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司法廳(局)長座談會交流發言摘登

全國司法廳(局)長座談會交流發言摘登

廣東省司法廳廳長曾祥陸

這次全國司法廳(局)長座談會秉承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開拓精神,研究謀劃司法部重新組建後全系統改革發展思路,集中部署司法部和全系統改革工作,為我們全面深化改革、推動事業發展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政華部長的報告要求我們:必須堅持政治引領,建設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的政治機關;必須找準職責定位,精準把握司法系統使命任務的深刻變化;必須提高工作站位,更好地在服務大局中謀劃事業、有為求有位;必須調優精神狀態,奮力推動改革新突破、實現事業大發展。我認為,看齊部裡的思路,就不會在政治上出偏差;落實部裡的措施,面對困難就不會沒有辦法、手忙腳亂;跟上部裡的節奏,就不會出現落後局面,就能做一件成一件。

一、嚴對標、實對錶,堅決有力抓好以改革為中心的各項工作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全面深化改革就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東打造成“兩個重要窗口”,明確要求廣東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可以說改革開放就是廣東溶入血液的最突出符號。

近年來,廣東省司法廳將改革作為厲行法治、破解難題、創新發展的關鍵一招,壓茬推進司法系統5大領域、28個方面的98項任務、179條具體改革措施,開展全省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履職報告評議,推進示範監獄和“四個中心”建設,首開社區服刑人員震撼教育先河,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指導站覆蓋禁毒重點地區,建成“線上30秒、線下半小時”公共法律服務圈,村(社區)法律顧問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創建律師行業黨建工作示範點,高標準組建6家合作制試點公證機構,健全訪調對接、訪調聯動工作機制,行政許可材料縮減30%以上,95%以上項目實現網上全流程辦理,得到省政府充分肯定。

廣東省司法廳將對標對錶這次座談會提出的改革思路、舉措、重點,堅持政治引領、黨建先行,堅持突出重點、統籌全局,繼續固強補弱、創新創先。以憲法學習宣傳教育為統領,強化“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落實;堅守安全底線,踐行改造宗旨,堅決維護監所絕對安全,向社會回送守法公民;加快建設實體、語音、網絡平臺、電視機頂盒共融互通的公共法律服務生態網絡;推進涉外法律服務工作;全面加強律師隊伍政治建設和黨的建設;堅持發展“楓橋經驗”,完善訪調聯動工作機制;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建設“數字法治、智慧司法”。

部裡機構改革工作謀劃早、行動快、力度大,在中央和國家機關中走在前列,為我們探出了路徑、樹立了榜樣。往後兩個月,省一級機構改革就要進行了。我們相信,在司法部有力指導和支持下,地方司法系統的機構改革肯定能夠按質按要求完成,必然能夠實現政治大建設、機構大整合、職能大融合、人員大團結、事業大發展。

二、順大勢、應大局,在助力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彰顯司法系統職能作用。主動助力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四個走在全國前列”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的期望和要求。廣東省委提出要努力把廣東建設成為全國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我們已經制定《廣東司法行政工作助力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的行動方案》《廣東司法行政工作助力打贏“三大攻堅戰”行動方案》等系列行動方案,下來將統籌推進行動方案各項任務落實,做到服務中心工作與改革發展同步推進,期盼得到部裡的指導。

積極推動以法治建設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謀劃、拍板決策、見證推動的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廣東省委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改革開放的“二次創業”。政華部長高度重視以法治建設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在指揮組織開展專題調研。廣東省司法廳在前期調研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礎上,將積極推動建立健全常態化、制度化的法律事務協調機制,推動區際司法協助、行政執法、法律服務等的交流合作,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努力夯實司法所在基層法治建設中的根基。司法所是基層法治建設的重要陣地,是司法系統職能發揮和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面對當前司法所建設滯後、人少事多、保障不足、職能發揮不充分等現狀,希望乘機構改革的機會推動司法所逐漸強起來、全面強起來。我們激動地看到,部里正在制定《司法所工作條例》,希望能制定好。如果要搞試點,廣東願意承擔試點任務。

