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董事長李學凌:以區塊鏈核心技術做新應用的時代來了

YY董事长李学凌:以区块链核心技术做新应用的时代来了

歡聚時代(YY Inc)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學凌

從幾千到上萬,一枚比特幣的價格的劇烈波動,可謂是在2018年上半年的資本市場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熱浪”,備受關注的背後,更是“區塊鏈”的走紅。

但是,比特幣市場的跌宕起伏,似乎並不影響區塊鏈的技術革新與發展。

正如歡聚時代(YY Inc)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學凌所說,“除了比特幣,區塊鏈以前是沒有應用的,但第一波大家去做比特幣的時代差不多結束了,下一步應該是基於區塊鏈核心技術做新應用的時代開始了。”

7月22日,在極客公園Rebuild 2018科技商業峰會上,李學凌對於“區塊鏈會帶來什麼與眾不同的東西”也發表了看法,在他看來,區塊鏈能夠造出更多顛覆性的產品和應用。

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李學凌也用“洗牌”二字形容了區塊鏈對於互聯網的作用。“其實區塊鏈帶來的是機器與機器之間的信任變化,這讓互聯網安全的邏輯發生了變化。”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以前是不讓你進我家門,現在變成了你可以進來,但是你不能拿走任何東西。”

互聯網安全思維邏輯轉變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隱私洩露成為了最令人畏懼的安全威脅,無論是2015年大量蘋果iCloud帳戶被盜,亦或是今年初Facebook的信息洩露事件,移動互聯網的安全,乃至雲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密”便成了眾多行業的“必備技能”。

但再好的加密手段,仍然擋不住公司的安全顧慮。“當前,企業級的運用內部高加密需求是企業級應用的核心,但很多企業還是對服務商不放心,總是擔心提供服務的同時是不是把公司的雲服務數據給偷走。”李學凌表示。

而這種擔心不無道理,在當前的大環境下,無論你正在網上完成什麼樣的行動,都是把信任寄託給別人或一些其他可靠的機構,存儲,共享和傳輸數據和信息始終是一個風險。

而隨著“區塊鏈”的進一步運用,也為互聯網安全帶來了與眾不同的東西,李學凌解釋到,區塊鏈本身不是人在管理,而是機器和機器通過投票在管理的,相當於把用戶這一互聯網公司最核心的部分抽離出來,變成一個僅由機器和機器之間投票決定的公共服務。

“也就是說,以往的互聯網安全是不能碰我的數據,現在是把這個思想打碎了,你可以隨便摸到我的數據,但是你不能解密數據。”李學凌說,就像能進家門,卻不能拿走任何東西。

“互聯網安全的思維邏輯都發生了逆轉。”他強調。

“分佈式賬本”、“去中心化”、“不對稱加密算法”……正是基於區塊鏈的特性,未來,在移動互聯網上的信息安全,或許正迎來一個新時代。

就像李學凌所說,“這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DAPP時代或將來臨

毫不誇張的說,談到區塊鏈,絕大部分人的反應就是“比特幣”,而未來,或許區塊鏈的“圈子”將會越來越大。早在今年4月的博鰲亞洲論壇上,一場“再談區塊鏈”的分論壇中便備受關注。彼時,中國人民銀行參事、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盛松成就表示,“區塊鏈應該和貨幣割裂開來,應該應用到一些具體的領域,最好應用到實際場景中去。”

換句話說,區塊鏈不僅僅只和比特幣有關。

而這也是李學凌的觀點,作為區塊鏈行業多年的觀察者,他認為以區塊鏈為核心技術做應用的時代到來了。

“除了比特幣,區塊鏈以前是沒有應用的,但第一波大家去做比特幣的時代差不多結束了,下一步應該是基於區塊鏈核心技術做新應用的時代開始了。”李學凌說。

互聯網時代,大多應用都是孤島式的,應用與應用間沒有相互打通。在李學凌看來,區塊鏈“不為任何人所擁有、任何人可參與”的特性,便有可能打通這種障礙。

他介紹到,“區塊鏈應用有一個獨特的名字叫DAPP,一旦有一個DAPP應用到一定規模以後,後續是爆發式增長的,而區塊鏈要成功,一定要有一個10億級規模的應用。”

在峰會現場,李學凌也展示了一款基於區塊鏈的即時通訊應用BCM。通過這款應用,每個人的本地計算機將生成公鑰和私鑰,公鑰用於在聯網狀態下上傳到網絡,建立設備與設備的聯繫,私鑰則用來保護隱私,整個未來的通訊都是基於個人之間的私鑰進行加密。

目前,這款應永處於內測階段,是他基於整個區塊鏈理解形成的實驗性構想。而在他看來,以區塊鏈為核心的應用場景還有很多方面。

“區塊鏈在未來的業務絕對不僅僅是造幣,應該是能夠造出更多顛覆性的產品和應用。” 李學凌說。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