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科學家也「造假」,這次他們造的是「假化石」

西方科學家也“造假”,這次他們造的是“假化石”

化石能夠形成的最大控制因素之一就是時間——幾千到幾百萬年。那麼如何研究化石的形成過程呢?好像是個很棘手的問題。

在這之前,目前地質學家們有一種方法,可能會給我們啟示。這種方法被稱為“人工催熟”,也就是給樣品施加一定的熱量和壓力,就像製造人工鑽石那樣。但是,緊靠施加壓力和熱量的方法好像並不適用於產生化石,因為,當科研人員把石墨換成羽毛之後,發現他們得到的是一灘“臭臭的汙泥”。

布里斯托爾大學的古生物學家雅各布溫瑟說:“我們頓時意識到,化石不僅僅是它們腐爛的結果,而是不同組織的分子組成發生了變化。但是,從理解化學穩定性到分子的組成方式如何,實現這個概念上的飛躍是很難的。”科學家認為,他們僅僅得到“一灘汙泥”的原因可能是缺少了一個關鍵的東西:沉積物。

西方科學家也“造假”,這次他們造的是“假化石”

沉積物是化石自然形成的場所。沉積物之間的孔隙度可能會讓任何“臭烘烘的液體”流失掉,然後留下一個漂亮的幹化石。

他們高興壞了,於是根據這個靈感,以蜥蜴、鳥類羽毛、樹葉和樹脂作為樣本,使用液壓機壓掉它們水分,然後將它們緊緊地壓縮成直徑約19毫米的“沉積物”(並不是經典意義上的沉積物)。完成這些之後,他們將這些樣本放入密封的金屬管中,在實驗室的馬弗爐中加熱(溫度210攝氏度,壓力3500 帕)。

他們成功了。這些“人造化石”看起來跟真的化石一模一樣。

西方科學家也“造假”,這次他們造的是“假化石”

圖B、C、 H、I都是“人造化石”

溫瑟說:“我們這個用來模擬化石形成的方法,使我們不必再等7100萬年,去看這個化石如何形成的。”“如果我們根據這個方法,來發現什麼生物分子能夠承受石化的壓力和熱量,那麼我們就知道在真正的化石中去尋找什麼了。”

不過你是不是看到了一個新的產業的興起,“想看看你家的寵物蜥蜴化石長什麼樣嗎?”好像有點殘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