三、講擔當、求實效,推動形成凝心聚力促改革發展的良好局面。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我們必須鼓足精氣神,錘鍊硬作風,以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新擔當新作為,推動這次會議的部署要求落地見效。講到落實,關鍵是要向新組建的司法部領導班子學習:謀劃各項工作時講政治,佈置各項工作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抓工作落實時日夜兼程、務求實效,對難點重點不迴避,攻堅克難。唯有如此,才能幹好工作、完成使命。

全國司法廳(局)長座談會交流發言摘登

北京市司法局局長苗林

這次全國司法廳(局)長座談會是在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進司法系統機構改革和工作改革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會議主題鮮明、內容豐富、重點突出、安排緊湊。政華部長的講話站位高、格局大,把脈準、體系清,措施實、文風新,讓人倍受鼓舞、深受啟發,為我們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導和基本遵循。

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推進會和全國司法廳(局)長座談會,是一次大學習、大布局、大提升的重要會議。

會議深入學習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和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重要思想,深刻把握了司法體制改革的歷史方位、總體戰略、目標任務和方法路徑。以“四新”(新思想、新時代、新階段、新任務)為座標,在司法體制改革“一二三四五”總體戰略下,緊密結合機構改革和工作改革,形成了全新的工作定位和“一統四大”的工作佈局。司法體制改革涉及司法系統改革的範圍最廣、任務最多、標準最高,在50項改革任務清單中需要我們單獨承擔的任務就有12項。以機構改革和依法治國辦公室籌建為標誌,司法系統職能明顯強化、地位明顯提升。

新一屆司法部領導班子組建以來,始終堅持講政治、抓業務、促改革,全系統工作呈現出蒸蒸日上的發展態勢。

我們深切地感受到,新一屆司法部領導班子高舉旗幟、維護核心的政治定力。面對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部領導班子旗幟鮮明講政治,始終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明確政治引領、黨建先行工作思路,建立首題必政治制度,強化政治機關定位和屬性,在政治引領上為全系統做出了表率和示範。

我們深切地感受到,新一屆司法部領導班子胸懷大局、登高望遠的戰略謀劃。從新時代推進司法事業大發展的高度,加強全局工作謀劃部署。司法部全面深化改革五年綱要、公共法律服務建設意見、監獄管理工作“五大改造”理念、建立全國統一戒毒模式、矛盾不上交三年目標、“數字法治、智慧司法”,“三化、四鐵、五硬”幹部隊伍建設,等等,司法系統頂層設計全面加強,各領域工作思路全面推出,在強化工作佈局上為全系統做出了表率和示範。

我們深切地感受到,新一屆司法部領導班子凝心聚力、善做善成的工作狀態。面對全面依法治國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真正做到了“挑別人不願意挑的重擔,啃別人不願意啃的硬骨頭”。面對司法系統機構改革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真正實現了“人員大團結、人心大融合、事業大發展”,在強化系統合力、幹事創業上為全系統做出了表率和示範。

新時代司法系統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關鍵在於狠抓落實。圍繞貫徹落實此次會議精神,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強請示彙報,深入學習貫徹。會後,我們將第一時間向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專題彙報政華部長重要講話精神以及部黨組對機構改革、全面依法治國辦、司法系統改革等工作的最新部署和要求,最大限度地爭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將此次會議精神特別是政華部長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首都司法系統大學習大討論大培訓活動的重要內容,通過各種形式,切實在掌握精神實質、融會貫通上狠下功夫。對照政華部長提出的六點意見,結合首都司法系統的具體情況和特點,形成全面貫徹落實意見,制定具體工作賬單,確保首都司法工作與會議精神高度一致、有序銜接。

