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不該從小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心理學家說:十分必要!

我們該不該從小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心理學家說:十分必要!

我們該不該從小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面對這個問題,媽媽們總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認為孩子太小,想拖一拖再說。有的則持反對意見,說必須得從小培養,因為這對孩子性格的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目前看來,後一種“應該從小培養”佔多數。那麼,到底該從多小開始培養呢?

心理學家湯姆遜的研究報告指出:三歲是孩子性別意識的過渡期,在三歲之前,孩子的性別意識十分模糊,並不懂男孩女孩有什麼區別。在三歲之後,孩子開始慢慢理解自己是男孩或女孩的事實,會把“我是男孩子”“我是女孩”掛在嘴邊,並對男女的衣著、行為、性格特徵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就開始形成了心理性別。所以,最好在三歲前一段時間就開始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告訴孩子男孩與女孩的差別,防止孩子的性別意識發展出現偏差。

我們該不該從小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心理學家說:十分必要!

知道了培養孩子性別意識的時間段後,那麼父母該怎麼幫助孩子培養性別意識呢?以下幾個技巧來幫助大家。

第一: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性別。

3歲左右的孩子開始朦朦朧朧有了對性別的認識,但是認識還不穩定,也沒有意識到性別是不會更改的,所以有時候會覺得自己是男孩,有時又說自己是女孩,判斷別人性別的時候就更容易出錯。這時候呢,媽媽們千萬不能把這當做笑話一笑了之,而是應該讓孩子明確知道自己的性別,千萬不能認為孩子還小,就跟孩子拿性別來開玩笑,比如“你長的這麼漂亮肯定是女孩子呀,怎麼會是男孩子呢”這些話最好不要對孩子說,否則的話,會讓孩子到青春期時,對性別產生過度的好奇,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另外,在日常的一些小細節中,我們也可以經常提醒他們的性別角色,比如對男孩子說“你是男孩子,要堅強,跌倒了不能哭”,對女孩子說“你是女孩子,不能隨便掀自己的裙子”。給孩子選玩具時,要選擇與孩子性別相符的玩具。比如,讓女孩多玩芭比娃娃、毛絨玩偶等;給男孩多玩小汽車、變形金剛等。

第二:注意孩子的穿衣打扮。

男孩與女孩在衣著打扮上是有很大差別的,“男孩應該留短髮,女孩應該留長髮”,“男孩子穿褲子,女孩子穿裙子”這都是人們對男女衣著的固有印象。但是,有些家長卻因為自己的喜好而模糊了孩子的性別意識,這樣容易讓孩子產生性別偏差,影響孩子對自身特徵的評價和理解,漸漸的以為自己就應該是一個女孩子,從而在行為、性格上也會表現出異性的特徵。曾經就遇到過到過這樣一個案例,有個大男孩一直認為自己應該是個女孩,而不應該是個男孩,為此感到非常苦惱。在與他交談過程中發現,他在童年時期的受到的父母影響是重要的誘因,他的爸爸媽媽一開始希望生個女孩,可是沒有如願,於是便把他當成女孩養,給他留長髮,穿裙子,甚至取女孩子的名字,久而久之,他便喜歡上了穿女孩衣服、和女孩玩,潛意識裡把自己當成了個女孩,而無法正視自己的生理性別。

我們該不該從小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心理學家說:十分必要!

所以,在培養孩子性別意識的過程中,容不得半點扭曲和誤導,父母要讓孩子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性別角色,慢慢的引導孩子,使孩子培養與自己性別相一致的性格與氣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