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內向與朋友

外向、內向與朋友

(圖片選自花瓣網)

【一】

每當我和別人說“我其實是一個內向的人”,很多人都會哈哈大笑,說“你別開玩笑了!你要是一個內向的人,就沒有人敢外向了”,因為他們看到的我,是在公共場合還蠻喜歡說話的我,是面對學生能談笑自如的人,是在眾人面前可以激情演講的我……

所以這樣的我,怎麼可能是內向的呢?

其實外向和內向的區別並不在於是否健談、活潑、開朗,而在於他們獲取心理能量的來源不同。

外向的人傾向於從他人身上獲取能量,歡樂熱鬧的氛圍、相談甚歡的溝通,都可以讓外向的人感受到能量。

而內向的人更多的是自我供養,他傾向於從獨處的環境中自我療愈,能夠在自己構建的獨處環境中獲得安全感,自己開導自己,從而恢復狀態,自動補血,而不需要藉助外部的力量。

所以,內向的人更願意獨處,而外向的人則喜歡與眾人相處。

而我就是那個喜歡獨處的人,自個兒看書,自個兒寫東西,自己和自己玩,還感覺蠻快樂。

所以說我是一個內向的人。

當然,我今天要說的重點並不是分辨誰內向誰外向,而是想延伸出一個話題——不同性格的人應該如何交朋友,如何和朋友相處,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朋友圈,各自又應該有什麼樣的注意事項。

我覺得這個問題蠻重要的,如果處理不好,會特別影響生活,我身邊就有人碰到這樣的問題,也是我為什麼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二】

先從外向的人開始。

我們剛才說,外向的人需要從他人身上獲取能量,所以外向的人表現得更需要朋友,他需要和他人交流,和他人玩。

所以,你讓他獨自呆一天沒問題,但你讓他獨自呆一個星期,他可能會“瘋掉”,我那位朋友就是這樣的。

但是成年人的世界裡,尤其是現代社會,有各自的生活各自的忙,有多少人,正好在那個時間、那個地點,願意陪伴你、傾聽你,願意接納你、安放你,而不太影響自己的生活呢。

這就需要你有良好的朋友圈,而這個良好的朋友圈又需要你善於甄選、識別和管理。

第一、儘量交性格相近的朋友,尤其是密友和另一半(人們常常忘了,維繫婚姻關係的根本不在於愛,而在於兩個人的友誼之光)

一般來說,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

但如果一個外向的人,交的密友和另一半恰恰是內向的人,那就需要這個外向的人有較高的人際交往技巧,把握好親密和分離的度,尤其是親密的度。

如果處理不好,就會讓對方感覺到窒息,感覺到關係的維護成本太高,因為內向的人需要的更多是分離,而不是親密。

第二、朋友需要分層管理。

朋友和朋友也是不一樣的,有些是用來交心談心的,有些是用來一起吃飯逛街的,還有些僅僅是可以聊聊娛樂八卦的,把每一個人放在你人際關係圈層的不同環上,然後在不同的環上,你外放給予的和渴求得到的要不一樣,要懂得一定的取捨和平衡。

不要只有推心置腹的朋友,因為你的需求不僅僅是靈魂碰撞,還有娛樂八卦。

也不要只有娛樂八卦的朋友,同樣你的需求不僅僅是娛樂八卦,還有安放心靈。

不要對推心置腹的朋友敷衍散漫,也不要待娛樂八卦的朋友掏心掏肺。

不要期待推心置腹的朋友能經常陪你吃飯逛街,也不要渴求娛樂八卦的朋友能讀懂你的心。

第三、定期清理、學會拒絕。

遇到不合適的朋友,不管是處於哪一個環上的,要及時把他們清理掉。

比如需要耗費你大量時間、精力的朋友,比如和你三觀越來越不一致的朋友,比如完全沒有界限的朋友,比如經常指責你生活方式的朋友,比如總是讓你心情非常不好的朋友,等等。

要學會拒絕,要把他們從你身邊即使清理掉。

記住,凡是讓你變得虛弱的、狹隘的,都不是合適的朋友。

第四、給時間一點耐心。

這一點主要是針對密友來說的。

我們常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但最懂你的朋友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有幸遇到,那麼在最開始相處的時候,就不要過於奢望進入深層關係,給時間一點耐心,如果那個人屬於你,他總會回到你身邊。

【三】

現在說內向的人。

內向的人喜歡獨處,但不代表他們不需要朋友,因為他們也需要獲得自我認同。

上面談的四點也適用內向的人。

但部分內向的人還很容易碰到另外兩個問題。

第一,討厭社交,甚至有社交恐懼症。

部分內向的人不太喜歡熱鬧的場合,這很正常,但不要急著去對抗,也不要過於否定自己,甚至想著去改變自己。

內向的人是沒法變成外向的人的。

你只需要把它當成是一份工作,一個場合去應對,應對完之後,你就可以回到自己的世界裡去了。

第二,感覺自己不需要朋友。

內心的人因為喜歡獨處,不會表現得像外向的人那樣渴求朋友,但還是應該有自己固定的小密圈或者小眾朋友圈。

因為這是一個深入更高層面的交往方式,可以讓你的人際交往質量變得更加高級、純粹和乾淨,可以讓你把珍貴的話題、情緒、邏輯,以及收穫的驚喜,分享給他們,從而獲得更多的自我認同。

【四】

最後,不論是外向的人還是內向的人,都要明白,這世界上沒有人能百分之百的理解你,無論是知心朋友、親密愛人,還是你父母,沒有人能知道你靈魂深處在想什麼。

周國平說過:愛,可以讓你不寂寞,但是卻無法讓你不孤獨。即使是最親密的愛情,最貼心的愛人,不能,也不應該替代你自己。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和自己內心對話,不要把這個責任強加到愛人身上。

這多樣適用於友情朋友和親情父母。

所以,每個人都要學會自我獨處和自我安放,尤其是外向的人,一定要處理好親密和分離的關係,在親密上要適當節制,要懂得適度的分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