二是全面對標對錶,持續深化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上,認真落實司法部深化改革規劃五年綱要,積極推動《北京市關於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的實施意見》以及11個分領域改革意見的落地見效。積極有序做好機構改革準備和實施工作,在全面優化職能配置、機構配置和人力資源配置上狠下功夫,在思想不亂、工作不斷、隊伍不散、幹勁不減上狠下功夫。切實做好我市全面推進法治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的籌備和啟動工作,立足本市法治實踐,堅持需求導向,重點在“八個率先”上下功夫,即在加強黨的領導,著力在率先健全黨對法治建設統籌領導體制機制上下功夫;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著力在率先構建完整的地方法規體系上下功夫;深入推進依法行政,著力在率先建成法治政府上下功夫;深化司法體制改革,著力在率先推進公正司法上下功夫;加大全民普法力度,著力在率先全面提升市民法治素養上下功夫;加強法治職業共同體建設,著力在率先鍛鍊一流法治隊伍上下功夫;加強科技應用,著力在率先完善與信息化技術融合的法治保障上下功夫;建立監督、考評及公示機制,著力在率先完善全面依法治國首善之區建設責任制上下功夫,切實履行好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新職責新使命。

三是堅持久久為功,切實發揮作用。通過抓統籌、明責任、強能力、轉作風、嚴問責,進一步抓緊抓實抓細各項工作,切實發揮好“五大職能作用”,即發揮好化解風險維護穩定的先導性預防作用、推動依法治國實踐的協同性促進作用、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創新性驅動作用、滿足人民法律需求的有效性供給作用、服務黨委中心工作的基礎性保障作用,為全面履行新時代司法工作的新使命提供有力保障。

全國司法廳(局)長座談會交流發言摘登

江蘇省政府法制辦主任

這次會議,正值司法系統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選擇在深圳這個改革的前沿、開放的窗口召開,具有重要的標誌性意義。傅政華部長的重要講話,深刻闡明瞭司法系統的政治機關定位和建設要求,進一步明確了全系統改革的方向和任務。袁曙宏書記的傳達和通報,讓同志們對改革的要求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和領會,為下一步推進改革提供了具體指導。我就全面提升新時代法治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幾點建議。

一、突出行政複議職能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推進以集中複議為核心的行政複議體系改革

行政複議是政府內部層級監督的一項重要制度,從長遠來看,要把行政複議打造成解決行政糾紛的主渠道,從而使更多的矛盾糾紛能夠通過行政複議來解決,解決不了再到法院尋求司法最終救濟。1999年開始施行的行政複議法,已經不能適應有效化解行政爭議的要求,突出表現在行政複議資源分散、資源配置效率偏低等方面。

二、優化司法系統履行職能方式,加強職能銜接和整合

注重形成推進依法行政、行政立法、合法性審查、行政執法監督、行政複議應訴、法制研究宣傳等各項工作之間的關聯貫通,提高行政效率。在立法過程中搜集到的法律問題,要向合法性審查、執法監督、行政複議應訴等環節作提示性反饋。堅持開門立法,把立法過程變為普法過程,增強社會公眾的認同度。行政執法監督要將立法後評估和行政複議中發現的普遍問題作為導向,突出規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執法行為。在行政複議應訴工作中要認真研究典型案例,加強統計分析,總結其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實現“糾正一案、規範一片”的效果。推動構建更加完善的現代調解制度,統籌協調仲裁、行政複議、行政調解、人民調解等多種爭端解決方式,形成信息互享、優勢互補、協作配合的互動機制,推動矛盾化解工作實現跨越式發展。

三、圍繞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不斷完善行政立法體制機制

一是加強立法決策與改革決策相銜接。按照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的要求,著力開展規範改革中共性問題的立法,積極推進本系統組織機構立法,實現從規範行為立法到規範行為與組織立法並重轉變。二是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工作。比如,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上,涉及的地方和部門利益錯綜複雜,建議制定專門的法律來統一協調、統一治理,將“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真正落實實處。在“一帶一路”建設上,我省處於“一帶一路”交匯點,企業在權益維護和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諸多訴求,建議研究制定提供境外法律援助的法律法規,為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提供保障。三是堅持立改廢釋並舉。抓緊清理修改一切不符合新發展理念、不利於高質量發展、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人民群眾期盼的法律法規,實現法律法規清理常態化、制度化。根據改革要求和法律法規實施情況,加強立法解釋工作,充分發揮法律解釋針對性強、反應及時、便於操作的特點,增強法律法規的可執行性,實現立法與執法的良性互動。四是推進區域制度一體化。推動長三角等區域逐步統一涉及經濟發展、環境保護、民生保障、社會穩定、市場準入、人才流動、信用管理、金融管理等方面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的政策標準。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重點共性問題、跨區域治理問題相關的制度建設,探索採取緊密型協作方式共同起草、協調、論證,並建立區域內各地方制度建設動態通報制度、重大制度建設聽取意見制度和交叉備案制度。

