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行業剩者爲王 頭部平台+垂直細分將是必由之路

對於2018年的網貸行業而言,目前正在上演一幕幕跌宕起伏的大戲。隨著金融監管部門相繼推出備案指引,網貸行業備案已進入實操衝刺期。在監管政策不斷落地下,各平臺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整改。誰在裸泳,待到潮水退去時就會見分曉。對於近幾年迅猛發展的網貸行業來說,大浪淘沙方顯英雄本色,暴雨衝過更見青松巍峨。

網貸行業剩者為王 頭部平臺+垂直細分將是必由之路

馬太效應持續,網貸行業迎來“頭部平臺”時代

關注影視行業的人都知道,“頭部作品”的重要性。每年上萬部大大小小的電影電視劇作品,真正盈利的有多少,而能引發關注的只有“頭部作品”。頭部作品並不是集中了流量明星,而是內容優質、能引發觀眾共鳴,並自覺轉發分享給朋友的自來水作品。

筆者認為,經過前幾年擴張,網貸行業已經走向健康化的發展道路,在行業成交量快速增長、市場份額擴大的同時,行業兩極分化加劇的趨勢也越發明朗,中小平臺清退越來越多,頭部平臺的市場份額愈加集中。

即使當前行業仍有多家網貸平臺存續,但不管是從成交量還是貸款餘額來看,近半的市場份額被頭部平平臺牢牢佔領著。行業極少數頭部平臺能實現遠高於投資的盈利和收穫流量紅利,而大量的中小平臺甚至大型平臺連續多年入不敷出,出現虧損。

網貸行業剩者為王 頭部平臺+垂直細分將是必由之路

為什麼說網貸行業迎來了“頭部平臺”時代?

首先,從監管層的態度可以觀察出,頭部平臺集中了大規模的投資人。

其次,從投資用戶的角度來看,越是傳播度廣,平臺數據做的好看的頭部平臺,投資人越放心。因為正常人更願意相信頭部平臺有更強的資金運作能力和週轉渠道,頭部平臺跑路、倒臺的可能性相對更低。

再次,備案的各項規定需要平臺花費大部分的人力物力財力,延期的持久戰讓一些中小平臺不戰而潰,選擇自賣或者退出。原有的理財用戶已經有了投資習慣,自然會流向網貸行業排名靠前的頭部平臺。

最後,也是現在擺在所有網貸平臺面前的一座大山,獲客難題。網貸行業由於早期野蠻發展給行業帶來了信任危機,現在網貸備案讓很多投資人舉棋不定,想要在此階段實現規模增長,獲客的難度可謂異常昂貴。頭部平臺前期瘋狂增長已經收穫了大規模用戶基礎,可以實現運營循環。小平臺則會陷入業務端+資金端的雙重壓力。為了獲取有效用戶,業務虧損不可避免,不盈利則無法長久。最終可能不得不退出。

綜上所述,網貸行業要進入“頭部平臺”時代,當然這並不代表中小平臺就沒有生存空間。服務特定行業或群體的垂直細分類平臺同樣可以贏得不錯的生存空間。

在行業沙裡淘金,經過市場和監管淬鍊能夠留存下來的多半仍然是行業頭部+垂直細分平臺,那些在夾縫中生存併成長起來的細分領域,有時也會異軍突起。

未來互聯網消費習慣的主流趨勢將更加規範,比如在垂直車貸領域,用戶對汽車互聯移動生活的需求將更加多元,他們對擁有汽車的關注度會逐漸下降,更注重使用的功能性和便捷性。因此,新的競爭格局將圍繞著用戶體驗而變化。

在這方面,部分深耕車貸領域的頭部平臺往往更具優勢,他們能在兼顧用戶的差異化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障受理效率,實現“效率、效果、效益”最大化的有效結合。

筆者認為,車貸平臺只有繼續以汽車後服務場景需求為中心,積極開展創新業務佈局,推動平臺服務從碎片化走向一站式和品牌化,深耕垂直車貸市場,優化”互聯網+”發展模式,才能加速科技化汽車金融的生態佈局,從而在新一輪競爭中搶得先機,立於不敗之地。

2018是網貸行業面臨大考的年份,也是對行業進行深度檢閱的一年。步入規範發展期的行業將更為健康有序地前行,未來,行業也將會發展成由政策驅動逐漸發展至科技驅動、創新驅動的新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