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鬧情緒,你會怎麼做?90%的家長都做錯了!

孩子闹情绪,你会怎么做?90%的家长都做错了!

人們常把六月天比作孩子的臉——說變就變,形象刻畫出孩子喜怒哀樂的情緒無常,作為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孩子的情緒化呢?而且孩子的這種情緒化往往更多是負面情緒。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進行“清理排毒”呢?

孩子闹情绪,你会怎么做?90%的家长都做错了!

以下五種負面情緒處理方法,都是錯誤的,但在實際生活中,卻經常看到。看看作為家長的你,有多少中招了。

誤區1:轉移

“別哭了,媽媽帶你去吃肯德基。好不好?”

“來,爸爸帶你去遊樂場玩,不要再發脾氣啦!”

“你要是還哭,爸爸就不給你買玩具了。”

誤區2:否定

“這一點都不可怕,你膽子太小了!”

“這麼點小事,值得在這裡哭個沒完嗎?”

“這是你應得的懲罰,有什麼好難受的?”

誤區3:打壓

“你自己做錯了事情,還發脾氣,想找打啊?”

“你再不聽話,就不讓你看電視了!”

“我數三個數,你如果還哭,我就把你扔這兒。”

誤區4:說教

“我告訴你多少次了,這樣站著危險,容易摔下來,不聽話,摔下來怪誰?”

“世界上的事哪會有這麼完美,誰不想得第一啊?你要學著看開點,媽媽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根本不用大人問了,更不會為這樣的小事哭鼻子啦……”

誤區5:冷漠

“回你自己的房間吧,等氣消了再出來!”

“心情不好就躲起來,不要去煩人,誰想跟你這個樣子的人說話!”

“沒事,一會兒就不疼了,別傷心了。”

孩子和成年人一樣,在生活中難免遇到挫折,產生負面情緒,他們也會鬱鬱寡歡、怒不可遏、無理取鬧,這是常態。

所以,作為家長,要懂得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孩子將負面情緒轉為正面動力。你可以這麼做:

第1步:父母先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

“孩子在生活中流露出負面情緒,其實只是孩子的一種表達方式。不要把它想象得多麼嚴重。”張秀萍表示,不少孩子在面對不如意時,常用的方式就是大喊大叫大哭,有些父母往往被孩子的情緒牽引著,也不冷靜了。

面對孩子的歇斯底里,家長極有可能會訓話:“為什麼老是這麼不懂事?”其實,這樣說等於否認了孩子的不良情緒。這樣做非但不會使孩子負面情緒消失,反而會助長孩子的壓抑和否認,會對孩子產生傷害。因為,面對憤怒的父母,孩子不僅要承受自己的負面情緒,還要面對父母的負面情緒,這樣的雙重負擔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更加難以解脫。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就要允許孩子自由表達。

在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時,家長要保持冷靜。很多時候,雖然你的內心是愛著孩子的,可由於你太生氣了,表現出來的卻是全然的否定、責備,而這會讓孩子忽略你講話的內容,而關注你的情緒。比如,孩子因為貪玩而把旁邊早已準備好的牛奶給打翻了,把地板弄髒,你很生氣,把他痛罵了一頓。這時候,孩子的注意力就會從“牛奶打翻”轉移到“媽媽在生氣”上。這就令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並加以改正的機會白白溜走。

第2步:教會孩子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

不要擔心孩子害怕或傷心、流淚,如孩子心愛的東西壞了會有難過的情緒產生,這時媽媽最忌諱的是說“我早跟你說過了,你就是不聽,你看,現在知錯了吧”。對此類狀況,媽媽應該做的是傾聽和同情,告訴孩子,自己也曾為一個玩具摔壞而傷心,不過,有時壞了就壞了,也許做任何事情都是於事無補了,可以傷心,可以懊悔。因為不僅你有這樣的體會,隔壁姐姐丟了一隻寵物狗,也是這樣的心情。

當然,父母不要因為害怕孩子傷心,立刻跟孩子表示壞了沒關係,可以再買一個新的。倘若選擇立刻用擁有的快樂代替失去的傷痛,會讓孩子失去體驗悲傷情緒的機會,也就無法體驗駕馭悲傷情緒的喜悅。只有讓孩子學會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才有可能自我調節,才有可能控制事情不再往更壞的方向去發展。

第3步:合理釋放、轉化負面情緒

作為家長,應該清晰認識到,合理釋放、轉化負面情緒的重要,只有把有利的方面充分發揮,才能把弊端盡力壓下去。如何釋放負面情緒?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可以有幾種簡單的發洩方式。如哭泣,是緩解不良情緒的好方法,不僅可以釋放壓力,也可以增強免疫力。再如大喊大叫、運動等,只要把孩子的身體調動起來,內心的苦悶也會隨著肢體的一舉一動逐漸被髮洩出來。

而轉化負面情緒則是對家長、孩子更高的要求。凡事往積極方面想,一個很有效的方法是“借想象滿足孩子的願望”。例如:媽媽聽你說你最好的朋友誤會你了,不和你說話了,你感到很失望、很難過。現在,想象一下,如果我們有一臺叮噹貓的時空穿梭機,帶著你的好朋友去看到事情的真相,誤會就消除了!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甚至可以啟發他跟著一起想象,當孩子的情緒轉變為積極的情緒時,我們就可以引導他去找到更好的辦法來解決問題了。例如:既然我們要消除誤會,那麼要怎樣做呢?比較小的孩子,家長可以提供一些參考答案供孩子選擇,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內容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除我們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在此向原創者表示感謝。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孩子闹情绪,你会怎么做?90%的家长都做错了!孩子闹情绪,你会怎么做?90%的家长都做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