四、以完善考核評價機制為重點,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督查

建議從頂層設計上完善法治政府建設考核評價體系,發揮好各級政府的主導作用,明確和強化考核結果對各級政府的約束作用,進一步完善法治政府建設督查機制,強化法治政府建設考核評價的權威性和影響力,帶動形成從黨政領導幹部到工作人員的責任閉環,構建知責明責、守責盡責的法治政府建設推進機制。

全國司法廳(局)長座談會交流發言摘登

湖北省政府法制辦主任

正值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地方黨政機構改革即將開展之時,司法部選擇在深圳市這個改革開放的前沿召開這次全國司法廳(局)長座談會,意義重大,必將對推進司法系統的改革、推進司法事業的大發展產生積極作用。

新組建的司法部職責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方方面面,貫穿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個環節,既是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的辦事機構,也是國務院的重要組成部門,應該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一、當好參謀部,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中實現新作為

一是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統籌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二是要加強理論研究,為黨和國家完善全面依法治國的頂層設計提供決策參考。三是要加強督促檢查,解決全面依法治國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四是要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和考核辦法,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

二、當好促進部,在深入推進依法行政上實現新作為

一是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提高立法質量,確保立法與改革相銜接,加大立法備案審查力度,為實現良法善治打下良好基礎。二是要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加強行政執法協調,全面推行行政執法規範化建設,大力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完善執法程序,健全執法制度,落實執法責任,促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三是要充分發揮行政複議層級監督和化解行政爭議的雙重功能,推進行政複議體制機制改革。

三、當好工作部,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中實現新作為

一是要加強監獄、戒毒、社區矯正管理工作,確保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二是要加強人民調解工作,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在化解社會矛盾糾紛中的第一道防線作用。三是要加強行政複議、仲裁、公證、行政裁決工作,發揮它們在化解社會矛盾糾紛中第三道防線的作用。四是要推行行政調解制度,推動行政執法部門把行政執法與行政調解結合起來,更好地化解執法爭議,維護群眾利益。

四、當好服務部,在提高法律服務質量上實現新作為

一是要服務決策,建立健全法律顧問制度,充分發揮法律顧問的作用,為黨政重大決策提供法律服務。二是要服務中心,圍繞“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建設、鄉村振興、自貿區建設、打好三大攻堅戰等黨和國家重大戰略提供法治服務。三是要服務群眾構建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形成覆蓋城鄉、普惠均等、便捷優質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五、當好宣傳部,在促進全民守法上實現新作為

一是要進一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形成全社會大普法的工作格局,推動普法與執法相結合。二是要把學習宣傳憲法作為普法工作的重點,認真開展國家憲法日和憲法宣傳週活動。三是要創新普法方式,採取以案釋法等有效方式,增強普法效果。四是要落實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抓住關鍵少數,促使領導幹部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五是要堅持從娃娃抓起,推進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六是要推動法治文化建設,培育全社會法治信仰。

全國司法廳(局)長座談會交流發言摘登

四川省司法廳長

這次會議是在全系統機構改革關鍵時期一次舉旗定向的重要會議。政華部長緊緊圍繞全系統新的職能定位,從政治責任、歷史方位的高遠視角,就推進政治建設、堅持黨的絕對領導、踐行為民宗旨、深化工作佈局、展現法治擔當、書寫滿意答卷作了深入部署,對堪當時代重任下的班子隊伍建設指明瞭前進方向。司法改革的成敗關鍵在隊伍,法治建設的進程根本在素質。四川在司法行政機關隊伍中堅持“政治鑄魂、素質提能、文化凝智、創新聚力、法治強基、廉潔固本”理念;在監獄戒毒警察隊伍中堅持“政治建警、忠誠塑警、素質強警、文化育警、從嚴治警、從優待警”理念;在法律服務隊伍中堅持“黨建引領、法治固本、誠信築基、規範執業”理念,狠抓班子隊伍的戰鬥力、凝聚力、執行力和工作公信力,著力打造緊跟時代節拍、堪當時代重任的過硬隊伍。

