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不再對華出口「猴版」蘇-35,最後一批蘇-35有望全面升級!

蘇-35第4批來華,年底交付完畢

俄羅斯不再對華出口“猴版”蘇-35,最後一批蘇-35有望全面升級!

在今年早些時候,有俄羅斯網友拍到一架隸屬中國空軍的蘇-35戰鬥機,從中國遠道而來,降落到了俄羅斯一個軍用機場。據說,這架中國空軍的蘇-35戰鬥機是要返廠進行綜合性升級。而近日有俄羅斯媒體又報道說,俄羅斯已經向中國交付了第4批蘇-35戰鬥機,這樣一來,俄羅斯總共交付了19架蘇-35,剩餘的5架按照合同也會在2018年年底前交付完畢。

俄羅斯不再對華出口“猴版”蘇-35,最後一批蘇-35有望全面升級!

之前那架蘇-35雖然不知道在是第幾批交付給中國空軍的,但即便是最早交付的一批,算來在中國空軍使用了也不過1年時間,這麼短時間就返廠進行升級,引起了不少網友的議論。這些議論中,有不少是質疑俄羅斯廠家製造質量不過關,使用沒多久就要升級,那今後升級的次數可能會更多,到最後就會像美國F-35一樣不停的打補丁、再多收費了。其實,俄羅斯媒體後來報道中提到,此次升級並不是在彌補製造缺陷,而是在把出廠的蘇-35“標準版”進行功能擴充,也就是增強綜合性能,如果這一架進行升級後效果良好,甚至不排除最後一批次的5架,將都會在出廠後就已經是按照此次綜合升級過的“高配版”了。

俄羅斯不再對華出口“猴版”蘇-35,最後一批蘇-35有望全面升級!

但是中國眾多“吃瓜網友”對於俄羅斯賣給中國蘇-35是閹割過的“猴版”這一推測,有不少人都深信不疑。雖然俄羅斯之前出口給中國的武器裝備都是經過“功能刪減”的“定製版”裝備,可是這並不是俄羅斯專門針對出口中國才搞的手段,這是其對外武器出口的一貫行為,這個行為其實在世界上其他武器出口國也是慣例,比如美國。而我國對於出口的一些型號武器裝備也是按照這個“國際慣例”執行的,所以即便俄羅斯出口給我們是“猴版”型號,也沒有關係,我們強大的軍工科研人員將會先將其修補成“原版”,然後再賦予其國產編號,進而不斷的推出改進版,再以優良品質和低廉價格出口給其他國家。

俄羅斯不再對華出口“猴版”蘇-35,最後一批蘇-35有望全面升級!

而對於中國為何要花費數十億美元購買24架蘇-35,“吃瓜群眾”們紛紛表示:我們已經有了殲-20和殲-16,再買蘇-35還不如多造這兩種新型戰機。況且,殲-20用來對抗F-35,甚至F-22都是可堪一戰的優秀戰機。而在“吃瓜群眾”眼裡,蘇-35只不過是俄羅斯的蘇-27深度改進版,沒啥技術含量,就是俄羅斯拿來騙錢湊數的。這種看法在中國宣佈購買蘇-35前後是非常流行的,但是說蘇-35沒有技術含量就顯得太過了,畢竟,俄羅斯空軍自己裝備的也是同型號的蘇-35。甚至中國購買的蘇-35和俄羅斯空軍訂購的蘇-35,都是在一條生產線上生產,只不過在出廠後一個飛往中國,一個飛往俄羅斯空軍駐地。並且,俄羅斯高層都主動明確表態:這批中國蘇-35,雖然後綴有出口的“SK”字母,但是從內到外都是與俄羅斯自用的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地方也是按照中方的要求進行的改動。

俄羅斯不再對華出口“猴版”蘇-35,最後一批蘇-35有望全面升級!

其實,中國航空工業發展到現在,已經不是昔日的“吳下阿蒙”了。沈飛多年的殲-11系列研製和生產經驗不是說著玩的,從殲-11A到殲-11B、殲-15、殲-16的一系列“大作”,令俄羅斯深刻感覺到對中國過多的進行“保密”其實是無效的,還不如在合同中談好,按照中方要求生產,多掙些外匯實在些。如果一味的對中國限制、再賣給我們“猴版”裝備,那即便中、俄之間關係再鐵,在高端武器裝備交易這個“搖錢樹”上,俄羅斯將不會再得到一分錢!而俄羅斯在蘇-35的項目上,其實是深諳其理的,所以不但沒有對蘇-35進行“閹割”,還大方的按照中方要求進行了一些“定製”,這樣一來,將對於今後中、俄兩國的武器交易的持續、高檔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