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空間正以信息化爲基礎進行家裝標準化的探索

3月7日,互聯網家裝企業愛空間在北京三里屯洲際酒店舉行以“移動互聯時代的標準化家裝”為主題的品牌戰略發佈會。將向外界展示其獨家開發的黑科技——包括19個系統3個APP(產業工人端-熊師APP、運營管理端-愛聊兒APP、客戶端-愛空間APP)的“魔盒”。

魔盒系統的誕生,真正實現了移動互聯時代下,用一部手機搞定裝修全過程,真正讓裝修變得透明,高效,簡單,靠譜。

愛空間正以信息化為基礎進行家裝標準化的探索

其中19個系統中的電子量房系統將其全面落地到分佈在全國各地的業務中去。電子量房的作用,是在裝修前通過使用專業的紅外線量房設備測量用戶的房屋數據,對數據進行存儲並生成CAD,用以測算裝修用料和用工量,具有效率高預算準,全程透明等特點。電子量房是愛空間一系列信息化舉措中較為突出的一個,此次發佈又將裝修的標準化工程向前做了一個大力推動。

愛空間正以信息化為基礎進行家裝標準化的探索

愛空間正穩步解決家裝標準化難題

裝修的標準化一直以來都是個難題,因為裝修這一行為中,存在著太多的不確定性因素,用戶從確定消費決策之後直到裝修完成這個階段內,既無法獲得確定性的消費預期效果,也無法對預算支出進行有效控制,最終會形成一種相當糟糕的消費體驗。

傳統家裝中有相當多的企業,本身就是靠信息不對稱而立足,預設了各種消費陷阱及不合理收費,這使得裝修成了企業與用戶之間進行博弈的戰場,裝修一次丟半條命這句話,就是由此而來。

在利用互聯網對各行各業進行改造的今天,能夠標準化的領域基本都在經歷深刻變化,裝修作為其中一塊相當難啃的骨頭,也正在尋求突破之道。愛空間在幾年前創立之時,推出了每平米699的裝修標準價,引來了一片跟風,X99的封口價到處都是。

但X99只是在價格上的一種標準化,這只是裝修幾百個環節中的一個,裝修最終能不能實現完全標準化,還要看那些除價格以外的裝修環節如何得到改造。標準化意味著可複製可推廣,成本縮減和效率提升空間都能被有效打開,而這必將是裝修行業未來的基本形態。

愛空間正以信息化為基礎進行家裝標準化的探索

信息化是愛空間家裝標準化基礎

愛空間在標準化上的探索,是以信息化為基礎的,也就是把能夠信息化的裝修環節儘量都實現信息化,此次發佈的電子量房就是個突出例子。用戶裝修之前一般都不知道要花多少錢,全憑施工者的測量與報價,隨便往測量數據里加點水分,用戶也不知道,事後也無法追溯,而這多出來的數據將直接轉化為用戶兜裡多掏出來的錢。

電子量房解決了裝修中信息不對稱的大部分問題,測量數據主要以設備為主,減少了主觀性因素,而數據是直接存在雲端的,基本沒有造假的可能,這也意味著用戶的錢袋子有了基本保障。

愛空間正以信息化為基礎進行家裝標準化的探索

愛空間的另一個信息化舉措是電子簽約,這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傳統裝修除了口頭約定之外也有裝修合同,但基本如同天書,只有權利和義務,缺乏必要的材料清單,商家可以在合同中預設各種陷阱,在裝修時對材料進行以次充好等各種操作,合法地侵害用戶的各項消費權利。

電子簽約的作用是將所有的裝修配置明確告知,材料清單詳盡羅列,用戶只要登錄app就能找到,不會丟失,易於查詢,讓用戶對一切情況瞭如指掌,可隨時查閱。電子簽約看上去只是合同的電子化,實際意義遠不止於此,很多裝修行業中的信息不對稱,由此被打破了。傳統裝修合同細化不到的東西,愛空間的電子簽約都可以做到。