一、突出政治引領,在忠誠擔當中提升戰鬥力。始終把政治武裝作為“定盤星”和“壓艙石”,把對黨忠誠作為第一要求,確保全系統在任何時候都絕對忠誠、政治可靠。一是在突發危機中淬鍊忠誠。危急時刻是檢驗忠誠擔當的試金石,更是摔打磨鍊隊伍的好戰場。四川抓住 “5·12”“4·20”特大地震等應急特殊任務,著力鍛造隊伍“危急關頭豁得出來”“關鍵時刻衝得上去”的血性膽魄,創造了“千里大轉移”工作奇蹟。二是在破難攻堅中強化使命。針對歷史包袱重,監獄系統長期落後問題,全系統迎難而上,強化使命意識,歷經十餘年自強奮進,順利邁上跨越快車道。三是在幹事創業中錘鍊作風。制定全省“一年一變化、三年鑄特色、五年創一流”的“五年三步走”發展規劃,全力構建“大安全、大治理、大服務、大普法、大隊建、大保障”六大工作格局,以時代使命化職業擔當,鍛造善作善成、勢必達成的過硬作風。

二、堅持文化自強,在鑄魂塑形中提升凝聚力。發揮文化培樹正氣、扶正祛邪的重要作用,著力構建文化建設“四大體系”,深入推進鑄魂塑形。一是抓好表層物質文化。統一設計司法文化符號,打造“法治四川行”宣傳平臺、“藏漢雙語”法治廣播、“12348藏漢雙語法網”,打造獨具特色的系統文化名片。二是抓住幔層行為文化。將文化與法治結合,引導形成以“服務”“執行”為核心的行為文化,提振隊伍信心、提升系統形象,使司法正能量走進網絡、走向社會。2017年“最美法律服務人”評選活動,四川湯洪林、蔡慶華得票遙遙領先;在剛剛結束的全國政法戰線改革之星投票推薦中,我省 “五措並舉”經驗位居第一。三是抓緊中層制度文化。在全系統營造“尊崇制度、執行制度、維護制度”的良好氛圍,形成“嚴格管理、規範管理、精細管理”的制度環境,打造過硬隊伍。四是抓實核心層精神文化。大力弘揚“對黨忠誠、敢於擔當、尚法善治、服務人民、公平正義”的四川司法精神,制定出臺《進一步激勵廣大幹警擔當作為實幹創新實施意見》,常態化開展升旗、宣誓、授銜、退休、表彰五大職業榮譽儀式,評選表彰十大“傑出衛士”,使隊伍建設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三、始終從嚴管理,在正風肅紀中提升執行力。在班子隊伍建設中狠抓關鍵少數、突出制度建設、強化紀律作風,努力打造“三化”“四鐵”“五硬”堅強隊伍。一是狠抓關鍵少數,建強各級班子。堅持好乾部標準,強化擔責履職嚴明紀律,制定出臺“守紀律講規矩十個絕不允許”“領導幹部八要八不要”“為官不為、庸官懶政問責21條規定”等禁令,以鐵紀律建鋼班子。二是狠抓標準管理,規範職業行為。在全系統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打造法律服務標準化體系。監獄系統將執法管理主要工作一次性整體納入地方標準,全面推進落地落實。開展“標準化建設之星”評選,動態評選表彰“管理規範監獄、監區”,樹立標杆典型。三是狠抓風險防控,打造清廉隊伍。按照“對照崗位職責,梳理崗位職權,找準風險源點,公示接受監督”思路,全面梳理權力清單,查找廉政風險點,制定防控措施。全面建立事前、事中、事後“三個監督”有機結合的廉潔執法風險防控體系,全面築牢隊伍廉潔防火牆。

