NB-IOT模組,更是未來各廠商重點佈局的產品。Machina Reasearch預計2020年無線模組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00億元,其中蜂窩模組將達到180億元。

物聯網投資,看這一篇就夠了

(二)產業格局說明

在全球無線模組市場上,國外企業仍佔據主導地位,包括Telit、Sierra等, 目前最新可以查到2017年一季度各公司的蜂窩模組出貨量約1377萬部,芯訊通(日海通信子公司)的出貨量佔到23%,全球最高,但因為產品主要以低端的2G模組為主,毛利率只有14%多一點,營收份額只佔到9%,和以上兩家有很大的差距。

物聯網投資,看這一篇就夠了

隨著產業的逐步成熟,Telit、Sierra等龍頭公司,除了在產品方面向4G模組升級,產業佈局上也均向“模組+平臺”的模式轉型,提高增值價值。所以毛利率能保持較高的水平。以下為各公司近三年毛利率的變化情況。

物聯網投資,看這一篇就夠了

目前國內廠商發展迅猛,主要的無線模組廠商有日海通信、移遠通信、杭州古北、廣和通、上海慶科、有方科技、高新興、中移物聯網公司等。相關公司2016年的出貨量情況見下表:

物聯網投資,看這一篇就夠了

(三)行業發展趨勢

根據各諮詢公司的預測,無線模組未來3年至少保持30%的複合增長率,其中NB-IOT更是會達到80%的複合增長率。而如此高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就是價格降低激發應用側的爆發。

物聯網投資,看這一篇就夠了

注:1、CAT0、CAT1、CAT4是4G LTE技術的三種細分標準。

2、以上價格為達到批量供貨後的穩定價格,當前由於產品還沒有得到充分釋放,實際價格會高於此價格。

在無線模組的生產成本中,芯片要佔到60%以上。作為NB-IoT標準的主要發起人的華為海思優先追求批量芯片出貨能力以推動成本的降低。華為已宣佈業界首款商用NB-IoT芯片Boudica出貨量達到1000萬片,對應NB-IoT模組的價格2018年年中可以普遍降至30元左右。

物聯網投資,看這一篇就夠了

為了加快推動NB-IoT產業化進程,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都宣佈加大對於物聯網的補貼。

中國電信2017年10月採購NB-IoT模組50萬片,每片銷售價36元/片,中國電信為中標廠商中興物聯提供單片30元補貼。本次採購價36元/片實現了將模組成本降至5美元的目標。

中國移動正通過專項補貼和打造一站式解決方案兩個方面工作降低物聯網終端成本。在專項補貼上,中國移動宣佈推出20億的物聯網專項補貼,10億是專門為NB-IoT準備,最高補貼率可以到達80%,另外10億用於4G物聯網模組補貼,補貼率最高到達50%。

五、平臺層分析

平臺在整個物聯網體系架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它不僅實現了底層終端設備的“管、控、營”一體化,為上層提供應用開發和統一接口,構建了設備和業務的端到端通道,同時,還提供了業務融合以及數據價值孵化的土壤,為提升產業整體價值奠定了基礎。

物聯網投資,看這一篇就夠了

(一)平臺介紹

按照邏輯關係和功能物聯網平臺從下到上提供終端管理、連接管理、應用支持、業務分析等主要功能,以此命名為以下4個平臺。

1、設備管理平臺DMP

DMP平臺對物聯網終端進行遠程監控、設置調整、軟件升級、系統升級、故障排查、生命週期管理等功能。同時可實時提供網關和應用狀態監控告警反饋,為預先處理故障提供支撐,提高客戶服務滿意度;開放的API調用接口則能幫助客戶輕鬆地進行系統集成和增值功能開發。一般DMP部署在整套設備管理解決方案中,整體報價收費;也有少量單獨提供設備管理雲端服務的廠商,每臺設備每個月收取一定運營管理費用。

DMP平臺一般為公有云廠商提供,一般不提供硬件解決方案,只從雲端延伸,提供終端、網關和雲端的軟件API,供大客戶開發自己的物聯網系統。公有云平臺廠商的客戶也有很多物聯網平臺。他們利用公有云的IaaS資源,輔助以硬件,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2、連接管理平臺CMP:CMP平臺一般應用於運營商網絡上,實現對物聯網連接配置和故障管理、保證終端聯網通道穩定、網絡資源用量管理、連接資費管理、賬單管理、套餐變更、號碼/IP地址/Mac資源管理,更好的幫助移動運營商做好物聯網SIM的管理,運營商客戶還可以自主進行SIM卡管控,自主查看賬單。

CMP平臺提供商的發展需要儘可能和運營商、雲計算廠商取得合作,共同提供連接服務來獲取更多的分成收入,例如Jasper在全球範圍內和各國運營商、雲計算廠商AWS、微軟合作。

3、應用支持平臺AEP:AEP平臺是提供應用開發和統一數據存儲兩大功能的PaaS平臺,架構在CMP平臺之上。具體來看AEP平臺具體功能有提供成套應用開發工具、中間件、數據存儲功能、業務邏輯引擎、對接第三方系統API等。

AEP廠商決勝的關鍵在於提供開放的平臺和操作系統,建立龐大的應用開發社區,使應用開發變得便利同時推出自己跨行業的通用性應用,積累更多客戶和連接。由於AEP平臺和上層應用結合緊密,未來隨著應用複雜化,AEP平臺從每個設備中收取的服務費用將逐漸提高,提升整個平臺價值。

4、業務分析平臺BAP:業務分析平臺包含基礎大數據分析服務和機器學習兩大功能。目前BAP目前還未得到充分的重視,物聯網應用成熟以後,BAP將成為提升業務質量的重要工具。

(二)發展現狀

目前還沒有公司同時提供以上4項服務,每家平臺提供商都有自己專注的領域和獨特優勢。一些世界知名的物聯網平臺功能逐漸豐富,打造全功能平臺。

類比互聯網發展中用戶量決定未來的邏輯,數據將會物聯網市場最重要的資源;參照互聯網初期6美元/戶的估值方法,有專家已經提出物聯網平臺公司4美元/M流量的估值方法。而掌握物聯網數據的平臺層在物聯網產業鏈中的價值將會大大提升。

根據Nokia預測,2025年整個物聯網產業產值將達到4000億歐元,其中DMP+CMP+AEP平臺市場佔整個物聯網市場12.5%,即加起來超過500億歐元。根據First Analysis預測,AEP平臺市場佔比將在三類平臺市場總和中達到53%。

物聯網投資,看這一篇就夠了

目前國內物聯網平臺主要參與公司的佈局如下:

物聯網投資,看這一篇就夠了

六、投資策略分析

國內物聯網產業處於起步階段,市場參與者併購重組動作非常頻繁,尚未形成穩固的產業格局,雖然目前有幾家公司已經形成領跑的優勢,但仍然存在變數,需要持續關注行業發展動態。物聯網發展初期,連接層和平臺層將首先受益,我們將相關投資標的彙總如下:

物聯網投資,看這一篇就夠了

本文僅作為物聯網行業投資機會的梳理,讓大家對於物聯網有個輪廓性的認識,後續我們將會針對部分優質標的做深入的分析。

懂投資的成哥:8年通信老炮,2年金融新兵,通信行業投資路上,期待一起攜手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