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法院破產審判研討會在北京成功舉辦

為更好地服務保障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入貫徹全國法院破產審判工作會議要求,切實加強京津冀三地破產審判交流合作,不斷提高破產審判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能力,7月20日由北京市破產法學會主辦、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協辦的京津冀法院破產審判研討會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來自京津冀35家法院的破產法官代表、管理人代表等近百人圍繞“新時代破產審判的司法進路”這一主題展開深入研討,成果豐碩,對於推動京津冀破產理論與實務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京津冀法院破產審判研討會在北京成功舉辦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馬立娜、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二庭薛強庭長、北京市法學會副巡視員劉朝茂等領導在開幕式致辭。中國人民大學王欣新教授就法院對重整計劃審查中的注意問題作了闡述,強調要正確理解法律規定,加強對反對者的利益保護。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吳在存針對當前我國破產重整制度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從強化對重整各方利益訴求的監督保障、借鑑預重整相關機制等方面,介紹了國外破產的相關制度和司法實踐,並就健全完善我國的破產審判機制提出了建議。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王富博審判長就當前破產審判工作的形勢和對策作了主題發言,指出當前破產審判工作機遇與挑戰並存,應從合理配置破產審判力量、改革完善管理人制度、整合人民法院內外的信息資源等方面,確保形成常態化、市場化、法治化的破產審判新機制。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長耿小寧、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長郭連勝分別介紹了天津市、河北省法院審理破產案件的基本情況和形成的經驗做法。深圳市企業破產學會副會長許勝鋒律師就重整案件中管理人履職的相關法律問題作了主題發言。

本次研討會專題研討環節分為執轉破機制建設、完善破產重整制度及管理人制度健全完善三個主題。與會嘉賓圍繞主題通過深入研討,認為要解決產業深層次矛盾、優化社會資源配置,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破產審判是極為重要的法治途徑,京津冀三地破產審判面臨的任務要求是相同的,許多問題在區域內也具有共性,應當加強溝通協作,共同推進區域破產審判水平提升。與會代表表示,在當下改革開放四十年之時、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四年之際,交流平臺的及時成功搭建,對於三地法院深入探尋適合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發展特點的破產審判路徑,切實以破產審判工作助力優化京津冀營商環境、保障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