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豐縣趙莊鎮:「小喇叭」發揮大作用 脫貧路上傳遞「好聲音」

【中原經濟網訊】(河南經濟報記者 吉娜 通訊員 楊國棟 王璐 嶽善國)“大家早上好,今天咱們主要說說黨的扶貧政策有哪些,貧困戶們可以享受哪些優惠補助,怎樣依託政府搭建的平臺脫貧致富......"7月25日早上六點,寶豐縣趙莊鎮趙莊村的“小喇叭”又開始“工作” 了,通俗易懂的話語,內容詳實的政策,風雨無阻的傳遞著黨的好聲音。

“今天說的是扶貧政策,聽聽咱鎮上幫扶隊員們主要幹啥工作”“自從有了小喇叭,俺們足不出戶就知天下事了。”“每天聽到的內容都不一樣,現在幹活的時候聽聽廣播,可有意思啦!”趙莊村的群眾們提起“小喇叭”,無不交口稱讚。

今年以來,寶豐縣趙莊鎮積極貫徹落實上級脫貧攻堅工作精神,不斷創新村級宣傳方式,利用各村的小喇叭廣泛宣傳扶貧政策,讓群眾在茶餘飯後就能熟悉精準扶貧的相關知識信息,明顯的提高了群眾對脫貧攻堅工作的知曉率。

“我們通過‘小喇叭’傳遞好聲音,明確打造村級特色廣播陣地。”該縣趙莊鎮負責人介紹說,一是各村室統一錄製具有正能量的廣播內容,各村“三委”人員輪番上陣講一講;二是適時更新廣播內容,在大力宣傳扶貧政策的基礎上,緊密結合當前開展的危房改造、危房清零、防溺水、徵兵和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針對性地進行廣播宣傳。三是認真改變工作模式,凡是村上的大小事都在‘小喇叭’廣播,讓村民聽得明、聽得懂,成為全村的“公示廣播站”。

如今,“小喇叭”深入人心,內容風趣幽默,道理清楚明白。村上的老先生、老太太們都喜歡聽聽“小喇叭”,看看今天又說了啥?尤其是該鎮曾經要求辦理低保戶、貧困戶的一些群眾,自從聽了“小喇叭”,明事理、懂政策,認識到自己不符合辦理條件,更加明白勤勞致富的意義和作用。

扶貧先扶志,治貧先治愚。寶豐縣助力脫貧攻堅“小喇叭”開播以來,已經實現全縣320個行政村全覆蓋,廣大群眾在田間地頭、自家房前屋後就可以聽到黨的聲音、國家扶貧政策等信息,搭建起了幹部群眾的“連心橋”。同時,該縣在選編“小喇叭”內容時,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遞黨的聲音,並結合如火如荼開展的“評星樹典”“十大新鄉賢”等創評活動,把評選出的“感恩之星”“和善之星”“明理之星”“文明之星”“致富之星”等一批脫貧攻堅先進典型“請進”廣播室,用他們的事蹟感召、影響身邊的人,激發全縣貧困群眾立志脫貧的鬥志。

“今後,我們還將不斷創新小喇叭的宣傳模式,譬如讓群眾參與廣播宣傳,發揮群眾的示範作用,真正讓群眾動起來。”該縣縣委宣傳部負責人表示,“小喇叭”通過宣傳身邊人的向上精神、生動事例,讓典型模範走進了鄉鄰鄉親,帶動了廣大群眾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為助力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