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騰訊視頻VIP會員烏龍事件,以用戶價值爲歸依的思路贏了

2018年元旦是除舊迎新的日子,各家公司都趁節日展開了促銷,騰訊視頻也推出了“9折開通騰訊視頻VIP”活動。對於用戶來說,這本來上來說這是件好事,但在活動開始之後卻出了問題,計費系統裡出了bug,很多用戶發現參加活動後每月實際扣款僅有0.2元。

看騰訊視頻VIP會員烏龍事件,以用戶價值為歸依的思路贏了

這個bug很快被騰訊發現,但從騰訊視頻龐大的用戶量來看,這也是一筆巨大的損失。不過,騰訊在對外發布公告承認系統錯誤的同時,還出人意料地宣佈已成訂單全部兌現,也就是說你之前在系統錯誤情況下花了幾塊錢買的好幾年騰訊視頻VIP會員,都完全作數且不再扣款。

騰訊這次損失了多少呢?根據官方數據統計,在12月31日服務器出現異常的短短時間內,在這一漏洞下產生的訂單是287萬筆,有39萬名用戶在這個過程中參與了活動,如果按每筆訂單平均充值一年會員來算,損失就高達5個多億,收回來的錢不過幾百萬而已,如果錯誤訂單全部履行的話,真不是一般企業能夠承受得起的。不過,騰訊真真實實地把這個損失承擔起來了。

互聯網出現20多年來,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電商品臺上某個商品標價錯誤造成的烏龍事件比比皆是,最終處理結果也多為取消錯誤訂單,商家最多就是送點禮品補償一下下單的用戶,且完全可以根據促銷合同中的可逆條款對交易實行全部無效的處置,但像騰訊這樣對錯誤訂單進行全部履約的情況十分罕見。這不僅要承認錯誤完全在自己而非用戶,更要承擔非常大的損失。

看騰訊視頻VIP會員烏龍事件,以用戶價值為歸依的思路贏了

在騰訊的邏輯裡:BUG是自己的系統出現的,用戶不能為此買單,之前的訂單該怎麼履行怎麼履行,一切交易完全有效。考驗一家公司誠信的方式,此類烏龍事件恰是最好的契機,騰訊快刀斬亂麻給出完全有利用戶的解決方案,自己把鉅額損失獨立承擔下來,使得這一事件在新的一年裡,有了許多標誌性意義。

從傳統企業到互聯網企業,在現行環境下規避自己應負的責任與義務簡直是太容易,更別提是大企業了。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烏龍交易被撤銷,用戶完全是無可奈何的,只能接受最後的安排。這種技術性錯誤所產生的後果,完全都可以用預先附帶的條款與文本抵消掉,或者用其他很多種方式加以處置,以給企業減少損失。中國10個網民中有9個使用騰訊的服務,某種程度上最終解釋權在騰訊手裡,隨便一解釋一處置,這件事也就過去了。

這次騰訊沒這麼做,而是選擇勇敢承擔責任,不迴避義務,以自己承擔損失而完全保障用戶權益的方式給這件事畫上了句號,得到了一個圓滿的結果。這件事的意義在於,騰訊作為一家公眾公司,屬性已發生了重大變化。過去的互聯網公司生存困難,其最高目標就是自負盈虧,在運營中承擔有限責任,與此同時擷取無限利益。如今在商業上和資本市場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公司,已不必堅守過去的運營理念,而是可以轉為以用戶為導向的運營理念。騰訊要將自身定位成一個“以用戶價值為歸依”的公眾平臺,這件事正好是試金石。

看騰訊視頻VIP會員烏龍事件,以用戶價值為歸依的思路贏了

這意味著,騰訊作為互聯網公司正在做出表率,在以用戶價值歸依的理念基礎上,不迴避自己犯下的錯誤,也不迴避應該承擔的責任,以用戶利益為最高運營目標,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轉變,意義深遠。我國整體的商業環境,對企業來說仍然是相對寬鬆的,企業與用戶進行博弈時可謂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優勢,這一點在傳統企業中表現得尤為明顯。騰訊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率先定位於以用戶價值為歸依的平臺,將引來效仿者無數。

對用戶好,以用戶價值為先,原本是企業經營的根本競爭力,但在一個野蠻發展的新興市場,這一條基本不起作用,想方設法侵佔與剝奪用戶的權益,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從未來的商業環境演變情況來看,仍舊是要回歸到正途上去的,騰訊等於是提前站位,在大趨勢到來之前就把自己變身為一家以用戶價值為歸依的公司,這保證了騰訊長久的競爭力,同時也對我國整體商業環境的改善具備指導和引領意義。因為已經有公司這麼做了,那些仍舊在使用過去的辦法對待用戶的企業,將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境地,大環境迫使他們不得不做出改變。

再過幾年回頭去看,你會發現騰訊視頻VIP會員元旦促銷烏龍事件的標誌性意義。在實際操作中,用戶的意見是不太容易被表現出來的,大企業的聲量要大於一切,輕輕鬆鬆就能把此類事情解決。但用戶的好惡,卻能在一家公司的長期運營中顯露出來,哪家公司對用戶好,哪家公司對用戶不好,用戶心裡是清楚的,這最終將會轉化為一種需求,而這將會成為一家公司長久而持續的核心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