四、注重素質強能,在改革發展中提升公信力。始終把隊伍素質作為核心戰鬥力抓在手上,以隊伍素質提升推動發展轉型、職能轉變。一是大力提升法治能力。深入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監獄系統深入推進“法治監獄一標準兩辦法”實施。二是大力提升信息能力。四川司法信息化起步雖晚,但推進迅速,全系統狠抓項目牽引、突出實戰練兵,掌握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水平顯著提高。三是大力提升聯動能力。打破監獄工作“高牆意識”,開展“情繫高牆·共建和諧”文藝巡演等一系列活動,常態化開展“離監探親”“大病統籌”,在深入推進“大安全、大執法、大教育、大建設、大保障”中,實現了場所安全和持續穩定。

全國司法廳(局)長座談會交流發言摘登

陝西省政府法制辦主任

今年3月出臺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決定,將原司法部和原法制辦職能整合,重新組建司法部,同時決定將中央依法治國辦設在新組建司法部,這是司法行政和政府法制事業進程中的歷史性變革和開拓性創舉,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全面依法治國事業的重視,對新組建司法部的高度認可。這次會議時機恰當、內容豐富,傅政華部長重要講話以及袁曙宏書記傳達的重要內容,深刻闡明瞭司法部重新組建後司法系統的政治定位和職責任務,進一步明確了司法系統改革的方向和任務,為地方各級司法部門和政府法制部門未來工作提供了遵循。

結合傅政華部長和袁曙宏書記重要講話,我有以下感想:

一、以政治建設引領機構改革。始終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作為推進機構改革的首要抓手。切實擔負起實施改革“施工隊長”的職責,積極主動做好政治動員,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始終,充分調動全體黨員幹部的積極性,讓全體黨員以極高的政治覺悟理解機構改革,以極強的執行力推進機構改革,發揮好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確保機構改革穩步推進。

二、以機構改革推動法治工作再加強。新組建司法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主要職責有法律和行政法規草案起草、立法協調和備案審查、解釋,綜合協調行政執法,指導行政複議應訴,普法宣傳,監獄、戒毒、社區矯正管理等職責,涉及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各方面,職責更全、任務更重,責任更大。新組建司法系統,要統籌協調好原司法部和原法制辦職能,不能簡單的物理整合,要在全面依法治國的高度上系統整合,產生化學反應,做到1+1>2。

我建議主要從以下方面進一步優化、加強相關工作:一是系統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制定相關方案,明確法治政府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基本目標以及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制定完備、科學的考核體系,將法治政府建設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加強檢查督促工作,對法治政府建設情況進行全面督查;做好經驗總結、問題分析等工作,在工作中發現典型、表彰先進,創造深入推薦法治政府建設的良好氛圍。二是切實提高立法質量。圍繞改革亟需、人民關切的內容選定立法事項,有效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改進立法工作機制,發揮新組建司法系統在立法中的主導作用;探索基層調研新方式,不斷提高立法效率。三是著力規範行政行為。積極推進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政府多主動、數據多流轉、群眾少跑路,讓群眾只跑一次落到實處,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加強重大決策和規範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實現“三統一”覆蓋;規範行政執法,全面推行執法全過程記錄規定,行政執法公示公開等制度,著力推進文明執法、公正執法;加強行政監督,以監督促規範。四是不斷改進複議應訴工作。創新行政複議應訴機制,推行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實行陽光復議,不斷提高案件審理的規範化和透明度。

三、抓住機構改革歷史契機化解現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原司法部和原法制辦職能整合,是黨中央高瞻遠矚的戰略規劃,更是我們推進司法系統事業更上一層樓難得的歷史機遇,我們要及時將機遇轉化為行動。我主要談以下建議:一是做好頂層設計,充分發揮中央依法治國辦的統籌協調立法、執法、司法和守法普法職能,為基層工作提供有益借鑑。二是加強對地方工作的聯繫和指導,多召開有關業務方面的座談會等,進行業務交流、協調工作,統一認識、深化共識。三是加強司法系統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原司法行政部門和原政府法制部門的現有信息系統。四是全面加強司法系統隊伍建設,建議司法部加強機關調研,對本系統機構編制等問題提出指導意見,以使機構改革後的編制和人員能夠適應工作的新要求和高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