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雨果名著悲慘世界的善惡良知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四句教是明代大儒王陽明心學思想的概括性論述。

致良知,就是做一個智者,一個明白人。

生活中很多人不能明辨善惡而使良知被矇蔽。

近期給買了一些世界名著給兒子看。

這幾天兒子看的是雨果的“悲慘世界”,邊看邊說這本書很精彩,看完後對故事情節做了大致描述,用時15分鐘左右。

論雨果名著悲慘世界的善惡良知

我以陽明心學四句教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對小說人物的人性給兒子做了善惡分析。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三個主要人物一生對善惡“良知”的理解。

一、坎坷曲折的明白人冉·阿讓

二、善良的妓女芳汀

三、正義的警察沙威

論雨果名著悲慘世界的善惡良知

一、坎坷曲折的明白人冉·阿讓

年輕時冉·阿讓為了捱餓的孩子去偷麵包,被判處19年的苦役。

出獄後,他走投無路,在灰心氣餒的時候,遇到了米利埃主教。米利埃主教善良、正直、極富同情心。他收留冉·阿讓,讓他在家過夜。冉·阿讓偷走了主教的銀器,準備潛逃。途中,又被警察抓住,善良的米利埃主教聲稱銀器並不是冉·阿讓所偷,是自己送的,這才免於再次被捕。冉·阿讓被主教的寬厚與愛心所感化,決心去惡從善。洗心革面化名馬德蘭,最後成為成功的商人。他樂善好施,興辦福利,救助孤寡,創辦託兒所,創設工人救濟金等等。得到了大家的愛戴,當上市長。

此時,緝拿過他的警長沙威出現,他認出了冉·阿讓。沙威警長認為自己代表著正義,認為壞人永遠都是壞人,所以一直緝拿追捕冉·阿讓。

冉·阿讓同情妓女芳汀的悲慘遭遇,收養了她的女兒柯賽特。他帶著養女再次逃脫追捕。

八年後,養女愛上了進步青年馬利尤斯,轟轟烈烈的巴黎人民起義也爆發了,而從未放棄追捕冉·阿讓的警長沙威又再次出現。

冉·阿讓也參加了起義戰鬥,同時保護著馬利尤斯。在你來我往的戰鬥中,警長沙威被俘,冉·阿讓放走了並不壞的警長沙威,並把自己的住址告訴了他。他的行為感動了沙威,終於相信犯過錯的人真會幡然醒悟,重新做人,沙威放棄了對冉·阿讓的追捕。

身受重傷馬裡尤斯被冉·阿讓將救離險境。在養女和馬裡尤斯成婚之時,冉·阿讓說出了自己的身世,養女和女婿大為震驚,對他冷眼相看。冉·阿讓抑鬱成疾,終日只有孤寂與他相伴。

後來,女婿馬裡尤斯知道了冉·阿讓是他的救命恩人,趕忙去接他,但他此時已經生命垂危,最後在女兒,女婿的懷裡與世長辭。

“知善知惡是良知”。米利埃主教是冉·阿讓的貴人。冉·阿讓本就心存良知,只是被矇蔽了。當知道如何辨別善惡之後,他棄惡從善。多年困苦經歷的磨難讓他積累了足夠的經驗,最終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

冉·阿讓的正直和善良感染了身邊的人,矇蔽的良知被他喚醒。一直對他有嚴重偏見的警長改變了對他的看法,誤會他的養女和女婿最終也良心發現。

無論結局如何,我們都說冉·阿讓是一個會致良知的明白人。

論雨果名著悲慘世界的善惡良知

二、善良的妓女芳汀

芳汀。一個心地善良的女人,美麗漂亮。

多情而又善良無知的芳汀愛著一位大學生,她失身懷孕,大學生對她虛情假意,不久即棄她而去。芳汀為了掙錢養活女兒,忍下心把她寄養在一位酒館老闆的家裡,自己來到巴黎謀生寄錢回去,由於她有私生女的事被同事揭發,被趕出工廠,她為了撫養女兒,只好賣了首飾、長髮,甚至肉體,最後不幸淪為一名妓女。芳汀病危之時遇見冉阿讓,託付了女兒的未來才安心的逝去。

芳汀的善良是單純的,她的母愛是偉大的。她為了孩子傾盡全力,甘願付出一切,讓人感動。但由於對善惡辨別不清,芳汀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多次成為被人利用的對象,被世俗偏見所隔離排擠。她漂浮在昏暗滔天巨浪的大海中不能自主,儘管有求生的強烈慾望,最後還是被無情的巨浪給吞噬。

我們同情芳汀之時,應該反思當下對善惡是非的辨別能力,我走得路對麼,前方是光明坦途麼?

論雨果名著悲慘世界的善惡良知

三、正義的警察沙威

警長沙威。正義的堅持者,也是正義的頑固者。

沙威相信慈悲是罪犯的根苗,特別是像冉·阿讓這樣的人。

沙威窮其一生誓將冉·阿讓抓回牢獄,在堅持正義的過程中,他也是冉·阿讓人生軌跡的旁觀者。

在和冉·阿讓多次交鋒以後,最後良知終於覺醒,他發現冉阿讓的本性是多麼善良,對於一個抱持人性本惡論的警探而言,這是非常殘酷的一件事。最後在放走正在營救受傷馬利尤斯的冉阿讓之後,他無法再面對自己持守多年的信念,選擇跳河結束充滿殉道意味的一生。

沙威有正義的能量。但這種能量被當時的統治階層給利用,以至善惡良知被長久矇蔽。最後當找回良知的時候,發現堅持多年的正義都是錯誤的,也是虛妄的,他心如死灰,沒有了再活下去的勇氣。

“知善知惡是良知”。如果你的內心不覺醒,良知終會被矇蔽。二戰德國和日本的老百姓,他們的良知被當時邪惡的統治者給矇蔽,狂的熱信奉法西斯,甘願獻出一切生命,以至釀成世紀災難,成為人類歷史上的悲哀。

論雨果名著悲慘世界的善惡良知

悲慘世界描述的環境是基於不發達的時代,社會混亂,老百姓迷茫,沒有信仰。小說充分表達了人們追尋良知,期待幸福生活的渴望...。

鑑於篇幅,小說裡的其他人物不再一一述說。

活在當下,我們只要遵循陽明先生的“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的道理去致良知,生活將會更加的幸福快樂,家庭也會更和睦,人生也會更加的美好。

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學習傳統文化,明辨是非。

致良知,做一個明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