愛空間正以信息化為基礎進行家裝標準化的探索

技術只是實現家裝標準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一個高度非標準化的行業中,技術很重要但並不是萬能的。如果說電子量房是用純技術手段對家裝進行的以信息化為基礎的標準化改造,電子簽約則更像是一種技術+機制設計,填補了一些技術無法完全覆蓋到的角落。

到了愛空間提供的前置排雷服務時,這種技術+機制設計的色彩更為濃重。愛空間根據裝修行業的具體情況,把裝修時會出現的各種需求分門別類,做了包含140個裝修需求的排查表提供給用戶,把所有的事情說在前面讓用戶進行選擇,而不是像傳統裝修一樣,儘量少地透露信息,以便在後期對裝修進行增項從而獲得更多收入。

在家裝標準化方面,愛空間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對整個裝修服務進行細化後再還原,與中國裝修協會共同出版了“紅寶書”,裡面涵蓋了裝修的88個工藝,240個工法,各種處置方式等,都融進了自己的業務環節中,如材料驗收、現場交底、進程播報、實時互動、打分點評、竣工驗收等裝修環節,無不是融合了技術、規則、服務細化、機制等多種要素於一身的獨特業務落地形態。愛空間所做的一切,目的就是保證裝修價格、效果、品質、工期、服務等業務鏈條的確定性,以提升用戶體驗。

愛空間正以信息化為基礎進行家裝標準化的探索

如果說實現家裝標準化的方式不能只靠技術,更要靠包括機制在內的許多其他因素,那麼推動家裝標準化的核心力量,必然是以技術為特色的家裝信息化。愛空間有三種app,用戶、施工人員和愛空間自己都有專門的應用,信息在幾個app之間是打通的,用戶在app上就能看到工程進度,每天早晚播報,還可以自主選擇工期。

施工人員在熊師傅app上就可以接單,看到施工進度,要求和材料,而愛空間則可以在愛聊兒app上進行質量控制、調度等活動。愛空間app實際上對接了19個系統,如物流、倉儲、CRM等,這已經有些類似於一個小型的物聯網了。

市場正以飛快的速度向標準化家裝傾斜

目前國內家裝市場總規模是1.7萬億,加上軟裝、配飾等約3萬億,其中有品牌的規模型家裝如東易、龍發等佔有了30%左右的市場,以愛空間為代表的標準化家裝佔有其中10%,其餘60%份額由游擊隊性質的裝修工作室佔有。三年前愛空間剛起步時,游擊隊佔了70%的市場份額,三年後標準化家裝已有了10%的份額,發展速度是相當快的。

不過從目前看,標準化家裝還沒有來到逆轉市場格局的臨界點,主要障礙還是在難以實現的“標準”二字上。標準化程度越高,體驗越好,發展速度就會越快。愛空間目前以信息化推動標準化的實踐再持續發展下去,用不了多久就會讓市場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家裝游擊隊的用戶,正在以比想象中更快的速度流失。

愛空間正以信息化為基礎進行家裝標準化的探索

互聯網公司搶市場的方式,一般都是找到傳統行業的弱點和軟肋猛擊,你價格高我就價格低,你不透明我就給你全透明,你服務差我就給你優質服務,愛空間也不例外。愛空間實施信息化的諸多舉措中,很多方面是與傳統裝修理念背道而馳的,例如材料和施工的信息不對稱原本就是一種盈利手段,愛空間利用技術手段全部將其透明化,通俗說就是不賺這個錢,要通過將業務標準化程度提高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從中獲得應有的利益。

家裝標準化程度越高,用戶體驗越好,業務流程的效率就越高,成本就越低,業務處理能力就越強,回頭客就越多,環環相扣形成完美的上升循環。愛空間的回頭客有多少呢?每10個成功裝修的客戶,就會帶來14個親戚朋友作為愛空間的新客戶。互聯網家裝其實不用靠流量獲客,靠口口相傳就已有做不完的業務了。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將家裝的標準化程度再持續提升上去,最好是做到全程在線化操作,儘可能杜絕人工介入,讓用戶像網購一樣裝修。要達到這一目標當然尚需時日,不過目前看愛空間正向著這一目標奮力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